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下的亚太安全


  摘要:冷战结束后,西方学界中出现了对亚太安全形势发展的不同解读,究其原因,在于他们有选择地从某种理论角度去看待亚太安全中存在的影响到和平与稳定的因素。正确解读亚太安全的前景。不仅要求我们认识存在的那些挑战性问题,同时要求我们分析在不同理论视角中有助于破解现实或意象中的不稳定因素,由此考虑如何为一个更加安全的亚太建构有利条件,
  关键词:国际关系理论;亚太安全;视野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7)05—0063—06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际关系学界的学者们对亚太安全前景的预测往往要比对欧洲安全前景的预测来得复杂。有人认为多极亚洲的出现将破坏亚太地区的稳定,也有人认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将继续保持压倒性的优势,从而使得亚太局势保持稳定。有人指出国际制度和民主制在亚洲的发展尚不成熟,这可能不利于亚太稳定的实现,但也有人强调冷战后的亚太正在经历着不断深化的经济依存关系、不断加强的制度主义合作和不断扩展的西方“民主政体”,因此可能预示一个更加稳定的亚太秩序的到来。一部分学者担心亚太各国对身份观念和利益认同的分歧可能导致各国之间对彼此意图的错误解读,并由此引发未来冲突,另外一部分学者却认为,亚太地区正在逐渐形成一种主张采取务实政治战略、强调经济发展及淡化意识形态分歧的共享观念,这种认同的形成反而预示着亚太地区将出现令人乐观的安全前景。
  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是当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三种主流学派,它们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观察亚太安全,却得出上述似乎相同实则相异的结论。本文将首先介绍这些对亚太安全前景的不同理论角度的阐释,接着指出这些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在运用到分析亚太安全前景时分别存在哪些缺陷,最后总结未来亚太安全可能遇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提出克服那些消极因素的主要途径。
  
  一、三种理论视角下的亚太安全
  
  作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三种主流学派,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从各自的基本假设出发,分别提出了关于战争和冲突的观点。由于三种理论对国家行为、冲突根源以及有利于和平与稳定的观点各不相同,它们各自形成了对未来亚太安全前景的不同预测结论。
  现实主义总体上认为,国际体系的运作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权力所驱动的,作为主要行为体的国家都认识到自身处于一种无政府秩序下,于是都对权力分配状况的变化非常敏感。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各国尽可能地增强自己的权力或者维持现状均势。在此情况下各国都倾向于怀疑诸如国际法、国际公众舆论和意识形态等非物质因素对于增进自身安全的作用。在关于冲突与合作的问题上,现实主义者普遍为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配应与体系中不同主角的实际力量相符合,当存在着一个主要大国试图挑战现存秩序时,大国战争就有可能发生。
  现实主义者对冷战后的亚太地区将出现何种权力分配态势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由此衍生出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主张,权力分布的均衡状态将有利于和平与稳定,另一种则认为权力集中在一个霸权国家手中反而有助于维持国际体系的稳定。前种观点又有“两极稳定”和“多极稳定”两种不同说法,其中“两极稳定论”者推崇两极体制下稳固的结构对于维持对立的两大国家或国家集团的竞争规则以及相互接受的势力范围的作用,而“多极稳定论”者则相信多极体系下的各大力量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会使得各国采取更为谨慎的政策,从而确保国际稳定。可见,从分析权力分布状况出发,现实主义者大体上形成了“两极稳定”、“多极稳定”和“单极稳定”三种不同看法。主张“两极稳定”的人怀念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稳定格局,担心冷战结束后一个多极的亚太国家体系的出现,将导致该地区的动荡,认为“过去发生在欧洲的多极竞争将在亚太地区重新上演”。主张“多极稳定”的人反对由某个大国支配亚太地区,他们相信,随着亚太多种力量的崛起和美国势力的相对削弱,一个趋于多极均衡的亚太格局可能更有助于维持稳定。“单极稳定”者则宁愿相信,美国霸权主导下的亚太有助于“威慑”各种潜在的危险发生,同时担心亚太地区新兴强国的崛起将会挑战美国的霸权,而这种挑战可能导致新崛起的国家同美国发生激烈的竞争,甚至导致发生争夺霸权的战争。
  相比之下,自由主义对国际体系的看法要更为乐观得多。自由主义认为国家不仅追求安全目标,而且追求诸如经济繁荣和社会福利等多项目标。对这些目标的追求有的可能导致冲突,有的也可能导致合作,端看合作的好处是否多于冲突的好处。在自由主义者看来,国际体系中冲突的存在并不像现实主义者所说的那么普遍,国际体系的变革能够以一种使战争不再像以往那么容易发生的方式进行。自由主义强调以下三种主要力量对战后国际体现演变的推动作用。一是国际贸易和经济相互依赖的巨大发展。相互依赖的发展使得各国能够通过合作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同时又让冲突的成本变得非常大。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以往需要通过征服或威胁使用武力去实现的财富和安全目标,现在完全可以通过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方式来完成。二是由于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增长而产生的大量的国际规范、规则和机制。它们被认为有助于管理和协调国家之间的合作。三是国内体制的民主化被认为可以影响国家的对外行为。采用西方民主政体的国家之间被认为更倾向于和平地解决彼此的分歧。在论述国际体系演变的问题上,以上三者常常被人独立地看待,但如果综合起来考虑就被认为可以形成令人信服的依据。
  自由主义者有充分的理由来表达他们对亚太安全的乐观看法。首先,该地区几乎所有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追求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尤其是核心区域的日本、韩国、中国和台湾地区、东盟国家,以及对该地区有强大经济影响力的美国,这些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已经在过去几十年里大为增加。地区内相互依赖的增加将有助于建立一种各国都致力于国内经济繁荣的国际经济体系,从而产生重要的安全意义——它不仅会使得军事冲突的代价上升,也会使得军事因素在政治决策中的作用大为下降。其次,随着相互依赖的增加,亚太国家也参加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制度。例如,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就加入了不少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到80年代末期,中国已经成为700多个国际组织的成员国,2001年底中国又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除了将参与各种国际制度当作它们的外交政策目标之外,亚太地区的国家也在创立新的涉及多个领域的地区性多边合作机制,例如东盟地区论坛(ARF)、东盟“10+1”和“10+3”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SCO)、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CSCAP)和2005年底刚创立的东亚峰会等。这些国际制度的生成是自由主义者宣称的复合相互依赖在亚太地

推荐访问:多维 国际关系 亚太 视野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