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培育民族精神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形势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探讨如何搭建德育工作平台;在和谐、有序的德育工作环境中,如何弘扬及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工作 弘扬 培育 民族精神
  德育工作始终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健康、协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是一项紧迫的时代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一、重要意义
  1.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2.是一项紧迫的时代任务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面对日益开放的环境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源头活水
  中华民族精神主张“和平相处”“以和为贵”“和平崛起”等,提出了做人的道理、做人的要求、做人的方法……这和德育工作中“团结”“友爱”“进步”的德育目标很接近。中华民族精神强调“仁爱”,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都是德育工作的源头活水。
  二、培育途径
  1.构建德育工作体系
  能不能真正把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构建一个适应学校实际的德育工作体系至关重要。
  (1)形成管理体系,健全管理机制。
  切实加强对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工作的领导,健全德育工作制度,这是确保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教师队伍、学生干部管理队伍的建设,健全校园教育管理机制。
  一方面,要建立以党支部、政教处、年级组、少先队构成的德育指挥系统,建成以年级组组长、班主任、辅导员、科任教师构成的德育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各系统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渠道作用;健全班主任工作制度,落实班主任工作计划与责任制,及时检查班主任工作完成情况,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汇报、经验交流会议,及时表彰先进,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促使班主任逐步形成“严、勤、实、活”的良好工作作风。此外,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在教书中育人,在管理中育人,在服务中育人。
  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干部管理队伍的建设。组织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安排他们学习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能力,明确任务和职责,建立健全班风检查小分队、值日班委队伍、升国旗礼仪队伍,负责检查各班纪律和学生的仪容仪表,维护校风校貌,维护校园良好的环境。
  (2)挖掘德育内容,建立德育系列。
  开展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工作是一项内容杂、涉及广、层次多的工作,必须挖掘内容,形成德育系列教育方案。一是以爱校爱家、缅怀先烈、“两史一情”、国防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二是以建设平安校园为主线的生命安全教育系列;三是以理想教育、感恩教育、节俭教育、诚信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系列;四是以传统节日、开放周、艺术节、运动会等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教育系列。学校德育工作要通过精心策划,有序开展,充分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融入学生的心智之中。
  (3)寓教于活动,丰富且多彩。
  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应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活动之中,如艺术节、体育节、手抄报、故事会、红歌赛、演讲赛、升国旗仪式、礼仪活动等。还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作用,如与当地警备区、少工委、派出所、烈士陵园等结成共建文明单位或校外教育实践基地;聘请法制副校长并定期为学生做法制报告;聘请校外辅导员,并为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陶冶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生的诚挚感情,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2.搭建德育平台
  弘扬和培养育生民族精神没有现成的教程,需要以一系列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通过亲身经历而获得真实的感受,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注重以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体验、养成教育、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定位为德育工作的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建设好校园文化,创造出具有凝聚力和约束力的文化氛围,力求形成自己的文化意识和学校个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设计一系列能启迪学生心灵的校园文化景观,设置内容丰富、美观得体、信息量大的宣传栏等;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及其他诸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使学校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2)重视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教育的需要,组织开展一系列内容鲜活、主题突出、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德育活动,搭建学生自我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舞台。如以“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教诲之恩,感谢同学相助之恩”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常存进取心,常有感激情”;以“弘扬节俭美德,养成节俭习惯”为主题的节俭教育活动;以“国旗、国徽、国歌”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以“重温长征组歌,颂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以庆祝教师节为主题的尊师重教活动;以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使中华民族精神在活动中得到发扬光大。
  (3)强化行为养成教育。
  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过程,也是健全其人格的过程。日常教育中要强化行为养成教育,抓好入学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等,把开展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贯穿于每学期的始终,力求做到强化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变被动为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从微观入手,把虚事做实,把实事做细,把细事做勤,确保学生根正苗红、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志刚.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J ]. 出版发行研究,2003(3).
  [2]王晶.以中華传统美德教育为重点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吉林省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综述[ J ].中国教育学刊,2004(9).
  [3]马咏梅.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发展先进文化[ 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2).
  [4]苏献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着力点[ 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9).
  [5]于红.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则、内容及途径[ J ].当代教育科学,2003(6).

推荐访问:中小学 培育 民族精神 德育工作 如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