语文课堂的几种泡沫形态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使语文课堂变得精彩纷呈。然而,在精彩的背后,有的语文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出现偏差,矫枉过正,简单地追求课堂形式上的新奇,滥用表演法、漫无边际地讨论、学科间无目的的整合等,在繁花似锦的课堂表象背后,缺失内涵,迷失了自我。
  1. 活动泡沫,形动心不动
  语文教学中,恰当的即兴表演或其他体验活动是促进对课文理解的有效手段。然而,有的教师设计的活动是为活动而活动,只在乎形体的动,而没有思维和心灵的活动。如一教师在执教《铁棒磨成针》时,设计了这么一个课堂表演:“下面我们用铅笔做棒,模仿老奶奶来磨针,注意要磨得像。”于是学生们纷纷挥舞小手在课桌上磨起来。学生在下面磨还不够,老师还要求学生到讲台上去磨。像这样学生一读就懂、一看就明的内容也用得着表演吗?课堂中宝贵的时间在学生毫无意义的表演中流逝,这样的活动就是虚无的泡沫。
  课堂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技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对活动的设计、调控、引导不当,课堂表演不仅是画蛇添足,还可能变成闹剧。“新课程所提倡的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过程。有活动没体验,活动的价值就丧失殆尽。”因此我们要“反对教坛舞台化,师生演员化”,消除活动泡沫,要精心选择活动内容,巧妙设计活动方式,使课堂活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 合作泡沫,面合言不合
  课堂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可以说是最受老师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它时尚,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更因为它简单易行,有的老师便认为只需列出几个问题给学生即大功告成。在我看过的许多次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案例中,绝大多数是有形式而无实质的泡沫式合作,即只是让学生面对面围坐在一起,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和落实;问题不管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也在小组里讨论;讨论之前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对讨论的问题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交流成为无米之炊;小组讨论往往是优秀学生“一言堂”,其他学生成为陪衬;讨论时间不充分,有时学生还没进入状态,老师就宣布讨论结束,最后,老师又按照既定的设计,把学生往预设的教学框架里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认为,新课程重视合作学习,我们不能忽视语文学科的特点——强调学生的自悟自得,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去感受体验,领悟语言规律和人文精神。偏重形式、缺乏内涵的合作,只会是语文课堂易碎的泡沫。
  3. 整合泡沫,语文非语文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语文的内涵就是生活的内涵,语文学科可以与其他学科很好地融合,达到学科整合的目的。但是,如果不很好地把握整合的度,不找准整合的点,语文课就会变味,变成大杂烩。当前的一些语文课,“语文味”淡了,上成了思想品德课、科学课、信息交流课等,变成了“四不像”。
  《二泉映月》是一篇语言美、形象美、意蕴美、韵律美的典范文章,应该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去感悟、想像其丰富内涵,进而被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敢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所感染。可一位老师却这样教学:上课伊始,借助多媒体介绍几种民族乐器,达到整合音乐知识的目的;讲到“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呀”,老师问:“与阿炳比,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紧接着老师又问:“邻家少年搀扶阿炳来到二泉,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学生刚刚进入文本,就一次次被生硬地拉出来,进行一通所谓的思想教育。教师以为这样就是建构了三维价值目标体系,殊不知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知识结构被拆散,情绪体验被中断,阅读兴趣被冲淡,所有的美感更无从谈起。
  “语文课程中建立跨领域的学习平台,就要注意立足于‘语文’,而不应该是漫无目的的大杂烩”。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扎深语文的根不动摇,这是语文教师的责任。
  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叶澜有一段精辟的解释: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即扎实(有意义);充实(有效率);丰实(有生成性);平实(有常态性);真实(有待完善)。愿我们不再迷失,剔除泡沫,还语文课堂以澄明。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黄圃镇新地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推荐访问:几种 泡沫 形态 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