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_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

  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派生出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课文的教学,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口头。具体来说,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在全球都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语文教学的这种封闭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因此,国家教委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意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
  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初中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来。语文实践活动提供的舞台要比语文课堂空间广阔得多,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经验,尝试的机会和探索的机会要丰富得多。这样在实施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就有效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无论是采取个人活动还是小组活动的形式,在活动中每个人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为了履行责任,必须依靠自己的头脑和身体,自主地思考和行动。“做一回小记者”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之前,我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按一定的标准制作一张“小记者证”,插在胸卡中,让学生有做记者的感觉;其次,填写“采访记录卡”,把采访的主题、采访的对象、采访的问题一一填写好。这样实践就可以开始了,每位同学的兴致都很高,他们积极投入到采访中去,采访自己的同学、老师,甚至是学校的领导。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陡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活动也受到了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大都以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要比课堂上充分,即使是个人活动,也需要学生不断同他人进行交流,这些交往是多方面的又是多层次的,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例如接受别人意见,坚持自己的观点,吸收他人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以修正自己的思想,学习与人合作;如请人帮忙,给人帮助,相互帮助与共同合作,等等。如:初一时我班开展了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四人小组组合,有的负责找资料,有的负责设计版面,有的负责抄写,有的负责绘画,等等。他们必须认真地思考、查找,把各自的任务独立、高效地完成后再进行合作。在这过程中他们要相互帮助,交流,这样才会有高质量的手抄报出来。这次的手抄报活动,不但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人在把自己的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之前,还没有把它潜在的学习活动变为可同自己或别人交流的思维活动,语言表达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辩论会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的极好形式。我在组织好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基础上,还定期召开小型的辩论会,选取社会或校园内的“热点”问题,如在学习到名著时,提出“看课外书有害还是有益”的话题;学习到《论美》时,提出“中学生要不要追求外表美”的话题,以及“钱是否是万恶之源”,等等,拟定辩题,分别布置给正反两方,让他们围绕话题,在课外各自广泛查找资料,寻求论证。辩论活动使学生通过具体、生动、有趣的内容,学到了抽象、概括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是新课程中的一个高频词,它更开放更多元,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几乎没有或很少有现成的资料,所需数据、道理、事例,都要靠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摘录、分析,然后进行整合。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极为有利。例如“叶”专题教学前,我就布置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网上查阅有关“叶”的诗句、成语、谚语等相关资料,在校园中观察各种叶的形状、颜色,思考叶与根、叶与花、叶与果实的密切关系,同时搜集有关“叶的非凡本领”的资料,等等。他们所需的数据、资料都要靠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摘录、分析,然后才能进入有趣的专题学习中去。
  二
  当然,语文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在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我感到还有以下三方面的注意点。
  (一)既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以及活动后的总结老师都需要认真付出,这样的活动课才能真正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
  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才有机会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因此,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活动要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合理轮换,从而既发挥各学生的特长,又有效提高他们的各方面能力。
  (三)必须使语文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
  在活动的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了扎实的语文学习,热闹有余,实效不足。所以在教学中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有收获。
  语文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给了学生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语文老师要利用这一契机达到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目标,让学生在语文的天空中自由飞翔,让语文课“植根现实,面向未来”。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语文 实践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