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胡宏同志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sfy/zsfy201003/zsfy20100312-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sfy/zsfy201003/zsfy20100312-2-l.jpg
  中南海的新客人
  
  1982年6月14日,中央下发了调整江苏省委领导班子的通知。通知指出:“胡宏同志因工作需要,中央决定调离江苏,另有任用。”消息传开,一时议论纷纷,许多人认为胡宏在江苏工作了40多年,很有建树,为人也很随和,现在一下子把他调走,不太公平,也难以接受。但胡宏对此却很坦然,他一笑了之,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的高度的党性原则。
  6月30日,我随胡宏乘飞机抵达北京,住进了中南海西八所(毛泽东故居丰泽园附近)。到北京以后,我才知道中央决定调胡宏到福建省委工作,仍担任常务书记(胡宏在江苏省担任省委常务书记,正省级,后来又担任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和顾问委员会主任)。当时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经过拨乱反正,我们国家在许多方面开始出现生机。但“文革”的创伤还没有完全治愈,遗留的问题相当多,特别是不少领导班子内部团结问题相当严重。为此,党中央着手调整各省的领导班子。当时请到中南海西八所一起谈福建省领导班子组成问题的还有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省长马兴元。在京期间,中央领导找项南、胡宏、马兴元谈了福建省领导班子的组成情况,项南向胡宏介绍了福建的有关情况。项南建国前曾在苏北盐城工作多年,他平易近人,没有架子,不时用地道的盐城话与我们交谈,一下了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项南说,长期以来,福建比较大的问题是干部问题。建国后福建有三方面的干部,一是老革命根据地的一套干部;二是一批南下干部;三是为解放台湾预备的一套干部。这三方面的干部都对福建的革命和建设作出了贡献,但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矛盾和斗争。项南还介绍说,中央对广东、福建采取“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实施两年多来,两省经济开始活跃起来,赚了点钱,但对邻省有冲击,把整个物价抬高了。
  住进中南海,对我来说一切都觉得神秘而新鲜。记得刚住进去时,即发给我一张《生活须知》。其中有“开饭时间”“医疗”“会客”“打长途电话”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在“伙食标准和收费办法”栏目中写道:“首长每天2元,工作人员每天1元5角;工资在百元以上者每人每天收7角,工资在百元以下者每人每天收5角,差额由会议补贴。”“餐厅备有红、白酒,按价零售”,“长途电话费自理”等等。在中南海住了约一周时间,我和胡宏即乘飞机前往福州,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念好“山海经”
  
  我作为胡宏的机要秘书,就这样随胡宏踏上了福建的土地。1982年7月7日,在福建省委常委会上,由项南传达了党中央关于胡宏同志任省委常务书记、主持日常工作的决定,并向与会者介绍胡宏的情况。胡宏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任重道远。为了尽快熟悉全省情况,掌握工作主动权,省委常委会一结束,胡宏就深入全省各地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随他先到闽南、闽北,后跑闽东、闽西,前后用了三个多月时间,跑遍了八闽大地。他一路看,一路听,一路与干部群众交谈,并将福建省的情况与江苏进行比较研究,逐渐形成了福建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一些思路。
  胡宏通过比较全面的调研,深深感到,福建的经济和社会要更快更好地发展,必须进一步发挥山地多面积大、海岸线长的特色优势,进一步念好“山海经”。胡宏一路上听取了各地利用山和海的资源优势,恢复发展当地经济,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好做法、好经验。他说,他在闽北、闽西、闽东,深感山区资源之丰富及其贡献之大、潜力之大;到闽南及其他沿海地区,同样感到海的富饶和美丽及其巨大潜力,很受启发。在调研中,他也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对于林业资源,如何做到既充分利用,又保持生态平衡,找到这一矛盾的最佳结合点。目前在育林、护林、营林和木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无计划的乱砍滥伐现象。又如,海洋渔业和滩涂利用的制约因素还比较多,养殖业的规模比较小,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和群众生活。因此,他提出要进一步念好“山海经”,首先要有科学的规划并绘出蓝图。要研究市场,根据市场需要来制订规划,各类林木发展多少,茶叶、水果发展多少;水产品的捕捞和养殖如何发展等,都应有目标、有规划。在交谈中,胡宏要求各地干部注意解剖典型,根据已有的经验,研究近期发展规划,提高发展水平,并要求他们学会经营管理,只有学会“生意经”,才能念好“山海经”,不会“生意经”,经济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山海经”的优势也就很难充分发挥出来。
  
