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性与当代文学的美学迷思


  摘 要: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而言,“史诗性”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中国当代文学拥有积极参与社会现实的诉求和书写历史本质的急迫愿望,史诗或者说史诗性也就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审美迷思。它主要表现在以革命历史作为书写对象,试图揭示历史本质和规律,证明历史变化的必然性和社会现实的正当性,同时,在艺术上追求宏大叙事和崇高品格。但在一个缺乏主体体验和自由想象的时代,写什么和怎么写都被社会现实所规约,本质化和崇高化的历史叙事也不过成了概念的演绎和逻辑的修辞。史诗性虽是对长篇小说的一种褒扬性评价,但并非是衡量长篇小说是否优秀的唯一尺度。
  关键词:史诗性;历史本质;崇高风格;美学迷思
  作者简介:王本朝,男,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项目编号:11AZD064;重庆市首批“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培养人选支助计划
  中图分类号:I20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4)05-0134-08
  五四以来,伴随对西方文学观念的引入,史诗观念也传入中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被作为最高的文学样式和美学观念,用来评价和衡量一个时期的文学成就或作家作品的审美力量,茅盾、巴金、老舍、李劼人、路翎等现代作家的长篇小说创作就显示出某种史诗性特征。史诗或史诗性也成为当代文学的创作理想和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它激活了当代作家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感受和想象,成为参与社会主义政治合法性与合理性建构的重要力量。1954年,冯雪峰称《保卫延安》是一部“革命战争的史诗”[1](P233),1957年出版的《红日》也初具战争史诗的规模,同年出版的《红旗谱》被称为中国当代小说史上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史诗性的作品,此后,1959年的《三家巷》、1960年的《创业史》,都对史诗有着自觉的艺术追求,《创业史》还被称为第一部反映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史诗。之所以称它们为“史诗”,是因为它们拥有巨大的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概括力,拥有宏伟浩大的时空结构、鲜明而完整的英雄谱系、崇高庄重的艺术风格。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以史诗或史诗性为目标,或者说,史诗性成为当代文学创作的美学迷思。1
  一、历史本质:当代文学史诗的社会功能
  社会主义文学对历史和现实拥有一套预设的观念,特别是受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影响,超越了传统朝代更替、知天乐命的历史循环论,而以阶级政治、社会革命、历史发展作为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历史被描述为有目的性、有规律性的活动,所有活动都指向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符合社会乃至人类发展目标。并且,当代文学与民族国家有着高度的政治认同,经过多次政治运动,文学被完全纳入国家政策和意识形态中。将革命历史作为小说题材也来自国家文艺政策的倡导,周扬在第一次文代会上就激情洋溢地号召作家创作记载中国人民解放斗争历史的“最有价值的”作品:
  假如说在全国战争正在剧烈进行的时候,有资格记录这个伟大战争场面的作者,今天也许还在火线上战斗,他还顾不上写,那末,现在正是时候了,全中国人民迫切地希望看到描写这个战争的第一部、第二部以至许多部的伟大作品![2](P529)1953年,在第二次文代会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也被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最高创作方法,要求文艺从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上去反映历史和现实。作家们也积极响应有关政策号召,将革命历史化和历史革命化、现实理想化和理想现实化作为小说叙事原则,创作了一批被文学史称为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通过叙述革命的起源神话来确立新政权的合法性。无论是书写历史还是历史的书写,都是对历史记忆的重构,将过去的革命斗争与现实生活对接起来,形成一条历史必然性的意义链条,阻挡意识形态之外的历史感受和认知,用小说创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提供精神资源。此时,选择小说的史诗性方式也就具有某种文体的契合,如巴赫金所说,“史诗的绝对过去,对往后的时代来说,是一切好东西的渊源和起点”,通过叙述历史的起点和过程,呈现价值和意义的来源,这时的历史已“不是纯时间性的,而是时间和价值的范畴”[3](P262),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洪子诚也认为:
  以对历史“本质”的规范化叙述,为新的社会、新的政权的真理性作出证明,以具象的方式,推动对历史既定叙述的合法化,也为处于社会转折期中的民众,提供生活、思想的意识形态规范——是这些小说的主要目的。[4](P95)
  显然,史诗性写作是为了社会现实的需要,为社会现实的合法性提供历史依据,实现现实穿透历史、历史映照现实的意义重构,呈现革命历史的正义性和社会现实的合法性,“唤起人们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整体认同”[5](P187)。
  当代中国最早被称为史诗作品的,应是杜鹏程的《保卫延安》,被认为“代表了建国初长篇小说所达到的新水平、新高度,而且在中国当代小说艺术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块高高的界碑,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6](P61)。小说出版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出现的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之一,它有宏伟的结构、磅礴的气势,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正面描写了解放战争中敌我双方兵团的作战场景。宏大场景和众多英雄人物被认为是其史诗性的主要因素。小说叙述了青化砭伏击战、蟠龙镇攻坚战、长城线上运动战和沙家店歼灭战等战役,正面构造了气势恢宏的战争场景,被视为具有史诗性的情境。众多英雄人物的塑造也是其史诗性的体现形式,小说人物众多,从高级将领到普通战士,以连长周大勇为叙事线索,所写人物基本上都是完美、高大的,没有一个成长变化的过程,更没有带缺点或弱点的人物形象。小说还将真实的历史人物彭德怀写入,既表现他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指挥才能,也展现他作为普通人的和蔼与平易。把真实的历史人物写入小说,打破了艺术虚构和历史真实之间的界限,显示出当代小说从虚构向纪实的转变。实际上,这样以自身经历作为写作素材,既可保证历史的真实性,也可降低政治风险,有利于实现小说的社会政治功能。

推荐访问:迷思 当代文学 史诗 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