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迈上“快车道”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坚持“超前规划,分步设施;因地制宜,好用实用,适度超前,应用为主”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原则,努力实现“区域教育行政管理、教师培训工作、学校教学环境信息化”的教育信息化目标,迅速、有效地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抢占教育的制高点,更好地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实现滨湖教育新的跨越,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无锡市滨湖区在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实践。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就是超越孤立的教师个体、学校个体,倡导跨学校、跨区域的合作,推动教育信息化整体、协同发展,既能解决网络管理人才和资金缺乏的难题,又可以建立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实现区域内各学校间的资源共享。
  
  实现教育信息化,教师培训是关键
  
  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讲座、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组织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学科教师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教育理论、技能培训。除了对全区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在学校层面,我们积极倡导校本培训,如雪浪中心小学利用每周政治学习结束后的15分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目前,学校已在研究中锻炼了一支业务精良、懂技术、会研究的信息技术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不仅仅是对信息技术教师或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技术层面的系统指导,同时也应该是指导教师们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更好地进行教学,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全新教学理念。
  我们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差异,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大致可以分为领导层、骨干层和普及层三个层次。领导层培训重点是使他们建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信息素养,并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一些基本能力。骨干层培训主要以校园网络的维护、各种软件的使用等为主要内容。普及层培训主要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普及,使他们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观念,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整合以及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培训方式更灵活、更互动。专家授课时应设计适量的思考题,并留有充分的时间与学员共同研讨。可以采用圆桌式、马蹄型、对话型、活动型等培形式,组织小组学习、团队学习、协作学习,经验交流、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学习形式,实施民主的、创造性的教与学,建立起培训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坦诚对话、相互观摩、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互助共进的合作伙伴关系。
  改变培训与教研“两张皮”。通过研究性培训和扎实的教育研究实践的历练,教师才可能成长为科研型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也应该具有研究性的特质,其根本标志是培训课堂必须体现研究性,将教研、科研的相关内容、程序、方法等移入课堂,组织一些教育热点问题讨论,组织一些示范课、研究课供教师观摩研讨,采用微格教学方式让教师相互观摩、听课、评课,改进课堂教学技能,布置教研专题要求教师思考,安排一些教育科研课题让教师去研究等。
  
  实现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是核心
  
  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整合一个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为整个区域提供量大、质优的教育资源是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促进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滨湖区通过中心网站——滨湖区教育信息网(),整合各学校的力量,通过购买、自制、下载等方法建立与本区域教材配套的资源库,对教师开放,通过2~3年的积累,这些资源对区域教育的发展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坚持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初步建成了以多媒体素材和网络课程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如蠡园中心小学利用校园网,建立起了信息技术资源库,初步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另外,该校还结合校本培训,在过程中积累资源,制作电教管理系统、各教研组网站、学生学习网站、班级网站、学生个人网站等。
  在实践中,我们认为资源建设可以采取分布式技术,以滨湖区教育信息网站为主站,在下属学校选择不同层次、规模较大的学校为分站,将下属学校的教育资源的描述信息集中,资源分布在分站存储,在分站资源内容更新的同时,同步更新区教育信息网站的索引目录,目录索引中心以及各分站的资源库系统,通过宽带光纤无缝连接成一个覆盖全区的教育资源网,从而实现全区范围内资源的分布式存储、分布式管理和提供基于共享资源的教育增支服务体系,这样既可以保证区域内学校能够检索到全区的教育资源信息,又可以避免大量资源集中存储单点拥塞的问题。
  
  实现教育信息化,管理措施是保障
  
  目前各地教育信息系统建设,基本上是以学校或部门为单位来组织的,区域内信息不能相互沟通和交流,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对区域性的教育管理现代化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我们以为,对于一个区级教育行政区域来说,教育管理是统一的,既要服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也要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在上级的框架内形成自己的特色。
  建立健全有关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依。譬如,教育信息化投入机制、教育信息化工作机构、校园信息化环境使用和管理条例、资源建设制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及课程整合制度、各种类型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制度等。
  区教育局把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及各级各类重点、示范、实验学校评估范围,区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每年都组织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综合督导,促使教育信息化工作步入学校日常的管理范畴。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意发现典型,有计划地建好一批“示范校”,对在工作过程中有贡献的学校和个人进行奖励和表彰。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看到,教育管理现代化不仅仅是技术手段与支持环境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管理思想的现代化,我们以为通过这几个方面的互动,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一定能取得显著的进展。
  
  实现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是目的
  
  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目前阶段,积极创造开好开足信息技术课程的硬件环境,培训、配备好合格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是我们要做的首要工作。在开设课程的同时,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

推荐访问:快车道 信息化建设 迈上 区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