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加上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信仰以及风俗习惯上与汉族学生的差异性,各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归纳目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笔者主张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切实有效的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现状;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0)06-005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发展,加上国家针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实施,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这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已有高等学校92所,在校学生20多万,内地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在校生有21万多。如何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现实状况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是指来自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比如维吾尔族、藏族、哈萨克族的学生等。这些少数民族学生,作为高校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由于从小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同,在语言、生活习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与汉族学生差别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普遍性问题:
  
  (一)经济问题。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特别是内地高校的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内地的消费水平比较高,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感觉经济压力较大。较差的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参与学校、学院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也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
  
  (二)生活习惯问题。由于宗教信仰和生长环境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汉族学生有着明显的区别。比如在饮食习惯上,回族人拒绝食用猪肉;维吾尔族学生必须到清真馆就餐:藏族学生喜欢用代表自己民族信仰的藏饰,比如一些脸谱、图腾之类装饰自己的寝室。这些独特的生活习惯往往会与汉族学生的思想观念或生活习惯产生冲突,长此以往,汉族学生容易产生排斥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
  
  (三)人际关系问题。由于经济条件、生活习惯、语言等方面与汉族学生有明显差别,少数民族学生往往不善于与汉族学生沟通来往,而他们大部分时间往往只跟自己同一民族的同学或老乡在一起。久而久之,容易与周围的汉族同学产生隔阂。这也是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看起来特立独行的原因之一。
  
  (四)学习问题。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从小接触的基本上是自己的民族语言,他们对汉语多少有些心理上的排斥,有些甚至无法正常地用汉语交流。而内地高校基本上都是用汉语教学,他们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此外,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计算机、外语、数学等公共课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进入大学之后,这些课程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他们接受的能力范围,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和那些复杂的计算机程序让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难以应付。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它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工作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效工作的开展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
  针对目前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实践,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工作。
  
  (一)更新管理理念,强调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把学生放在首位,必须尊重、关怀、理解、信任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都有特殊的文化、宗教背景等,应正确对待他们的生活习俗、语言等方面的特殊性,采取适当的帮助教育方法,才能保证少数民族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效果。
  1. 细致做好前期工作,积极促进民族融合和团结。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安排班级时,将少数民族学生按比例分配到各个自然班里,以促进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的融合。在安排宿舍时,不搞特殊化,宿舍布置应当兼顾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允许民族学生悬挂图腾装饰;对少数民族学生多关注,多与其沟通交流,促进与汉族学生的融合。此外,针对新疆维吾尔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应当引导汉族学生尊重其生活习惯,学校最好建立少数民族学生的食堂。
  2. 落实国家相关资助政策,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生活情况。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经济上相对贫困,要严格落实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做好贫困认定、勤工俭学、路费补贴等相关工作,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少数民族学生争取尽可能多的资助。
  3. 加强学习帮扶,关心民族学生学习情况。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般基础较差,学习相对落后。要切实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可以安排成绩好的学生与民族学生结对子,以“一帮一”的形式对民族学生进行学习帮扶,尽可能地使每位少数民族学生毕业时顺利拿到两证。
  4. 加强心理关怀。少数民族学生有着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心理特点,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当密切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动态,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贯彻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多走访宿舍,多与少数民族学生谈心,时刻关注起心理状况。经常开设心理讲座、心理课程、心理辅导,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积极引导其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其多与汉族学生交流。此外做好汉族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汉族学生克服民族偏见,对少数民族学生多关心、多照顾,让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里能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这也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报效祖国。
  5. 提供就业帮助。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很多民族学生认为自己基础太差,缺乏竞争力,在就业过程中信心不足。也有些学生期望值过高,错失就业良机。因此,引导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非常重要。辅导员应当多鼓励他们学好知识,回到自己的家乡或者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二)以全面发展为着眼点,着力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重全面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涵,为此,我们应当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以全面发展为着眼点,着力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是积极培养学生干部。积极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加班干部的竞选,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

推荐访问:科学发展观 少数民族 普通高校 指导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