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共四中全会核心议题的历史变迁


  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看,党代会后召开的一中、二中全会一般是做人事方面的安排,而七中全会则是为下一届党代会做准备。这中间的中央全会,则有针对性地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四中全会,正是两次党代会的中间节点。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党至1927年五大召开,6年内共召开了5次党代会。中国共产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建立了中央委员会,但由于战乱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无法召开中央全会。直到1928年中共六大召开,党代会之外的中央全会才成为一种惯例。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全会的召开时间和频度,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四中全会而言,六届四中全会(1931)和七届四中全会(1954)的召开间隔了23年,而“文革”期间的九大和十大都没有召开四中全会。“文革”结束后,每届中共四中全会的时间和主题才逐渐确定下来。
  六届四中全会: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造成危害
  1931年1月,扩大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武定路修德坊6号召开。在这次全会上,27岁的王明在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米夫的支持下,取得了领导地位,中共从此开始了长达4年的第三次“左”倾错误的统治。 在这次会议上,李立三因“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而下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得罪了苏联。苏联认为,中共自己产生的领导人不能很好地贯彻共产国际的路线,于是,那批在莫斯科学习的中国人——比如王明和博古,开始受到重用。
  现在回首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最引人关注的仍然是人事变动和路线之争。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所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显示,周恩来和瞿秋白主持六届三中全会时,对“立三路线”进行了批评,但并没有在思想理论上彻底清理李立三的“左”倾错误。六届三中全会遭到共产国际批评,被认为犯了“调和主义”错误。
  米夫于1930年10月到上海担任远东局书记。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的一些大政方针是按照他的意见来决定的。六届四中全会因而成为以王明为主要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占统治地位的开端。李立三的“左”倾错误被纠正后不久,又形成了以王明为代表的新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主要表现为:在政治上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把反资产阶级和反帝反封建并列;否认“九·一八”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明显变化,把中间势力当成“最危险的敌人”;继续推行“城市中心论”,主张红军攻打和夺取中心城市以实现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进而夺取全国的胜利。在军事上,先是推行冒险主义,之后又变为保守主义和逃跑主义。在组织上实行宗派主义,对不同意他们错误主张的同志,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直到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遵义会议,才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新中国建国后前10年
  艰难探索时期的两次四中全会
  1954年2月召开的中共七届四中全会被视为总结了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工作,总结党内斗争经验,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的会议。
  七届四中全会虽然是毛泽东提议召开的,但他本人因在杭州主持起草宪法工作,因而没有参加这次会议。七届四中全会贯彻了毛泽东的指示精神,通过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指出,七届四中全会反对高岗、饶漱石分裂活动的斗争,是中共在全国执政后“为维护和加强党的团结而进行的一次重要的党内斗争”。七届四中全会所遗留下来的遗产,主要就是对高岗、饶漱石事件的处理。此外,会议还批准了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这次中央全会上,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
  1958年7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四中全会,主要是认可了八大二次会议的议程,以及向会议提供的一些重要报告,因而这只是一次程序性的会议,在历史上并未产生较大影响。
  1969年4月召开的中共九大所作出的决议不具备任何正面意义。1973年召开的中共十大延续了九大的错误。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所指出:“党的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党的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并且使王洪文当上了党中央副主席。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势力又得到加强。”
  从十一届四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
  中央领导层实现新老交替
  从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到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人事变动引人注目。干部终身制得以废除,实现了中央领导层的新老交替。
  彪炳史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不到10个月,1979年9月,召开了十一届四中全会。四中全会实际上是三中全会精神的全面落实与深化。全会讨论通过了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增补王鹤寿、刘澜涛、安子文、李昌、杨尚昆、周扬、陆定一、洪学智、蒋南翔、薄一波为中央委员,准备在中共十二大上予以追认。
  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于1985年9月召开。邓小平同志主持开幕式并致开幕词。全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草案》。会议期间,叶剑英和其他63位老同志一起致信党中央请求不再担任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当时有100多位老同志辞去了中央委员或候补委员、中顾委委员、中纪委委员职务。十二届四中全会公报高度评价说:“这些老同志从党和人民利益出发,积极促进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新老交替的表率行动,同意他们不再担任中央三个委员会成员的请求,并向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报告。”

推荐访问:议题 全会 四中 变迁 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