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民政治态度的走向\局限及引导


  摘要:中国农民是中国人口中的最大群体,对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由于受到一系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中国农民渴望致富的积极性有余,而民主政治的张力弹性不足,政治态度缺乏明显的进取意识,不仅影响了农民自身发展和权益维护,更为重要的是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力作用。有意识地塑造、引导中国农民政治态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中国农民;政治态度;民主政治
  中文图书号:D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0)04-0072-04
  
  今天是一个充满影响的信息社会,信息普遍存在并以流量计算。在信息社会里,中国农民对其他社会群体、对整个社会有着怎样的影响?其他社会群体、社会反过来又对中国农民施加如何的影响?这是研究中国农民政治态度需要弄清楚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当代中国农民研究中,主导“三农”问题研究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经济社会问题,诸如“增加农民收入”、“减免农民负担”、“农民工讨薪”、“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等等,将农民的政治问题纳入研究视野的、成为研究主题的课题还很有限,其中的原因可能受制于研究领域或经济决定论范式的缘故。殊不知,中国农民的政治态度正是条件所限而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没有也不可能是自发走向中国政治发展和进步所需要的轨道。所以,有意识地塑造、引导中国农民的政治态度对于改变其弱势地位、进一步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农民的政治态度及其基本走向
  
  把种地之人叫作农民,实质上是将农民概念地理化、职业化,根本没有体现农民的社会人格化和政治人格化的特性。研究“三农”问题,采取经济社会价值取向是必要的,但不能没有政治价值的取向和主题。也许现在还未到大谈农民政治问题的时候,因为“农民的政治被限定在村庄社区内部,农民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既缺乏纵向的政治参与,又缺乏横向的自治组织,对于政治体制的影响显得无足轻重”。[1]然而认清中国农民政治态度的走向,识别其局限,并给予足够的塑造和引导,对于解决当前中国重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都是相当必要的,这是学者和政府领导人必须首先认识到的。
  
  1.中国农民政治态度的内涵。在心理学以及与心理学相关的交叉学科如社会心理学、政治心理学中,态度及态度改变是一个核心范畴。态度“是对待任何的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成份”。[2]而政治态度实质上是指人们对待政治现象和政治活动的认知、情绪、意向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心理倾向。就农民的政治态度而言,它是指农民的政治心态、权威认同以及民主信心等政治素质的综合形态。按照组成成分,可以将政治态度分为个人的政治态度、非政府的政治态度和政府的政治态度三种。在此,不妨借助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工具——态度系统来研究中国农民的政治态度。态度系统包括人们对社会事物的各种反应,分作行为本身、意向、观念(包括信念和认知)、情感反应和态度本身五种类型,态度实质上就是建立在认知、情感反应、行为意向以及过去行为基础上的评价倾向性,认知、情感反应、行为意向不仅与态度高度关联,它们之间也不是独立和分散的,关于某个事物和问题的态度、行为、认知和情绪就构成了一个人特有的整体反应系统。根据态度系统,我们可以构建中国农民的政治态度系统(如图1):
   在这个系统中,我们不妨以当前选举情况对中国农民的政治态度加以分析。农民的政治态度、政治认知、政治意向、政治情绪和政治行为具有相互关联性,任何一个部分的改变都可能引起其他部分的变化。其中,农民的政治态度居于核心地位,它决定了农民在政治上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也即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对政治意向、政治情绪和政治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假设中国农民的政治态度如图中所说的“我赞成直接选举”,那么,这一态度改变会至少对两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一是过去的政治态度,一是当前的政治意向、政治情绪和政治行为。“我赞成直接选举”的形成和确立,会使中国农民或者放弃间接选举,或者根本转变过去的消极的选举态度,从赞成间接选举到赞成直接选举,从不关心政治选举到政治选举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赞成直接选举”的形成和确立,还会对当前农民的政治意向、政治情绪和政治行为产生积极作用,在政治意向上表现为“我计划在温饱解决后参加政治选举投票”,这是政治态度变化所具备的一个条件,也就是说,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农民的政治热情会逐渐释放,参与度也会不断提高;在政治情绪上表现为“我对目前具备直选条件的仍实行间接选举十分不理解”,说明政治态度改变之后对具备条件的政治实践仍然没有变化所释放的一种政治情绪,如果这种政治情绪长时间得不到正确引导,将不利于政治系统的稳定运行;在政治行为上表现为“我给总理写信,反对现在的间接选举”,这是政治态度变化的原始实现形式,如果总理和国家机关给予肯定批复,那么意味着中国农民实践自己的政治态度的活动行将拉开序幕。
  当然,在我们论及中国农民政治态度与其政治意向、政治情绪和政治行为的关系时,不可忽略政治认知这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经验表明,对于一个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重要性缺乏必要认识的人来说,其选举态度明显不端正于那些有着深刻认识的人,对于选票的渴望没有态度端正的人期望值高。 这一事例恰好说明政治态度的形成和转变是有条件的,中国农民的政治态度与其政治认知水平有关,而政治认知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提高等。所以,当前我国政府在改善民生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包括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增加收入、扩大就业等,实际上是为提高国民的政治认知水平和塑造良好的政治心态创造必备的条件。
  2.中国农民政治态度的基本走向。要对中国农民政治态度的基本走向做一个清晰而又准确的描述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因为中国农民在地理空间上分布广阔、历史情况复杂,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又具有明显差异。就科学教育文化而言,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根本改变,受此影响,中国农民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也处于一个相当复杂的格局之中,其基本走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政治心理健康而稳定,政治态度明确而积极。具有这种政治心态的主要为经济发达地区及纳入城区的农民,为农民中的少数人,他(她)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法律意识较强,民主管理观念积淀较深,比较关心政治,尤其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治,如国家制定有关土地政策、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治活动比较关注。这一群体的岁数大多为20至50岁,他(她)们具备了参与政治的基本条件和能力;第二种情况是政治心理稳定却缺乏热情,政治态度明确却十分保守。这是中国农民中的大多数,分布极其广泛,他(她)们深受历史因素和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的约束,一般为文盲、半文盲或者小学文化程度,他(她)们最大的愿望是过上住有所居,吃穿不愁,有学能上,有病能医的小康生活。这些农民在政治上最显著的特征是对村务比较熟悉,关心村务,对那些似乎与自身利益无关的“大政治”缺乏热情和积极性。这一群体的岁数大多为成年农民;第三种情况是政治心理不稳,政治态度极端。这也是中国农民中的少数人,他(她)们的经济、教育、收入等条件处于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的农民中间,为农民中的“富农”阶层,有一定的非农产业经营,大多数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容易见风使舵,蛊惑人心,容易被人利用,政治心态不稳,容易走极端,是农民政治甚至整个中国政治的危险。

推荐访问:改革开放 局限 十年来 中国农民 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