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即制约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各种环境因素。从一般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微观环境是指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社会宏观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其作用和影响的充分发挥,较多地依赖于微观环境的建设,正确认识微观环境因素,尤其是家庭和社会环境两个重要因素,对于当代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作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影响的特殊性
  
  1.家庭环境影响的“先入性”
  家庭是人最早接触的社会,是影响人的第一环境。家庭成员最先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在时间上,家庭自觉和不自觉的思想教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先入为主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在家庭获得了许多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和掌握模式,将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最初的认知结构。这种“先入为主”往往能够在人们思想上形成一定的意识倾向(在心理学上叫“定势”),使人们根据这种意识倾向对后来的思想信息采取选择的态度。如果新来的思想信息符合已形成的定势,一般会被接受,如果新来的思想信息与已形成的意识倾向相悖,就可能被拒绝。先入者反复强化,就会形成牢固的观念,甚至信念以及习惯。家庭习惯这种从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一出生就开始的“先入性”影响,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打下了第一步基础,若这个基础打得好,就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反之,就会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2.家庭环境影响的“长期性”
  家庭是人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一个人从呱呱坠地时就开始接受家庭环境的熏陶。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学校、老师可以调换,而且一定会调换,而父母是一辈子都不会换的,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终生不变。即使上了大学住宿在校,除了对家庭经济、感情的依赖外,通过书信、电话或假期探亲,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也会对其产生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对象进入社会后,仍摆脱不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即使子女成家以后,仍受生养自己的“老家”的影响。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无法逃脱家庭环境的影响,人与其他任何组织的关系都没有家庭这样长久。虽然时代在飞速发展,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在不断增多,但终究无法取代家庭的坐标。要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不重视家庭这个长期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
  3.家庭环境影响的“情感性”
  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最经常的一种思想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一般来说是易于接受的,在家庭成员心目中,其他家庭成员是最亲密、最可依赖和最依恋的人。这种特殊的感情具有其他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所无法达到的感情优势(自己人效应)。此外,情感在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中发挥着巨大的动力功能和感化功能,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和行为起着发动作用和感化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能积极利用家庭环境这种特殊感情的影响力,积极主动开展家庭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家庭环境对人影响的感情优势,也使家庭成员容易接受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它不仅会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而且会抵消思想政治工作的正面影响,影响功能的发挥。
  4.家庭环境影响的“潜移默化性”
  班杜拉认为,在社会情境中,人们往往是通过直接地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的。观察者只是观察到榜样的反应,即使自己未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直接受到强化,也能形成类似的学习。未成年人在家庭的生活中,家长所表达出来的价值观、家庭观、邻里观、消费观以及相应的情感表达,未成年人会视为行为的规范,加以模仿、认同,继而形成一定的观点、态度、人格与行为习惯。由于这种潜移默化性,未成年人早期的政治、思想、道德社会化与家庭的环境密切相关。
  5.家庭环境影响的“差异性”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计划性、统一性与规范性,学校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有组织地安排学生接受社会主流文化中的政治立场与道德规范。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却不具备学校教育的特点,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的政治态度、宗教信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未成年人的政治素质与道德水准。未成年人早年所接受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对他成年之后的政治道德素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提高全民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做好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6.家庭环境影响的“灵活性”
  在学校中,教育实施的计划性较强,且具有固定的时间、场地。和学校相比,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有较大的灵活性。在家庭中,虽然在一个大的时间阶段内,对教育孩子有一个计划,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很少有固定的教育时间,也很少有哪个家庭固定某个地点教育孩子,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更常用的方式是“遇物则诲”或“遇事则诲”。可以说,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吃、住、行都包含有丰富的教育因素,就看教育者能否善于把握教育时机,灵活运用教育方法,达到教育的目的。
  7.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
  家庭成员之间朝夕相处,接触往往是以“融洽”和“喜爱”为媒介,他们的接触交往随便、轻松、自然。他们之间的交往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一切思想、心理活动都会自然、真实,不加掩饰。由于这种直接、经常和亲密的接触,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了解是较为细致和深刻的。只要善于捕捉细微的变化就能对家庭成员的思想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判断,把握住他们的思想脉搏,及时发现思想问题,因势利导做好家庭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家庭成员的各种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8.家庭环境影响的“广泛性”
  社会由家庭组成,家庭是社会的家庭。家庭环境对社会大环境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一方面,社会大环境由无数个家庭小环境组成,家庭小环境会影响周围社会大环境,促进社会对家庭小环境的关注;另一方面,家庭成员既属于家庭,又属于社会。随着家庭成员的流动(工作或学习)而扩散给社会,对社会施以潜在的影响。如果每个家庭都重视家庭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环境,而且每个家庭将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这将是一股十分巨大的思想政治工作力量,对于解决当前存在的思想政治工作覆盖不到位的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培育家庭微观环境,促进家庭思想政治教育
  
  1.重视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积极主动地关注、研究家庭环境的新变化、新动向、新特点,以及可能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思想产生的影响。要重视家庭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把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纳入各级党委的议事日程,有计划、有重点地全面安排和部署,使之落到实处。各级领导要关心妇联、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战斗在社区、家庭思想政治工作最前线的同志,为社区、家庭思想政治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且自己带头搞好自己家庭的思想政治工作。
  2.加强家庭环境建设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指导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建立妇联、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各级指导机构,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家庭环境建设和家庭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指导。加强对家庭环境和家庭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研究,及时把握家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有针对性的开展家庭思想政治工作。要及时发现家庭环境建设和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好典型,并通过各种方法予以表彰和推广,增强家庭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推荐访问:微观 培育 思想政治教育 思考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