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夫人龚全珍:信仰之火铸就奉献人生


  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跨越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龚全珍,1923年12月出生,山东烟台人,西北大学教育系毕业。她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1957年随甘祖昌回到江西省莲花县,在乡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离休后,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2013年9月26日龚全珍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受到习近平同志的高度赞扬。2014年2月10日龚全珍荣获“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
  有着60多年党龄、今年已91岁的龚全珍老人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
  1957年下半年,甘祖昌将军主动请辞解甲归田,返回家乡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做起了农民。从那时起,龚全珍随丈夫一起扎根农村、服务社会,近60年间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永葆本色、永不掉队,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赞誉。
  崇高信仰的坚守
  1957年,甘祖昌将军因战争年代脑部负伤留下后遗症,难以坚持在部队工作,主动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职务,婉言谢绝组织安排,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家乡——萍乡市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务农。龚全珍也毅然转业,跟随将军放弃城市生活回到了贫困山村。
  “在新疆我是部队子弟学校的老师,到莲花县我照样可以去教书。”龚全珍步行20多公里山路到县文教局毛遂自荐。负责人听说她是西北大学教育系的毕业生,喜出望外,然而一看她的简历又犹豫了:“坊楼乡新办的九都中学确实急缺老师,就是条件太差,离你家又远,不知道你愿不愿去?将军支持不支持?”
  龚全珍信心百倍地回答:“放心吧,他自己都辞官务农了,怎么会不让我去?祖昌爱党爱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可以学。”
  这一学就是几十年。
  九都中学只有3位老师,工作量大,而且连间像样的宿舍都找不到,但龚全珍没有退缩,第二天就背着铺盖卷去上班。1961年,县文教局想调她去南陂小学当校长,但又怕她觉得大材小用。征求意见时,龚全珍哈哈大笑:“只要有书教,能和孩子们在一起,中学小学都一样,再苦再累我都乐意。”在南陂小学,她吃住在学校,周末才回一趟家,一干就是13年。后来,龚全珍又被上级调整到离家更近的甘家小学当校长,但她还是老作风,全心全意扑在教育上。
  沿背村党支部书记刘淼林记得,自己上学那阵子,龚老师对同学们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谁旷课了,不管住多远她都要去家访;谁生病了,她总会带些好吃的去看望。时至今日,十里八乡还到处有人念龚老师的好……
  “龚奶奶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使我们家从贫困中走了出来,慢慢地走上了富裕路。”这是《龚奶奶帮我家渡过难关》文章中的话,作者彭艳峰当时还是一个中学生。如今,她已是当地一名中学教师。
  多年来,彭艳峰一家几度陷入困境,龚全珍每次都伸出援助之手,主动帮助照看小孩,还捐款联系医院。
  我们无法一一列出龚全珍帮助了多少人。正像莲花县琴亭镇金城社区居民彭云娥所说,龚老师经常来我们家,问我们有什么困难,比亲姐妹还亲。
  面对所有人的赞叹,她笑了笑说:“别看我做了大半辈子老师,其实我一直把自己当学生。党员的崇高信仰永远不能丢。”
  将军梦想的守护
  1986年,甘祖昌将军因病辞世,那一年,龚全珍63岁。不愿给儿女添麻烦的龚全珍住进了琴亭镇幸福院。在幸福院里居住的那些年,龚全珍不像是被照顾的对象,倒更像院里的工作人员。她自己动手料理家务,经常组织老人进行政治学习,又成立了“幸福学习小组”,义务辅导院里的孩子们学习。隔三差五,她还要到附近的学校或者纪念馆去上传统教育课。尽管年过花甲,可为了将军的嘱托,她几乎把自己全部的光和热,都无私奉献给了社会。就这样一直坚持到1997年。
