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视角下广西增强工业主导作用的路径研究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hxx/chxx201902/chxx20190212-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hxx/chxx201902/chxx20190212-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hxx/chxx201902/chxx20190212-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hxx/chxx201902/chxx20190212-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hxx/chxx201902/chxx20190212-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hxx/chxx201902/chxx20190212-6-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hxx/chxx201902/chxx20190212-7-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hxx/chxx201902/chxx20190212-8-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hxx/chxx201902/chxx20190212-9-l.jpg
  [摘  要]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着力点,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西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基于因子分析法,科学评估广西主导工业产业发展情况,认为广西应重点选择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机械产业、医药制造产业作为广西工业的主导产业。同时,基于工业转型升级的视角,提出广西增强工业主导作用的路径,即建立创新驱动发展机制、构建工业园区内生机制、实施资源环保倒逼机制以及形成营商环境助力机制和开放发展合作机制。
  [关键词] 工业转型升级;主导作用;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 F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19)02-106-13
  党的十九大做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如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着力点,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1]。当前,广西工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照产业变革的新形势和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广西的工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①。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认为实现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加快广西工业的转型升级,增强工业的主导作用。
  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体性的战略地位,并能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2]。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主导产业部门综合体系不断更替的过程。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导向性和带动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多次错失工业发展机遇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②。在“十三五”时期,广西提出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工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广西要结合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科学决策,加快培育发展工业主导产业,推进广西工业的转型升级。那么,科学评价和选择广西工业的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广西工业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便成为首要问题,对于加快广西工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对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在产业结构中具有显著的导向功能。自罗斯托开创了主导产业研究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工业主导产业开展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

(一)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要点


  主导产业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即主要发展本国具有优势的产业,并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获得比较利益。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主导产业的概念,并形成了经典的赫希曼关联度基准[3]。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最早在其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中提出“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理论”,并做了相关的论述。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著作《主导部门与起飞》中系统阐述了主导产业理论,并认为主导部门产业能够有效带动经济的增长和其他产业部分的发展[4]。1957年,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与“生产率上升率基准”(简称筱原“二基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之后,日本学界又提出了过密环境基准和丰富劳动劳动内容基准[5]。
  我国经济学家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的是周振华(1992),主要内容为增长后劲基准、瓶颈效应基准和短缺替代弹性基准[6],学术界称之为“周氏三基准”,至今仍然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后来,关爱萍等人(2002)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六基准”,即持续发展基准、需求基准、效率基准、技術进步基准、产业关联基准、竞争优势基准。此“六基准”是对前者基准的丰富和完善,更能够直接有效地指导地区的主导产业选择[7]。王嫁琼、李卫东(1999)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七基准”,即市场条件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技术创新与进度基准、吸纳劳动力基准、城市比较优势基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基础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基准[8]。赵元笃、赵艳柯(2011)从比较优势、市场潜力、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四大基准、12个指标评价选择了广东的工业主导产业,其对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9]。魏志平等(2016)运用多维度研究方法,从关联带动性、综合贡献性、延展成长性三基准研究了新疆吐鲁番市工业主导产业的发展选择[10]。
  基于上述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笔者在本文评价广西主导产业的选择过程中主要考虑五大基准,即经济效益基准、竞争优势基准、增长潜力基准、就业贡献基准和环境保护基准。

(二)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与途径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主导产业选择的深入研究,其主导产业的选择评价方法较多,主要有因子分析法、熵值法、DEA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SSM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等方法。杨莲(2014)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四川省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案,认为四川处于从资源型产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应该大力发展计算机、通信以及其他电子设备产业[11]。丁慧(2016)运用熵值法对广东低碳工业的主导产业进行评价,并认为应该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2]。刘正(2014)运用DEA分析法对安徽的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研究[13]。方茜等(2017)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和二维产业筛选模型分析了成都天府新区的主导产业选择[14]。张少华等(2017)基于SSM分析模型对广西2004—2014年规上工业进行了行业分析,筛选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等产业作为主导产业[15]。饶青强(2014)基于灰色定权聚类模型,并结合重庆工业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对重庆市的24个工业部门进行主导产业分析[16]。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笔者发现多数的学者更加青睐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主要是通过降维的方法来分析大量的数据,并将数据聚合为几个变量,这些变量能够有效地反映数据中有效的信息,最终通过自动赋权方式排除主观因素影响,评价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客观性和可信度。因此,笔者也采用因子分析法来评价广西的工业主导产业。

推荐访问:广西 视角 转型 路径 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