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澜:政府要在创新创业上做减法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cu/zgcu201503/zgcu20150337-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cu/zgcu201503/zgcu20150337-2-l.jpg
  在西方,公共管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对整个社会和政府职能的运作起到引导作用。一定要经过大学进行专业学习才能获得此类知识。因为如此庞大的社会,涉及复杂的公共领域的管理,是一门学问。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薛澜,是学院创始人,主要研究公共领域科技政策的意义及发展脉络。1996年,OECD出具了一个报告,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一报告影响之大,被多个国家高度重视。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现在发展地很好。学院2000年成立,到2015年的时候,已经有15年时间。学院教师事业编制50多人,还有50多名博士后。包括各种各样的聘用人员、教职员工已经超过了200人。学生有800余人,多半就读MPA专业,还有专业领域博士生和硕士生一二百人。”
  国家需要治国理政人才
  薛澜教授指出,中国要想真正实现现代化,需要一大批的治国理政人才,这些治国理政人才需要有现代公共管理理念、分析框架和思路方法。截至目前,虽然公共管理历史比较短,但是全国已经有200多所学校提供MPA的教育。现在已经开始有受过公共管理系统训练的人才遍布在公共管理岗位上,这批人对公共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国家公共管理实践非常丰富,管理人才都是悟性很高的,但是他们的管理语言还处于感性认识的层面,通过学习后,把它上升到理性的层面,让他触类旁通,应用面非常广。”这些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学习后,对当地公共管理的实践,包括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提升作用。“我们在提供MPA学位教育的同时,同时做一些培训。这里有一个比较有影响的项目,是中组部指导,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联合办的高级公管培训。分为两个学习阶段,在清华有一个阶段学习,再去哈佛学习,高度浓缩地概括了公共管理的精华内容。”
  让薛澜印象很深的是,第一期有一个学员,当时提到了促进创新、促进文化职业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他后来听了以后觉得很重要。这次讨论,推动管理者在这方面出台了一套非常详细的政策实施,实施效果非常好,对电影知识产权得到的收益也大大提升。
  “回到上世纪,中国现代大学开始建立是在1895年,天津北洋大学的北洋西学学堂,它算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当时盛宣怀起的奏折,这所学校包括很多学科,包括行政学,后来查清华大学的历史,上世纪30年代行政学这门课堂,已经在清华大学开设了。但到了1952年,国家对院系做出调整,很多管理学科包括行政学政治学,,被认为是没有用的学问,被裁撤掉了。”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有一次讲话中,特别谈到关于学科的发展,要将这些学科恢复起来,管理学和行政学才开始发展起来。当时行政学是和政治学绑在一起的,局限性主要是研究政府运行,没有真正从现代公共管理的发展角度去考虑,所以到了1996年、1997年,真正从整个公共事务管理协调的范畴去开设课程,才真正把这个学科推到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门学科中,中国的整个社会背景,包括文化背景、治国理政的很多理念,与西方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另一方面,政府内在的运行规律,包括现代的官僚制,还是有些内在的规律与国外比较接近,包括现在设立的公务员制度、政府机构设置等方法。政府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公共政策的手段,解决市场失灵,这些方面还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尽量在把这些理论更好地运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
  中关村与硅谷
  说到中关村,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中关村大批的高科技企业。“我估计中关村的人才密度可能在全世界都要排前几名,不管是各个高校,还是科研院所,确实很少有这么集中的情况,这些人的密集程度背后就是有很多新的知识、新的想法、创意在里面。”
  “昨天问我儿子,问他提到中关村想到什么?他想到的是中关村很多高科技产品的商店。其实中关村也是一个窗口,现代前沿科技的窗口,现在可能有了电子商务,所以没有那么明显的展示在人们面前。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买最新的电子产品,要到中关村,所以说中关村是前沿科技的窗口。现在这个窗口更多的不是实物型的,是以其他方面展现的。第三,中关村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面旗帜,有好多的最前沿的专业和综合科技园。”
  从陈春先办科技人员下海。中关村是一面大旗,包括现在的示范区,这方面始终属于前沿的改革阵地。另外一点,也是知识和资本结合的一个聚宝地,说到底中关村希望推动产业的发展,不光是人才,不光有知识。这里,很多资本和知识的结合,鼓励中小企业的创业,这方面也始终是在最前沿。
  中关村受过良好的专业科班教育的青年人特别多,这些人都梦想、都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好的未来,更好的生活,都很勤奋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不靠劳动力、制造业、生产线,都在用知识、在互联网领域,尤其是在做无线互联网、无线通讯、高清电视等各种数码的东西,都在这些领域里。每个人的能量都被激发出来,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大量的风投,包括国外的很多风险投资都蜂拥而来。资本有动力到这里,是因为他们可以获得高额回报。
  薛澜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科技园的研究,也做过一些分析。“美国硅谷之外的很多地方都想模仿硅谷,但硅谷是不可复制的。美国也有很多成功的地方,它的成功可能与硅谷不一样。像犹他州的犹他软件园曾经也很成功,各地有各地的发展特色。硅谷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地方,我们不能一味地去与美国相比。”
  “中关村与硅谷相比,现在有差距的内容不是有形的,而是一种环境。硅谷确实有一种鼓舞人心的氛围。斯坦福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经济学教授告诉我们,看那个楼,看着不起眼的楼,这个楼有意思,里面有很多各种的法律公司。楼不算太高,但是大家经常有很多种联系和交流。我当时跟他讨论知识产权的问题,硅谷知识产权也有不少互相侵权的问题,所以也有打官司的事情发生,但是真正最后到法庭上打的不多。很多法律公司这些人经常碰见比较熟悉的面孔。两个律师碰到了,之间可能有些交流,然后很多问题就私下和解了,这样解决问题。硅谷有很多可供人们交流和沟通的环境和氛围,各种建筑活动安排,包括穿着,确实不一样。所以人到那里去慢慢地被环境感染,就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就不想再离开了。”

推荐访问:减法 要在 上做 创新 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