  从1997年起,她连续10年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任领导职务。走街串巷跑学校,更是成了家常便饭。哪所学校有困难,哪个孩子需要帮助,她心里都有本明细账。
  琴亭小学副校长贺景华还记得,龚老师讲的“八粒蚕豆过草地”的红军故事,让孩子很快改掉了挑食、浪费的坏毛病;驻地武警官兵还记得,龚妈妈讲述的甘祖昌将军事迹,感动得多少人热泪盈眶;县老干局局长王慧敏告诉记者,每次离退休老干部集中学习讨论,不论刮风下雨,龚全珍从没缺席过……
  龚全珍说,丈夫对她影响至深。从回到家乡到1986年去世的29年里,甘祖昌将军与群众同甘共苦,把自己绝大部分的工资用来为家乡开垦荒山、改良土壤、修水利、建电站、建校舍。20多年来,每次从睡梦中醒来,龚全珍老人仿佛都会听到将军临走时说的话——“下次领工资,再买化肥,送给贫困户。”
  半个多世纪以前,他们因为共同的信仰和品格走到了一起,相濡以沫30多载。在龚全珍心中,“将军是一个忠诚于党、一心为民的人。他的梦想就是希望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将军的梦想也是她的梦想。
  将军生前,她是将军高尚德行的坚定支持者。
  56年前,她毅然放弃优越的都市生活,陪伴将军来到一个偏僻而陌生的山村,从此扎根基层。
  将军身后,她用实际行动延续着将军的梦想。
  她几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教书育人;离休后,她坚持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别人遇到困难,她尽心尽力帮助。
  龚全珍说:“虽然现在我已经拿不动锄头,乡亲们也用不着我买化肥了,但我不能忘记将军的精神和梦想!”
  有信仰、有梦想,有承担、有奉献,几十年来,龚全珍在意的是人民的幸福,守护的是为民的梦想,就在这种在意和守护中,我们看到了一位老人的赤子之心,更看到一个共产党人对人民的赤诚之情。
  永葆本色的将军夫人
  2008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县老干部局组织的会议上,龚全珍带头向灾区捐出1200元。老干部局局长王慧敏回忆说:“在龚老的影响下,离退休老干部纷纷踊跃捐款,有些老同志还回家抱来干净的棉被衣服捐赠,让人非常感动。”
  2011年,琴亭镇组建了“龚全珍工作室”,聘请龚全珍做名誉辅导员,搭建起一个对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进行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
  “健康时,每周去一次福利院,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病时,不住特殊病房,不用价格昂贵的进口药品……逝世后,生前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作为我此生最后的党费;生前资助的5名贫困大学生,要求子女们继续资助到毕业……”这是龚全珍向党组织递交的承诺书。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母亲就是这样的人,钱用在自己身上总觉得是浪费,总想着怎么能帮到别人。”龚全珍的女儿甘公荣说,“现在母亲因为身体原因不怎么出门了,但她总是念叨还有没有困难的学生,得帮帮他们。”受母亲的影响,甘公荣也习惯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乐于扶困助学,她经常这样提醒自己和子女:不管学什么做什么,都要先学会做人,最基本的就是做一名合格公民。我们是甘祖昌和龚全珍的后代,不能给父辈抹黑,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干事,力所能及地多帮助人。
  淡泊俭朴了一辈子、倾注教育了一辈子、无私奉献了一辈子,如今她已过九十高龄。然而,她关注社会、帮助他人的脚步没有丝毫放缓,这些早已在岁月的流转中成为她的习惯和本能。她是将军的妻子,但她更是忠诚的党员、优秀的教师、严格的母亲,是理想信念的传播者、和谐新风的倡导者、扶危济困的好心人……把这些身份叠加起来,我们看到的分明是一位永葆本色、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夕阳如火,沿背村那座龚全珍与将军一块生活了近30年的老宅,如今一部分已成为沿背村的幼儿园,放学的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跟着家长回家。房前两棵当年植下的柏树挺拔青翠,侧面的两株李子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似乎仍可嗅出花开的芬芳。
  (编辑 李天骄)

推荐访问:铸就 之火 夫人 将军 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