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教学的缺憾与思考


  [摘要]教师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历史教学的特点,史料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当下高中历史教学史料运用只为“应景”、不求实效;随意删减,解读偏颇;贪大求深,超出认知等现象并非个别。如何合理地运用史料,发挥史料在教学中的最大效益,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关键词]理解史料,教学运用,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07-0029-05
  
  “论从史出”作为历史研究与历史教学的原则,早已成为定论。所谓“论从史出”是指获得结论应依据史实,或由事实形成“脉络化诠释”的意识,着眼于历史理解的综合分析以及理解历史的基本方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首先应充分理解史料的价值和史料的典型性,区分史料陈述的客观事实和作者的立场、观点。课堂教学与试题命制在运用史料上是有区别的。课堂教学应当尽量选择简短而又典型的史料,命制试题则要依据考查目标考虑史料的信息特征。无论课堂教学还是试题命制,运用史料都应避免简单化的倾向。尤其是课堂教学,一些青年教师不严谨的做法值得关注与反思。
  台州市进行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比,共有10节参赛课。青年教师追求落实新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达成,精神可嘉。但运用史料存在的问题很多。竞赛不光是为了展现与观摩,评比也不能只强调鼓励。只有指出并纠正暴露出来的问题,才有利于评比的健康发展。
  教学比赛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是重要的评判标准。如果选择的史料过长,就需要给学生阅读时间,难免影响课堂节奏,容易导致气氛沉闷。因此,选择较短的史料是明智的,学生容易理解便能够较快地参与,课堂教学也不至于陷入被动。但是,授课者为了使课堂加入“史料教学”的因素,仅为“应景”所需,这就适得其反,不仅达不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而且将复杂的历史问题简单化。
  例一:有位教师执教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谈到罗马法的影响时,出示了这样一则材料:
  材料:1906年5月清政府派载泽等人出洋考察。他们在其《考察情形折》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
  问题:根据材料回答,罗马法对欧洲的影响是什么?
  结论:欧洲各国法律的渊源是罗马法。
  材料的信息十分明显,“悉根源于罗马旧制”学生都能提取出来,阅读没有任何障碍,不用分析就很容易得出结论。那么,这段材料的剪裁是否合理呢?还原被省略的部分,结论又是什么呢?
  还原材料:栽泽等人于1906年5月9日在《奏在法考察大概情形折》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法国地近罗马,政法实得其遗传,而又经拿破仑第一之雄才大略,综揽洪纲,以沈毅英鸷之资,手定立国治民之法,公私上下权限分明,数十年来虽屡经变革,卒易世及为选举,而其理法条目遗意相承,无或稍异。是其所变者,官家之局,其不变者,立法之精,故观其现行成法,大权仍集于政府,居中驭外,条理秩如。……且法自大败于德以还,凋丧之余,不三十年复臻强盛,其作民气以培国力,实根于政治之原理,良非幸致”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14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材料的中心意思显然在后面:“是其所变者,官家之局,其不变者,立法之精,故观其现行成法,大权仍集于政府,居中驭外,条理秩如。”这是载泽等人考察的结论。教师剪裁使用的一句话并不是这段材料要表达的结论。更重要的是,欧洲各国法律的渊源是罗马法,不是载泽研究出来的,只是他知道的“结论”。教师本意是想告诉学生这个结论,并想用史料证明这个结论,但用这个材料中的一句话,如同教师告诉学生这个结论一样,没什么区别,且有“应景”之嫌。如果想达到运用史料说明罗马法对欧洲各国法律的影响,应当选择具备史实的材料,如13世纪法兰西国王腓力四世组织翻译罗马法,编成法国的法律文本,建立了法院和司法机构,等等。这在专著中是可以找到的。中国学者描述的史实同样可以作为材料运用。但不能用结论说明结论。这样达不到思维训练的目的,也不是史料教学的真谛。
  例二:另一位教师在执教同一内容,为了阐述何谓“民主政治”这一概念时,引用了这样一段材料: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
  问题:什么是“民主政治”?
  结论:权力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少数人专制。
  从材料到问题再到结论,内容一致,用词一致,可以互换。材料形同虚设,完全是按照预定结论剪裁的。这段材料完整的内容则是:
  还原材料: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时,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并不是出于他们为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是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古希腊]伯里克利:
  《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讲话》
  完整地理解伯里克利的意思,并不是只强调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就是民主政治。假如民主政治只有这样一个简单的标准,代议制的进步从何谈起呢?伯里克利陈述了法律面前公民平等的原则,指出担任公职的条件不是财产和地位,这些都是古希腊民主的概念。
  其实,完整地出示这段材料,学生阅读并不困难,得到概念需要归纳和思考。而教师的剪裁如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舍弃了材料中有价值的信息,只为用材料而用材料,得不偿失。
  在比赛中,没有史料支撑的结论是不被认可的。因此,有些教师就采用“史从论出”的办法,直接剪辑相应的材料来说明结论,用结论去对应史料。
  例三:一位老师在执教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解读《共产党宣言》的内容进而说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时,就引用了如下材料: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问题:据材料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结论:建立政权,增加生产力总量。
  显然,结论就是对材料的缩写,而材料是根据教师对于无产阶级历史任务的认识,量身定做的。对史料“对应”式的剪裁,使答案几乎无需思考。但预期的答案却并不全面。
  还原材料: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转化成(直译是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

推荐访问:史料 缺憾 思考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