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手语初探二三题——兼谈我国少数民族手语工作


  赵晓驰在《西藏研究》2014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认为在中国2000多万聋人中,藏族聋人有45000多,据此可以推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聋人的数量不在少数。我国一向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但其中的手语工作尚未得到相应的关注。《常用藏族手语词典》是我国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一部少数民族手语词典,以此可以管窥藏族手语词的一些特点。从词汇构成来看,不少藏族特有手语词体现了聋人手语词汇是如何与其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相适应的。从构词特点来看,藏族手语词受主流语言的影响极小,保持了较强的相似性和原生态面貌。少数民族手语收集整理、词典编撰和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需尽快开展起来。
  拉萨老城区宗教聚落空间形态探析
  王一丁、吴晓红在《西藏研究》2014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认为形成于1300多年前的拉萨老城区,有着完善的路网结构、空间秩序和建筑形式等级。过去的拉萨城并不大,坐落于河谷平原之中,以大昭寺为中心,四周为拉萨河支流、沼泽湿地、农田所环抱。城内建筑主要是寺庙、住宅和少数政府办公建筑。平民大部分生活在城内,僧俗贵族除城内有府邸外,大部分在城外还有庄园。布达拉宫与山脚下的服务区——雪城以及北面的龙王潭、南面的药王山、西面的磨盘山自成一区,位于旧时的拉萨城外。佛教是促使拉萨老城区逐渐演变为宗教聚落空间的根本动因。西藏佛教发展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对老城区空间形态的塑造也是分两步进行的。前弘期,佛教直接催生了拉萨城,创建了原始路网骨架,引入了外来建筑形式,为日后的发展埋下“种子”。后弘期,佛教对社会上层制度的影响最终构建起老城区的空间秩序和建筑形式的等级秩序,使宗教聚落的空间形态进一步成熟和完善。拉萨老城区虽历经沧桑,如今依然较完整地保留着藏族传统城市聚居地区的历史风貌,保留着完整的城市形态,是目前拉萨市中心保存状况最好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略述
  王东和冉璐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上发表文章,认为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多为佛教后弘期寺院建筑遗存,是长期在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形成的建筑范式。文章首先分析了藏传佛教建筑中夯土、砌石、木作的工艺运用于特色,再从拉卜则、大经堂、佛殿、佛塔、囊欠、僧舍集中主要建筑类型的功能分析切入,较全面地论述了各建筑类型的构造、装饰工艺手法及极具地域性的艺术特色。总体上看,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建筑类型,主体上保持了西藏建筑范式的同时,还吸收了汉地建筑的技术工艺和当地风格。汉藏融合式的建筑风格构成了安多地区佛教建筑的主要特征,体现了功能性和宗教性的统一。在建筑细部装饰、彩绘手法等方面形成独特的地方特色,是藏、汉、回、蒙等各民族建筑文化的结晶,彰显了富有地域特征的民族建筑艺术鲜明的特点和韵味。
  藏族天文历算在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中的传承研究——以拉卜楞寺、塔尔寺时轮学院为例
  娘毛加和更藏多杰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上发表文章,认为藏族天文历算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藏区建立学校教育体系之前,藏族天文历算的主要传承机构是藏传佛教寺院中的时轮学院,即“丁科尔扎仓”,该学院在继承和发展藏族天文历算、培养历算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拉卜楞寺和塔尔寺的时轮学院历史久远,堪称藏族科技教育史上的奇葩。作者以历史文献和实地调研相结合,概述了藏族天文历算在寺院教育中的传承历史、现状以及原因等,旨在了解这一传统文化在寺院教育中的传承情况。
  家的延续与唐卡的传承——西藏昌都嘎雪唐卡的社会技术体系探讨
  刘冬梅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上发表文章,通过对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昌都县嘎玛乡的里土和瓦寨两个行政村,古名“嘎雪”的实地研究,认为这个位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祖寺之下的村落是西藏三大画派之一嘎玛嘎赤画派最主要的传承地。基于西藏昌都嘎雪唐卡画师家庭的人类学田野个案,文章尝试将家庭视为个人技艺习得与社会交往相关联的一个结点,探讨唐卡的社会技术体系,并由此切入人类学对技术、思维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理论探讨。唐卡既是维持家庭生计的手工艺,更是一种“心灵技术”,其社会技术体系不仅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叠加而成的物质世界,还应包括精神的维度。家庭、村落中的信仰文化传统是唐卡技术再生产中最为重要的根基。

推荐访问:手语 藏族 初探 少数民族 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