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视角下贯通生道德教育研究


   摘 要:道德教育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文章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关于青年学生道德教育的讲话精神为切入点,对贯通生道德教育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贯通培养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贯通培养道德教育的策略与路径。
   关键词:方法论;贯通生;道德教育;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0-0013-02
  一、研究背景
   道德教育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青年学生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到青年学生道德教育问题。2014年5月4日,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要求大学生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2016年12月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发表讲话,再次提出法学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明确提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所有这些,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高度重视。
   贯通培养项目是北京市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而开展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贯通生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样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必然影响到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建设。培养贯通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其德才兼备,才能使他们更好地报效国家,实现人生价值。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探究贯通生道德教育无疑有助于对贯通生的培养。要充分了解贯通生思想道德状况,把握贯通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策略,切实有效地加强对贯通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贯通培养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贯通培养属于新兴项目,学生道德教育尚待加强
   作为一个创新实验项目,贯通培养受到高度的重视。虽然其目的在于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但道德素养是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理应得到充分关注。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贯通培养应以专业技术知识与能力培养为主,因而对专业课非常重视,而对思想政治课程不够重视,这导致道德教育成为薄弱环节,不利于贯通生道德培养。
   2.贯通生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单一,内容缺乏创新
   贯通培养不同于普通高职教育,有着贯通教育的独特性。实际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方法和内容上与普通高职生基本相同,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一定的课堂活动,普遍缺乏新意和吸引力;实践环节设计与落实不到位,多数活动仍在学校内进行,缺乏社会性和实效性,所起到的作用有限。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学对象和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特点,找到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对道德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在内容上要有所创新,在传统道德教育基础上,要加强学生人文精神教育、审美情趣教育、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企业文化、工匠精神等方面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人文情怀、现代精神、创新意识的技术型人才。
   3.不良的环境容易导致贯通生自身对道德教育不够重视
   作为学生成长的外在因素,环境对其道德素质的养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环境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家庭教育方面。美国学者帕金斯说过,家庭是“制造人格的工厂”。父母对子女人格的影响是最大的,很多家长过分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造成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人格不完善,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素质,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这不仅不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不利于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除此之外,学校氛围、社会风气也会影响学生“三观”的形成。基于种种外界环境影响,贯通生对自身发展和完善的认识往往不足,急功近利,把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作为唯一发展目标,忽视对人格和道德修养的提升,最终阻碍了个人的发展和成才。
   三、贯通培养道德教育的策略与路径
   1.贯通生道德教育的策略
   (1)德育与成才教育结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是照亮全面發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道德教育有利于贯通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健康人格。贯通生风华正茂,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和向往。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立志成就一番事业,这样学生才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学生要成长为有用人才,必须要有正确的“三观”,尤其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学校通过道德教育培养贯通生优秀的道德品质,这正是贯通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现实中经常出现一些贯通生行为失范的现象,阻碍了其健康成长。只有加强道德修养,才能使聪明才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人文情怀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贯通教育注重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在道德教育方面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情怀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在工作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对工作赋予人道意义。青年大学生关注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而把道德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目标的重要条件,从工作的意义入手,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更能有效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使学生成为具有人文情怀的职业人。
   (3)知识传授与情感培养并重。道德教育要把道德知识的传授和道德情感的养成结合起来,防止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脱节。教师要循循善诱,以理育人,以情化人,引导学生思想上认同,情感上接受,并转化为自觉自愿的道德行为,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著名道德教育家鲁洁一直以来都强调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中的特殊地位,但她依然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教给学生有关道德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根本上理解这些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选择能力”。而理解之后才有信仰,只有建立在自我道德判断基础上的道德情感,才能真正成为转化为行为的坚实基础。
   2.贯通生道德教育的途径
   (1)发挥好思政课堂主阵地的作用。贯通生道德教育工作要把道德培养融入各门课程之中,每门课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坚持创新导向,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内容,灵活采用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剧模拟、实例讨论小组交流等活动形式,使道德教育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坚持需求导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创建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外部环境,对学生道德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加强学校社团建设,并且重视社团活动的思想性、趣味性,使其配合课堂教学,成为塑造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第二课堂。
   (3)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当今时代,网络与人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贯通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很高,这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及道德品质的养成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调查显示,不少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三四个小时。部分学生明确表示已经不适应没有网络的生活,有学生甚至坦言只要有条件几乎手机不离手。学生已经习惯了从网络上获得各种信息,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开设网络课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好的影视作品,介绍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以智慧启发学生,以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向学生传播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综上所述,高校要牢记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充分认识贯通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要全面理解道德教育的完整内涵,健全教育教学工作机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学制定正确的教育策略,创新性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途径,为社会培养既有较强职业技能又有良好道德素质并且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李志强.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

推荐访问:方法论 道德教育 贯通 视角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