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的力量:“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近代白话报刊


  摘 要:以“国家-社会”理论视野来考察清末民初以来白话报刊发展历程,对其多方面的社会历史价值会有更为内在、更具整体性的认识。作为一种新兴大众媒介,白话报刊既以其民间化推动了近代城市社会的形成,又以其市场化发展促进了现代共同语的形成和推广;既从多方面推动了现代国家与社会的相对分离,同时又实践并展现了两者之间新的互动关系,成为促进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现代转型的重要因素。这一进程生动显现了新兴媒介所带来的裂变式的社会变革力量。
  关键词:白话报刊;国家与社会;城市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8)06-0174-08
  作者简介:袁红涛,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上海 200235)
  “媒介一经出现,就参与了一切意义重大的社会变革——智力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以及兴趣爱好、愿望抱负和道德观念的革命”①。在西方近代国家与社会形成过程中,新闻传播媒介的兴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进而与这一历史进程密不可分。而对于我国清末民初白话报刊从诞生、发展到最终成为报纸主导样式的历程,既有研究曾主要从革命史研究视野出发,着意阐发其在民族救亡、政治变革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②;其后则基于现代化视野,从新闻学、史学、文学和社会运动等更多领域论述其进步意义和历史价值,但是缺乏更具整体性的理论观照,尚未充分揭示其“社会变革”意义。值新文化运动百年之际,应该有更开阔的视野来认识之。本文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借鉴“国家与社会”理论框架,从白话报刊作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中兴起的大众传媒这一属性出发,揭示白话报刊发展所引发的“社会变革”效应。
  “国家与社会”是西方政治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但进入中国学者的研究视野并被广为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时邓正来等人“在对原本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那种自上而下单向性‘国家’范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把社会或市民社会的观念引入了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之中,进而形成了‘国家与社会’这一理论”邓正来:《“国家与社会”研究框架的建构与限度——对中国乡土社会研究的评论》,参见王铭铭、[英]王斯福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09页。。这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理论框架,主要关注国家与社会的界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等内容。尽管对其内涵和适用性不乏质疑,但诸多研究者以之解释和分析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与现代化进程,硕果累累,现已成为重要范式。作为一种理论和分析框架,其意义就在于提供新视野,促使研究者形成新的问题意识,或者是从新的角度去探讨老课题。在这一视野下考察近代白话报刊的历史价值,既是一种更具整体性的把握,也烛照出一些此前尚未充分或准确认识的隐含层面。
  一、白话报刊:近代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兴传媒
  新闻史学界公认为1876年3月30日上海申报馆所出的《民报》乃是清末第一份白话报纸。该报宣言“专为民间所设,故字句俱如寻常说话,每句及人名地名,尽行标明,庶几稍识字者便于解释”《新出新报纸招人代为分售》,《申报》1876年3月30日。。而且定价低廉,具备早期白话报的诸多特点。不过该报存世太短,影响有限,且其后二十余年再无后来者。直至1897年11月7日,章伯初、章仲和主编的《演义白话报》在上海创刊,方开启清末以启迪民智为宗旨的创办白话报刊热潮。新闻史家总结:“从1876-1919年,中国大约出版了200种白话报刊,这以后文言报刊逐渐为白话报刊所取代。一部现代新闻史已经成为纯粹的白话报刊的历史了。”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84页。现有研究者经过深入调查,更正了这一数据,指出:“清末民初出现了370种以上的白话报刊,以《大公报》为代表的50余种文言报辟有白话栏目或者赠阅白话附张,另外尚有为数众多的文字浅易的蒙学报、浅说报、女报、通俗画报等” 胡全章:《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时人言及这一时期的白话报热潮,“各省有省会的白话报,各府有一府的白话报,甚至那开通点的县城里、市镇里,亦统有白话报” 铁汉:《论开通民智》,《竞业旬报》第26期,1908年2月6日。。今人注意到其地域分布,“就城市分布而言,以北京最多,1900-1908年间有132种白话报刊;其次是上海(29种)、天津(11种)、长沙(10种)、杭州(9种)。” 胡全章:《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白话报刊兴起于近代城市,集中于近代城市。因为报纸作为现代大众传媒,与现代城市密不可分。白话报刊兴起的直接动因是国人救亡图强的现实需要,而在深层次上则基于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发展。白话报刊事实上远超救亡图强现实需要的“社会变革”效应实立足于此。
  作为一种信息载体,近代中文报刊的兴起首先基于商业需求。与西方人最初为了传教的目的在华办报不同,国人开始自办中文报刊大多是出于商业性动机,为了交流商业信息的需要。西方人在华所办报刊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城市,这些城市最早接触到现代报刊。作为一种非官方的, 以传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为旨趣的商业性报纸, 首先是西方传教士马礼逊等人于19 世纪下半叶在香港、澳门、广州等通商口岸城市创办的。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国人自办了约20种近代报刊。戊戌以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纸在数量上开始超过外资报纸。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在国内所办的报刊247种,其中上海78种,北京24种、天津12种,广州36种,武汉15种,五城市集中了全国报刊的66.7%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19-121页。。近代工商业城市的出现是报刊业兴起的内因和基础。
  随着近代城市化进程,报刊作为大众传媒的属性开始凸显。美国知名学者丹尼尔·勒纳认为,现代化进程主要有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都市化;第二阶段,读写能力;第三阶段,大眾媒介参与。都市化即人口从分散的地区向都市中心流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刺激人们参与性的需求,同时也会为人们的广泛参与提供条件。首先是都市化,它决定了民众读写能力和媒介参与性的发展;同时,民众读写能力的加强促进了媒介的发展,而媒介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读写能力的提高[美]丹尼尔·勒纳:《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的现代化》,引见江凌《城市化移民、人口集聚与区域城市近代报刊业的兴起——以近代两湖地区城市报刊业的兴起为例》,《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4期。。从洋务运动发端,机器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吸引人口加速向城市集中,出现了中国第一次近代意义上的移民浪潮。“1893年的城市人中要比1843年大约多300万,……于是半个世纪中出现了有意义的城市化发展。” 施坚雅:《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3页。人口向区域中心城市的集中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同时,“外来移民的集中,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移民和城市居民的精神交往需要,使报刊等媒体成为那些生活在狭小社区范围内的城市居民和移民减缓生活和心理压力、了解外部世界和社会信息的窗口。” 江凌:《城市化移民、人口集聚与区域城市近代报刊业的兴起——以近代两湖地区城市报刊业的兴起为例》,《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4期。城市化带来了对大众传媒的需求。

推荐访问:白话 近代 变革 报刊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