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国国际关系学与欧盟的互动发展


  [摘 要]在欧盟众多成员国中,德国自身的哲学积蕴、民族特性和理论传统根基等都为探究德国国际关系学与欧盟的互动关系提供了诸多优势。二战后,德国的国际关系学经历了从“自我否定”、“自我重建”到“自我突出”三个不同时期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与战后欧洲一体化的实践紧密相连。选择探究德国特色国际关系学与欧盟的互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能为两者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较好的分析思路,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研究的方向性、多样化、实用性提供浅显帮助。
  [关键词]德国;国际关系;欧盟;互动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9 — 0037 — 03
  前言
  在学派分类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进程中,“把国际关系学看作是一门美国社会科学的传统观点给各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化并没有留下什么空间”〔1〕。针对西方国际关系学说,其本源性思考产生于欧洲,后来又被一代代美国学者所继承了。除美国之外,还存在着众多以欧盟成员国为核心的欧洲国家,它们作为欧洲发展史上的中坚力量,天然存在着自有的文化传统、哲学根基、理论基石、发展历程,并为全球的国际关系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探索前景。探究欧洲问题的另一原因即是欧洲联盟现今发展状态值得关注:欧洲联盟作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更是国际关系发展史上的一大亮点与突破。在当今时代,对欧盟成员国的国际关系学与欧盟组织之间的互动发展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其中,以德国为主要研究点,探究德国国际关系学与欧盟的互动发展更具代表性。本文欲从德国视角出发,以德国国际关系学与欧洲联盟的互动发展作为探究对象,意在浅究这一发展进程中两者的互促共进、指引指正关系,并对我国国际关系学的发展提出几点拙见。
  一、德国国际关系学与欧盟的互动发展:为什么是德国?
  今日之欧盟,已是拥有27个成员国的统一联合体,其中,法国、德国、英国是内部实力最强的“三驾马车”,那么,相对于欧盟英法等其他成员国,德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在欧盟机制下到底具有什么特色,为何单单探究德国的国际关系学与欧盟的互动发展?
  就德国自身而言,特定的历史经历和学科传统影响着德国国际关系学特色发展之路。德国的国际关系学在与欧盟的互动发展中也更具有现实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德国具备良好的现代国际关系学研究的根基传统。就现代国际关系研究而言,德国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就有了研究,德国于1923年在汉堡建立了对外政策研究所,柏林政治学院也几乎同时就开始了国际关系领域的教学工作。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众所周知,理想主义作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兴起与发展的最早流派,并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领域拉开了第一次论战的帷幕。但当时并非美国理想主义一统天下,在同一时期的德国学界,十分盛行帝国主义论和地缘政治论,这两者也是后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早期形式,并在当时的德国引发深刻而激烈的讨论。虽然德国的纳粹历史具有不光彩的一面,但不可置否,此间欧洲大陆各国的国际关系学受到抑制和困难,“唯有以豪斯霍弗为首的德国慕尼黑学派(Munich School)一枝独秀,该学派用德国传统的地缘政治学来为希特勒的生存空间论提供理论支持”〔2〕。同时,二战期间及其后移居美国的大量欧洲学者中,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约翰·赫兹(John Hertz)、阿诺德·沃尔福斯(Arnold Wolfers)等著名国际关系学大师都出自德国,它们为美国带去了丰富的学术思考和独特的理论思想。
  第二,德国的哲学和社会学使德国的国际关系学发展有所得益。这主要体现在德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学界对尤尔根·哈贝马斯、尼克拉斯·卢曼和马克斯·韦伯等人的学说的借鉴和引入上,这也是相对英美学界而言的德国特色。透过德国学者的研究视角,可以看到国际关系理论后面的元理论支撑,或者说哲学理论的影响,这种哲学学说的影响反映了对国际关系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考。〔3〕
  第三,德国自身的民族特性和国家特征在欧盟探索与发展的前进过程中具备优势。历史方面,在欧洲,德国国家统一历史进程十分延后和缓慢,在英国与法国已经分别在不同世纪成就过其欧洲霸主地位后,德国于19世纪70年代才彻底完成统一。加之二战后东西德分裂,直至1989年德国再次统一,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德国的大同欧洲和后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此外,在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上,民族的本质在法国看来是政治性的,与国家范围有着很大重合; 在德国看来却是文化、语言和血缘上的,是有机的,是与国家有很大区别的。基于纳粹历史,二战后的德国知识界又喊出了“反权力国家”的口号,将民族与国家的结构更是看作两个独立的领域。因此,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对德国来说,由于民族和国家观念契合的相对松散性,留给与欧洲作用的空间就较法国为大。”〔4〕
  二、德国国际关系学与欧盟的互动发展:内容及特点
  二战结束后,由于德国传统的国际关系研究曾沦为纳粹的御用之学而为后人所不齿,德国国际关系学的起步很晚。回顾德国的国际关系学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重新起步的德国国际关系学主要经历了不同时期的三大特点:“自我否定”、“自我重建”、和“自我突出”。
  同时,二战后,恢复国家主权、统一和国际地位,构成了德国最直接也最具延续性的利益诉求与战略目标,而德国对于欧共体的建设,以及与之相关的国家利益观与欧洲观,与德国二战后的重建战略相互对应。可以粗略看出,二战后德国的发展是与欧洲统一趋势的发展进程相伴相行的,而本文探究德国国际关系学对欧盟的互动关系也可以尝试从二战后德国国际关系学发展的内容及特点角度出发,从这一分析过程中找寻两者互动的线索。
  (一)“自我否定”的德国国际关系学与欧盟之互动
  首先,德国国际关系学的自我否定,体现在德国国际关系学界对于现实主义传统的有意排斥。这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即德国对于自身某种沉重历史经历的特殊排斥和德国自身在新时代的重新定位。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浩劫给德国本国人民带来一次次灾难。国家中心主义和权力政治思想在二战后德国被彻底清算,而这样一来,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说在德国也就失去了孕育的土壤。这一时期德国的国际关系学就体现出如下情况:一方面,在欧洲大陆,德国人正从美国人那里重新学习自己的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自身原有的国际关系传统优势业已废去〔5〕;另一方面,出于对战争的负罪感,过去的许多理论(特别是地缘政治论) 都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回避了〔6〕。尽管拥有许多高水平且丰富的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相关的理论遗产,德国却尽量避免使用一些国际政治相关术语,如均势、地缘政治、权力、现实主义等。

推荐访问:关系学 互动 德国 欧盟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