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韬:“不干涉”的悖论


  “摸着石头过河”不仅可以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口号,也可以成为中国外交理论创新的重要方向。
  在中东问题上,中国的身影越来越活跃,外交立场也越来越引人关注。中国在这一地区长期坚持的“不干涉,少作为”低调外交政策,正悄悄发生改变,试图在“不干涉”与“有作为”之间,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
  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立场有变化
  中国在叙利亚局势上态度的变化,只是一个最近的例子。
  阿盟秘书长阿拉比2月19日在开罗记者会上有关中俄可能会在叙利亚局势上转变立场的最新表态,再次让人联想到中俄此前在联合国三度联手否决或反对叙利亚相关决议的立场。其实,自从北非局势前年底、去年初出现剧烈动荡以来,熟悉这一地区事务的中国外交官已敏感意识到,中国恐怕很难再像以往一样明哲保身,置身事外了。单从行动上讲,北京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过去长期奉行的“不干涉”政策。一个明显的例子体现在北京对叙利亚反对派的态度上。在第二次否决安理会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后,中国出乎外界意料地随即宣布,已经在北京接待了叙利亚反对派代表团。而在翟俊作为特使访叙期间,更是大大方方地与当地反对派展开接触,甚至“深入、坦诚交换了意见”。很显然,按照北京以往对类似国际问题奉行的“不干涉”原则,在一国反对派未获得国际承认前就公开与之展开接触,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事情。这里似乎存在一种显而易见的悖论:除非中国完全维持对中东事务的不作为,否则以中国当下国际地位和业已积累的影响力,中国的一言一行,都可被外界理解(也有可能曲解或误解)为试图影响地区局势,进而被贴上“干涉”的标签。
  也许中国可以接受的一种折衷说法是“参与”(participating),而不是“干涉”(interfering)。可是,如何才能界定这两者的分别呢?其实国际法数百年来的发展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不过总体而言无论是联合国宪章还是相关国际法律,只是使用排他法列举了一些在处理涉及一国内部事务时要尽量避免的极端情形,例如不赞成使用武力或使用武力相威胁,反对动辄使用制裁或禁运等。
  当然,对大国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国际局势的变化和自身利益的需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僵化地执行某一特定的外交政策,从来就不符合“外交”这个词的本来含义。
  中国国内经济迅猛发展的需要,促使中国开始认真将中东作为稳定的能源来源地。而中国义乌等地的小商品商人,也开始将中东作为重要的贸易目的地。不过,中国对中东地区仍没有地缘政治上的胃口。即便是对沙特、卡塔尔这样重要的能源生产国,中国仍小心翼翼地视之为美国的地区盟友和势力范围,不愿与他们高调交往,以免给美国造成挖人墙角的感觉。而美国在“9·11”事件后发动了两场反恐战争并深陷其中,也为中国赢得了“闷声发大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乐得与中东各国大力开展石油和经贸外交,而不愿被搅进复杂的中东政治旋涡。
  但现在看来,这段美好时光并非没有隐忧。一方面,在过去10年间,中国对中东能源的依赖已经达到了足以威胁中国整体能源安全的境地;另一方面,中國在中东国家的经贸利益也相当可观了。很显然,当“阿拉伯之春”的浪潮突然席卷整个中东时,中国与美国等大国一样,同样没有做好准备。而中国长期坚持的“不干涉”原则,对应对中东局势剧变来讲,似乎并没有起到“以不变应万变”的功能,反而看起来有些束缚了中国外交的手脚。
  中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到底是什么
  在应对叙利亚局势上,中国似乎又回到改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的路子上,这其实并没有什么丢人的地方。毕竟中国经济今天取得的很多成就,其实就是靠“摸着石头”摸出来的。不过,还是有必要在中东“摸着石头过河”之前,真正搞清楚,对中国而言什么才是真正的“石头”,什么才是中国在中东这场大变局中真正的战略利益。
  1.维持政体和社会稳定的政治利益。西方媒体一直倾向认为,中国之所以对于所谓“阿拉伯之春”态度谨慎甚至消极,主要原因是担心中东的局势动荡会对国内的政治稳定造成冲击。这样的猜测并非毫无道理,但是并不全面。从目前中国各级官员对外表态的情况看,中国暂时还对自身的政治稳定,尤其是维持稳定的能力,抱有相当高的信心。
  在2月5日召开的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曾上演过中美官员激烈交锋的一幕。美国资深参议员麦凯恩公开表示,美国信奉“一系列价值观的原则”,“阿拉伯之春”应当进入到中国。这番言论遭到了出席会议的中国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张志军的断然反驳,他说:中国出现所谓“阿拉伯之春”只是幻想。后来当习近平访美期间,见到麦凯恩参议员时,用一句“您的直率在中国可是家喻户晓”,巧妙地堵住了后者的嘴。
  很显然,中国不愿意就所谓“阿拉伯之春”的性质,与美国开启一场意识形态意义上的争论,这样的争论对中国而言并不具有加分的作用。不过,整体而言中国官方对中东局势动荡可能对国内政治造成的冲击,抱有一种自信但警惕的心理。
  在应对和处理中东相关事务时,中国可能更需要留意的是,中国的相关态度和立场,会很大程度上牵涉到国内的民意问题。从利比亚大规模撤侨行动,到对利比亚投资利益损失的关注,再到对中国否决叙利亚相关决议决定的议论纷纷,中国外交一举一动,进退之间,都会引起民众以及媒体的热烈讨论。在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这种公众参与热情显然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简单采取封堵的手段,而是需要认真对待,适时沟通,合理引导。
  必须认识到,在处理中东北非事务时,中国长期坚持的“不干涉”原则本身也可能越来越受到民众的质疑,至少是会引发公众讨论。而中国外交如果坚持“不作为”或“少作为”,也可能被民众误认为软弱和骑墙。
  2.事关经济命脉的能源安全利益。以石油供应为例,1993年中国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9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首次突破国际公认的50%警戒线,2010年石油净进口量首次突破24L吨,达2.39亿吨。2011年明2日,工信部网站公布数据显示,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55.2%,首次超越美国的53.5%。而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油气资源市场需求依旧强劲。石油需求年增长将为4%左右,2015年全国石油需求将达到5.4亿吨,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至60%。

推荐访问:悖论 干涉 鲁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