  打好“侨”牌
  
  打好“侨”牌,是胡宏加快福建发展的另一个想法。他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对华侨的情况作了调查。福建华侨众多,且都有爱国爱乡的传统,他们乡土观念浓厚,虽然身在海外,但对家乡的建设和发展都很关心,历来对家乡和亲友的帮助、支持也很大。胡宏一路上看到,凡是华侨比较集中的侨乡,无论是生产的发展还是群众生活的改善都快于其他地方,华侨眷属的住房大都盖得比较漂亮。胡宏说:“福建要更快更好地发展,必须打好‘侨’牌。”他说,华侨工作,广义说就是“三胞”(侨胞、台胞、港澳同胞)工作,这是福建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优势。福建华侨总数仅次于广东,在全国占第二位。如果加上华侨眷属,总人数超过一千万。在他们中间,四五十岁的科技人员比较多,企业家、实业家也不少,可谓人才济济。做华侨工作,既要从政治上着眼,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也要广泛地走向经济合作。经济合作搞好了,能使一些人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我们,这两者是相一致的。福建对外开放,首先要对“三胞”开放;对外经济合作,首先要与“三胞”合作。现在,福建的经济合作与日本、科威特的比较多,与“三胞”的合作面还比较窄,应该加快步伐。他还要求我们搞一份海外华侨的名册,特别是财团的头面人物、企业家、技术人员及其他方面有影响的人物,以便与他们联系,便于开展工作。关于省里的侨务工作机构、归属和级别问题等,他提出也应该列入议事日程,研究解决。
  1983年4月27日,胡宏在省两会期间,召集港澳台政协委员座谈,在会上他提出了“发挥优势,活跃经济,坚持两利,搞好引进,团结侨胞,建设家乡”的华侨工作指导思想。同时提出要有一个引进侨资的机构,并建议立即着手恢复华侨投资公司,委员们一致表示赞成。他又说,侨务工作要有物质基础,没有物质基础,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宣传上是不够的。有了经济上合作的基础,政治上的合作才更可靠。可以吸收侨资办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可以以小取胜,以多取胜。还可以引进技术、设备信息,如福建的骆驼牌香烟、福日电视机、人造纤维等大都发展得不错。现在争论较多的是外销还是内销的问题。对外开放要放得更开,政策要更宽。不要怕人家赚钱,一个人赚了钱回去,十个人就来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支持“三胞”,“恭喜两个发财”即国家发财、企业家发财。只有互惠互利,才能实现双赢。要把与“三胞”政治上的统战与经济上的联合更好地结合起来,使我们各方面的事业发展得更好。
  
  进一步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
  
  胡宏在深入市县调研时发现,凡是经济发展快、人民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的地方,都是生产经营责任制落实得比较好的地方。因此,胡宏反复强调,不能吃“大锅饭”,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发展当地经济。宁德地区屏南县历史上交通闭塞,村落分散,长期落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粮食大幅度增产,林业恢复发展也很快,修了400多公里民办公路,群众住房有很大改善,用电才4分钱一度,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一些林区,也由于生产经营责任制落实得好,人造林营造很成功,乱砍乱伐现象很少,林业发展呈现新的面貌。但胡宏也发现,一些地方“干部怕右,群众怕变”的思想仍然存在,放不开手脚,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对此,胡宏反复强调,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落实各种经营责任制。同时强调要认真研究相关政策性的问题,特别是林业政策,木材的综合利用政策等等。他还说,责任田不能满足于包产到户,要把能人的作用发挥出来,向专业户、重点户发展。要把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发挥出来,用奖励的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农业要从催收催种转到研究重大项目和结构调整上来。乡镇企业也要搞管理承包责任制,按规定上交利税。整个分配政策都要很好地研究,分配上不突破,生产上很难有突破。

推荐访问:怀念 同志 胡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