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学教材演变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主流财政观点经历了从国家分配论、公共财政论到当代财政理论的演变过程。财政学主流观点的变化决定了财政学教材及其结构主线的变化。本文从学派观点和结构主线两个角度,讨论和分析体制改革背景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学教材的特点和演变,认为对如何解释和评估公共政策,尤其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讨论和评价,可能成为未来财政学教材新的亮点内容。
  关键词:财政学教材;教材建设;体制背景;学派观点;结构主线
  财政学的研究成果对政府制订和评估具体经济政策有重要意义。在经济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三重推进下,我国财政学主流观点经历了从国家分配论、公共财政论到当代财政理论的演变;相应的,财政学教学和教材建设紧扣中国经济现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学派观点指导下,表现出不同的结构特征;教学内容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学科的名称也经历了从财政学、公共财政学到公共经济学的变迁。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和讨论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和政治体制改革时期财政学教材的结构主线,藉以考察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财政学教材的特点和演变,为下一步财政学教材建设提供参考。
  一、国家分配论指导下的财政学教材
  1. 体制背景和教材特点
  1952年直至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中国财政制度是典型的计划财政和公有制财政,这一特点表现在:财政活动以国家计划为中心,通过控制基本建设投资和消费规模直接调控宏观经济,通过设置因产品而异的流转税差别税率,支持计划价格的正常运行,从而完成资源配置和稳定经济的职能;在收入分配方面,计划和公有制财政通过国家预算、价格确定和企业财务制度,直接介入社会生产活动并参与初次分配,而几乎不涉及收入再分配领域[1]。
  在中国长期计划型、公有制的财政实践中,理论界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吸收苏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多个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分析范式和理论内核的财政学说流派,最终,国家分配论以其自身的逻辑力量赢得了主流学术地位。在教学方面,根据当时我国财政学学科建设的需要,一大批以国家分配论为指导的教材得以出版,包括由邓子基主撰《社会主义财政理论》(1978)《社会主义财政学》(1980)《财政与信贷》(1981)许毅与陈宝森主编的《财政学》(1984)许廷星主编的《财政学原论》(1986)何盛明与梁尚敏主编的《财政学》(1987)以及邓子基的专著性教材《财政学原理》(1989)[2]。国家分配论者的教学实践行为,进一步确立了自身的学术主流地位,使得这一学派成为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我国财政学教学和教材编写的指导性观点。
  2. 国家分配论和国家分配论指导下的财政学教材
  以邓子基教授为代表的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国家/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社会总产品分配的一种活动。在这一分配活动中,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其中主要是剩余产品);本质上,财政是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这一分配关系包含了两个方面:个人、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和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在实践层面上,国家分配论认为,社会主义财政职能包括筹集资金职能、供应资金制衡、反映监督职能和调节平衡职能[3],即所谓“收、支、平、管”。
  在国家分配论的指导下,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学教材同时兼顾了理论和实践两个不同层面。在基本理论部分,强调财政的国家分配本质;在财政实践部分,以“收、支、平、管”为主线安排结构和篇章;并以“基本理论+收支平管”安排整体格局框架,充分反映了传统国家分配论的主要观点和计划经济的时代特征[3]。以《社会主义财政学》为例,该教材包含两个部分、七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社会主义财政理论部分,这一部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论述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职能与作用、财政与经济的关系,廓清社会主义财政的内涵和外延;第二部分为社会主义财政实践部分,这一部分以“收、支、平、管”为主线,介绍、总结和进一步探讨当时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体制、经验和财政改革的设想和发展趋势。
  作为一本具备一定代表性的财政学教材,《社会主义财政学》的长处和突破在于:在理论层面上,该教材并不仅仅局限于国家分配论,同时还讨论了在新中国财政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价值分配论、国家资金运动论、社会共同需要论和剩余产品价值运动论。《社会主义财政学》在介绍、借鉴和剖析以上观点的基础上,分析、论证了“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是以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这一国家分配论的基本观点。在教学效果上,由于引入不同学术流派和学术观点的讨论,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更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理论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在实践层面上,该教材根据我国多年的财政实践经验,发现新的财政现象,提出新的财政观点,较早在教材中引入了社会主义财政具有筹集资金职能、供应资金职能、监督职能和调节平衡职能的观点,完成了国家分配论关于财政职能的论述;而在具体财政实践上,则提出财政应量入为出,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有效使用、供应安排资金的原则;坚持遵循财政收支平衡及其与信贷、物资之间综合平衡的规律性等财政工作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构成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财政工作的主要原则,用这本教材培养的学生,作为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财政工作的主要力量,成为国家分配论诸原则忠实的践行者。
  二、双元财政论和公共财政论指导下的财政学教材
  1. 体制背景和教材特点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调节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家/政府对经济的调节方式经历了严格的计划化管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市场经济为主、政府适当干预的演变过程。经济体制改革催生了财政体制改革:各级政府间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即财政包干制改革)和分税制改革完全打破了统收统支的财政制度,地方财政的利益相对独立主体地位得到确认[1]。

推荐访问:财政学 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