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德育途径,切实提高德育实效


  我校《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究》课题被福建省教育学院科研处立项后,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先。从提高理论修养和丰富实践经验两个层面打造我校德育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我校“全员德育”的机制;从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我校的德育目标,充实德育内容,探索德育途径,创新德育手段,提高德育效率。主要从以下六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忽略在教学中实施德育,实际上是丢掉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因此,注重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有力保证。具体做法是:
  1.定期检查、定期考核。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没有各科教师的参与配合和明确的责任感,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就是一句空话。为此,抓师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观念是关键,强调全员德育,人人结合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建立健全德育常规制度,做到定期检查、定期考核。
  2.立足教材,找准切入点,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是否渗透德育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在每个学科的讲授中都要挖掘教材蕴涵的德育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教材内容,增强德育效果。充分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更直观更形象的教育。在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用“微课”等形式,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学生自我教育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觉悟的提高,最终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奏效。据此,教育者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教育作用,让他们的位置有所改变,即从“受教育者”变成“教育者”,变换一个角度,变换一个位置,当然学生自然会更换一种“头脑”,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教育自己和别人,从而依照正确的思想,自己从主观上改造自己,心悦诚服地约束自己,这就是“自我教育”。通过“自我设计—自我践行—自我评价”教育三部曲,培养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他们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的做法是:
  1.确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目标内容。课题组把班级卫生、仪容仪表、课堂纪律、课间纪律、晚自修纪律等方面定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内容。
  2.选择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方法。
  (1)围绕管理目标成立自我管理领导小组或委员会,成员来自全年段各班,每班都必须有人是委员会委员,做到自我管理主体的广泛性与积极性。
  (2)围绕目标制定规则,规则由学生自己定,体现学生的管理自主权。
  (3)根据目标和规则,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评价,每周由一个班级主持,确保自我管理落到实处。
  3.学生自我管理不等于老师不管,段长、班主任是学生自我管理的幕后指挥者,通过“考核、反馈、调节”等环节调控自我管理过程。
  考核环节,每星期五召开年段学生大会,会上由主持班级对一周来年段学生的自我管理情况进行点评并公布班级卫生、仪容仪表、课堂纪律、课间纪律及晚自修纪律等方面的评比结果。
  反馈环节,每周召开一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年段长、班主任出席会议,通过这个环节及时了解掌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存在的问题。
  调节环节,年段长、班主任对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协调处理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三、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在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推动下,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受到激励、鞭策、健康成长。主要做法有:
  1.精心设计,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学校对教学楼、科学馆、行政楼、教室等建筑物墙面、过道及校园内一切空旷边角场地的可视部分进行文化设计,用来配合绿化工作。按校园文化整体审美要求置放名人字画、警示格言及本校学生美术作品,建设400米文化长廊,形成内容丰富的板报文化、标牌文化。与绿色植物融为一体,使校园散发浓郁的文化芳香,以此挖掘文化教育底蕴,提高品位,潜移默化,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在学校的主要干道与走廊里,设置艺术、教育、科学、文化、环保、体育等宣传栏,定期搞好宣传报道,举行摄影、书画、集邮展览。
  2.加强管理,培育良好的校园精神。把校园文化建设与依法治教、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校纪校规紧密结合起来。利用纪律、舆论等手段约束和制止一切不文明行为,不断提高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和依法管理的水平,形成良好的校园行为规范。
  3.课题组找准学校德育工作和传统文化结合点,研发“永春白鹤拳功操”、“永春纸织画”校本课程,增强全体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紧密结合起来,逐渐形成鲜明的德育特色。其做法在CCTV—2、CCTV—10新闻频道、福建东南电视台、《福建日报》、《泉州晚报》等媒体均有播报。
  四、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要从社会汲取养料,并最终服务于社会,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让学生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的真实感受,知道做一个合格公民必须遵守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规范,使自己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优秀品质,做一个好公民,这一点决定了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实践活动。为此我们利用校内外的有利条件建立了五个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在实践基地实践,要求每个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和心得体会。
  1.建立以校园劳动为主,公益劳动为辅的劳动教育基地。全校每个班都个劳动卫生区,学生通过亲手劳动,美化校园环境,净化思想。校园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环境整洁,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爱校之情。通过劳动,学生树立劳动创造世界的观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推荐访问:德育 充分利用 实效 切实 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