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新论


  【主持人语】近十几年来,政治哲学在中国学术界逐渐热起来。然而,对于政治哲学的本质含义及其理论边界并没有形成一些哪怕是最基本的低度共识。对于近代以来西方政治哲学的研究论文也多以西方主流的,以原子论式个人主义为逻辑起点,以个人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等观念为核心的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哲学为主要思想内容。而站在中西古今人类政治实践的基础上,以一个中国学人的独立学术立场思考政治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理论边界,对近代西方的非主流、反主流的政治哲学思想的介绍、研究,相对地比较薄弱。本组三篇论文则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探讨了政治哲学的问题。吴根友的论文尝试对政治哲学给出一个新的定义,认为政治哲学即是对于权力来源及其使用的正当性问题的思考;储昭华的论文通过对尼采反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理论得失的分析,既揭示了近代以来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内在局限性,也指出了尼采对自由主义批判的理论盲点;桑靖宇的论文应当说在汉语世界里第一次揭示了带有保守主义思想倾向的莱布尼茨政治哲学的性质、特征及其可能有的思想史意义和在当代全球化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思想启迪意义。这三篇论文探讨的是三个独立的问题,但从整体上看却体现了一种共同的倾向,即要求将当代的中国政治哲学研究推向深入,避免一种学术上的赶大潮现象。他们的学术观点也许是可以进一步商榷的,但他们的学术思考却能引人深思。
  
  政治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对于政治哲学学科的性质及其研究对象则是言人人殊。在择要综述中外有关政治哲学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我们可尝试提出新的定义,即政治哲学是对于政治权力来源、政治权力行使的正当性以及理想社会等核心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的一门学问,它涉及的对象有国家的起源与组成原则、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理想的国家制度及制度的根基等问题。在此新的定义下,我们可以提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的关键问题,即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权力来源于人民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核心理论问题。以此核心问题为基础,本文综合马、中、西的政治哲学思想资源,提出了建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的新构想。
  [关键词]政治哲学;权力来源;权力行使;正当性;权利与义务;理想社会
  [中图分类号]D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09)11-0007-09
  吴根友(1963—),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先秦诸子、明清哲学和中国政治哲学。(湖北武汉430072)
  
  一、引言
  
  即使是在现代的西方学术界,政治哲学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目前对于此学科的内容、对象、性质并没有比较公认的说法。近30年来,伴随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政治哲学”在中国大陆也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关注,并逐渐成为一门显学。然而,由于作为现代学科之一的哲学学科来自于西方,谈论哲学问题不可能不涉及西方人对哲学的看法,谈论政治哲学问题也就不能不援引西方学术界有关政治哲学的看法。而大多数中国学者对政治哲学的看法都与西方某家某派的学说有或多或少的相关性,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如此。
  据笔者初步的研究来看,目前中西学界对于“何为政治哲学”问题的回答,基本上沿着两条思路展开:一是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将政治哲学看作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代表性人物有当代西方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等;二是从政治学的角度出发,将政治哲学看作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规范性的政治学理论,代表性人物有中国学者俞可平等。而由此两条思维路径出发,对于政治哲学的定义以及政治哲学学科性质的认识,也就有了一些不同。一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者,他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出发,为研究政治哲学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如有学者认为:“在当代政治哲学论域,人与政治的关联仍然是‘最具根本性的问题’,对政治模式、政治事件、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始终围绕人与政治的关联展开。”[1](P66)因此,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就是政治哲学的主题。
  虽然,从不同的学科出发,对于政治哲学定义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基本的共识。比如,各种不同的政治哲学定义都比较一致地倾向于将政治哲学看作是一种对政治现象进行根本性反思的学问,这种学问并不提供具体的政治知识。
  然而,由于政治现象非常复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政治哲学的对象并不相同。古典时代的政治活动相当广泛,家庭也被纳入政治活动的范围,而现代社会由于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离,家庭问题与政治问题基本上相脱离。然而,女权主义者则并不这样认为。一般而言,政治问题是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与自然问题并不相关。但在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时代,特别是“天人合一”思想被当作国家意识形态之后,政治哲学问题与自然问题也发生了联系。因此,把政治哲学定义为对政治现象进行反思的一门学问,就使得政治哲学的对象变得非常模糊而不确定。基于政治哲学思想史的纷繁复杂现象,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受历史与民族文化特殊性的影响,关于“何为政治哲学”难以找到比较一致的说法。
  处在中西古今文化大交汇的今天,我们可以坐集古今有关政治哲学的思想认识,而得出新的看法。根据笔者的粗浅研究来看,所有政治现象背后都涉及一个根本的问题,即政治权力。而有关政治权力的来源、权力行使的正当性以及理想社会的模式的思考,则构成了政治哲学的核心内容。为了说明政治权力的来源及其使用的正当性,必须构筑一整套规范体系,并对这一整套规范体系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因此,政治哲学必然构筑一整套规范体系,从而形成一种意识形态。从历史与现实来看,最能够行使政治权力的是国家这一巨大的政治组织形式,因此,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有关国家的理论。在古典社会,国家与社会的边界并不清楚,因此,有关国家的理论其实也是有关社会的理论;而在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因此,国家理论也就关涉到家庭。所以,要获得有关政治哲学的对象、性质的认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本文倾向于将政治哲学看作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在综合中外思想家、学者有关政治哲学定义的基础上,给出自己对政治哲学的定义及其性质的分析。
  
  二、部分西方思想家、学者的界说与描述
  
  按照一些现代辞典的说法,政治哲学是一种规范学科,主要对政府的运作提供规范性的标准。如《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的作者说:“政治哲学不同于政治科学,其原因在于政治科学是经验性的和描述性的,它解释一个政府实际上是如何运作的,而政治哲学则是规范性的,它确立那些规定政府应如何运作的准则或理想的标准。”[2](P774)该辞典的作者又引证西方哲学家沃尔夫的观点说道:“政治是国家权力的运作或影响这些运作的尝试。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政治的哲学是关于国家的哲学。”[2](P774)与沃尔夫的观点相似,安东尼•肯尼也认为:“政治哲学通常被描述为对国家的本质属性的研究。按照这种理解,政治哲学就不是去描绘在其各式各样的历史表现形式下,国家一般是怎样的,而是去确定在理想状态下,国家应当是怎样的,也就是说在其一切历史形态中,我们认为国家要求是怎样的。”[3](P260)
  不过,在当代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列奥•斯特劳斯看来,政治哲学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其学科性质由哲学的学科性质来加以说明。列奥•斯特劳斯继承古希腊柏拉图以来的哲学观,认为哲学是追求真理的,因此,哲学反对“意见”。政治哲学既然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当然是追求关于政治活动的真理的学问,而不是关于政治活动的“意见”。这样,政治哲学与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思想”就有了区分。①他也认为,政治哲学不同于政治科学。政治科学是关于政治活动技术与技巧的系统学问。政治科学属于社会科学门类。社会科学领域里,自孔德的实证主义开始就有一股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化的倾向,而孔德之后的新实证主义则进一步追求社会科学研究活动过程中的“价值中立”,力图排除价值倾向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干扰。这虽然有一定的意义,但在事实上做不到。列奥•斯特劳斯对于“价值中立”的现代学术原则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推荐访问:新论 哲学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