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聂荣臻故居的保护与利用


  摘要:
  聂荣臻故居是聂荣臻青少年时期成长和求学的地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和利用好聂荣臻故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采取复原故居建筑,加强故居陈列布展,完善基础设施等进行有效保护,利用故居做好各类教育活动,结合当地的规划进行综合开发,融合旅游线路等合理开发利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文物价值和教育功能。
  关键词:
  聂荣臻故居;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K8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7)04-0020-03
  聂荣臻元帅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新中国科技事业的主要奠基人,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深受全黨、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他的光辉业绩和崇高风范,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宝贵财富。他的革命活动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1899年聂荣臻出生在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石院子,自1919年离开,再也没回到这里。聂荣臻故居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旅游风景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一、聂荣臻故居的概况
  聂荣臻故居始建于清末,原名石院子,是一家王姓地主的九重堂住宅,后王姓地主家族破落,九重堂建筑倒塌了六重。聂氏祖先从江西迁到贵州,然后辗转到重庆江津吴滩买下了石院子。整个建筑为平房,沿中轴线排列,四合院布局,土木结构,悬山式顶,屋脊平直,有内院和外坝,外坝两侧有堰塘。故居建筑面积607平方米,占地面积5630平方米。
  1899年12月29日聂荣臻出生在石院子,并在此居住生活。聂荣臻父亲聂仕先,母亲唐雨衫,1901年妹妹聂荣昌出生。1913年聂荣臻考入江津县思里九都第三初级小学堂(今吴滩插旗小学)读书,1914年考入永川县陈食场高等小学(今永川区陈食三官殿小学)第三班学习,并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作为座右铭。1917年 8月考入江津县立中学校(今江津中学)中八班(即第八届)学习。1899年至1919年期间,聂荣臻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19年聂荣臻赴法勤工俭学,勤工俭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89年重庆市文化局、中共江津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故居按原貌修缮并正式对外开放,聂荣臻故居由江津县文物管理所负责管理。1999年聂帅一百周年诞辰之时,重庆市政府和江津县政府完成聂荣臻元帅陈列馆的建设并对外开放,同时聂荣臻故居转交给聂荣臻元帅陈列馆负责管理使用。2000年中共江津市委、市人民政府在故居布置了聂荣臻元帅生平业绩展览。2009年聂帅一百一十周年诞辰之际,中共江津区委、区政府对故居再次进行改陈布展。
  二、聂荣臻故居保护与利用的意义
  聂荣臻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旅游风景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青少年教育基地,承载着历史、艺术、科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故居是聂帅青年时期世界观形成的见证地
  故居是聂帅出生、生活、学习过的地方,体现了近代重要历史人物的出生、生活、学习的地方,真实地反映了聂荣臻在投身中国革命实践以前生活和学习环境时局的动荡,农村农民生活的艰辛,社会需要变革的萌芽思想由此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他的世界观在这里形成。1919年聂荣臻赴法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全身心地投入党的日常工作中,世界观由此发生根本的转变。他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职业革命家,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故居是川东近现代民居建筑的缩影
  聂荣臻故居的建筑布局、建筑形式体现出了川东地区民居的建筑格局。故居沿中轴线排列,形成大小不等的天井院落,屋脊平直,用砖砌筑,外侧抹以白泥,木头构件均施深色漆,色彩稳重,与白色墙体对比强烈。建筑形式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集中体现了木结构穿斗式川东民居的风格;故居房后和两侧种植的柏树和竹子,现已成林,四季常青;周边集人文、城市、园林景观形式统一协调,故居周围山林环抱,水田叠叠,自然环境优美,是川东农村近现代民居建筑缩影。
  (三)故居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1989年聂荣臻故居修缮完成并开放以来,前来参观的工人、解放军官兵、机关干部、学生、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外国友人等络绎不绝,故居已成为对广大军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党史、军史、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为加强对聂荣臻故居的保护,1999年在江津区几江城区建成了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并对外开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聂荣臻故居的保护
  聂荣臻故居始建于清朝年间,建筑本身就经历了时代的洗礼,1923年秋又被土匪焚烧仅存西北角两间偏房。1985年江津县委决定修缮聂荣臻故居时,聂帅特意叮嘱“修复故居时一定按原平面图办,不准另占任何农田,不准铺张浪费,修复后希望在环境周围种些种松柏竹子。”[1]443在保护与利用方面,故居一直秉承“修旧如旧,合理利用”的方针。
  (一)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为确保故居保护的长远发展,牢固树立和保护故居的意识。2010年聂帅陈列馆报江津区编委同意,设立聂荣臻故居管理科,专门加强对故居的保护和管理。
  (二)复原故居建筑本身及周边环境
  1988年12月江津县政府对故居进行修缮,1989年10月修缮完成后的聂荣臻故居正式对外开放。按聂帅要求,修缮后的聂荣臻故居仅有一重堂(原为三重堂),占地面积5630平方米,建筑面积607平方米。分内院和外院两层,整体结构属于四合院土木建筑。庭院外广场宽阔,左右各有一口池塘,道路通达,四周环绕竹子松柏,树木成荫;院内种植各类花草树木,四季鸟语花香,组成了川东农村特有的田园风光。

推荐访问:故居 浅析 利用 保护 聂荣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