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研究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面临着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周恩来的基本思想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必要并应较长存在的阶段;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应当采取和平的方式。与毛泽东和刘少奇相比,周恩来的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虽然有不少共同点,但亦有自身的特色。
  [关键词]周恩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毛泽东;刘少奇
  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虽然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已然建立,但在经济领域却是国营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早在建国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就提出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建立后要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因此,在建国之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便被提上了日程。虽然在建国初期由于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中共中央没有立即着手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但在这一时期,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都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丰富的思想,并在1953年最终形成过渡时期总路线。虽然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之间有许多共识,但在某些问题上也存在着较大分歧,因此,对中共领导人个人的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的研究便成为中共党史学界的一个重要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对毛泽东和刘少奇的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的研究和比较相对较多,而对周恩来的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试图对周恩来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作初步探索。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周恩来的基本思想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必要并应较长存在的阶段;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应当采取和平的方式。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新民主主义发展的最终方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但此时建立的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并非社会主义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形势下,是停留在新民主主义社会还是继续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在这个问题上,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高度一致。同毛泽东和刘少奇一样,周恩来也是主张新民主主义必须向社会主义过渡。
  首先,周恩来一再明确强调中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在周恩来看来,中国要么走社会主义,要么走资本主义,而要走资本主义就会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因而,只有搞社会主义,中国才能有好前途。“私人经济事业如果不受限制、不受领导而任其自由发展,则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将不是新民主主义而是资本主义,将不是走向社会主义而是回复到帝国主义的附属国或殖民地的经济。非如此,即如彼,中间的道路是没有的。” [1]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周恩来多次指出,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的美满前途,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最终要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年12月,针对党内有些同志担心发展私人资本主义会导致中国走向资本主义和使中国革命前功尽弃,周恩来指出,“我们允许私人资本主义企业的存在,但是要引导它不走旧资本主义的道路,而走新民主主义的道路。” [1]周恩来在此所讲的新民主主义道路,其前途是走向社会主义的,这一点他在1950年6月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治报告》时明确指出。“我们团结的基础在于伟大的《共同纲领》,我们的美满前途是社会主义。” [2]1951年12月,周恩来进一步明确宣称,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而不能走资本主义。[2]1952年6月,周恩来再次指出,新民主主义是一个过渡性质的历史阶段,一定会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阶段发展。[2]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周恩来阐释道,“我们新民主主义的制度是一个过渡的制度,这个社会是一个过渡的社会,这个过渡时期的每时每刻都在增长社会主义成分,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是增加社会主义成分,走完了这个过渡阶段就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2]1953年9月,周恩来再次强调,为社会主义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如果忘记了这一点,就会导致严重性的错误。[1]
  其次,周恩来指出,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为了顺利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须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进行限制,以防止其危害中国的社会主义前途。在周恩来看来,尽管当时要和资产阶级合作,但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早晚是要消灭的,是不能和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一起进入社会主义的。[1]而且,即使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与资产阶级的合作中,对资产阶级唯利是图、投机取巧、损人利己的本质也要有清醒的认识,警惕资产阶级带来不良影响。[1]、[2]
  基于上述认识,周恩来提出了一系列限制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原则和方法。其一,同资产阶级的合作以无产阶级领导为前提。在周恩来看来,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简单合作,而是无产阶级领导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合作。所谓公私兼顾,以服从国家经济领导为前提条件;所谓劳资两利,是在承认工人阶级领导的前提下讲的。离开上述前提,就会迷失方向。[1]周恩来进而指出,如果资产阶级中有人违背新民主主义路线,抵抗国营经济,拒不服从国家生产计划的领导,必将遭受全国最大多数人民的唾弃,走向失败之路。[1]其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是否有利于国计民生为评价标准。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经济事业,就容许发展;凡不利或有害于国计民生的私人经济事业,就不容许发展;凡能操纵国计民生的经济事业,就不应交由私人资本,而应由国家统一经营。[2]其三,要对资产阶级进行改造。周恩来指出,对资产阶级的改造的目标就是要使他们适合于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要求。在经济上,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但又要使资产阶级有利可图;在政治上,要吸收资产阶级的代表参加政府,并使他们在政治上受到影响;在文化上,要对资产阶级加强思想教育,逐步地改造他们的思想。[1]
  综上所述,在周恩来看来,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新民主主义最终要向社会主义转变。为了顺利完成这一转变,必须对资本主义加以限制,对资产阶级加以改造。

推荐访问:周恩来 过渡 思想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