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传统文化在广西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


  [摘 要]壮族传统文化应该在广西高职院校教学中得到传承与创新。壮族作为广西主要的少数民族,经过岁月的洗礼,历史长河的沉淀与积累,壮族儿女代代传承与创新,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但是近年来,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壮族传统文化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究其原因,因素多多,而高职院校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阵地,作用不言而喻。
  [关键词]壮族;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教学;传承;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1-0052-02
  文化是每个民族固有的特色之一,是人们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创造而形成的一种产物。它经过人类的代代繁衍,不断传承与创新,延续至今。我国很多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缺乏一定的传播载体,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壮族传统文化虽然历经时间长,人数众多,传播范围广,并且在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但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为了有效改善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发挥好传承和创新平台的作用。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阵地,通过日常教学可以把壮族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学生毕业以后又可以把这些传统文化进行广泛传播,这就为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壮族传统文化简介
  壮族以前又称“百越族”“僮族”,几经发展,直到建国以后在周总理的提议之下,才改称为“壮族”。壮族分布区域较集中,大部分集中在广西、云南,一小部分分布在广东、四川、贵州等省份。壮族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古老的先秦时代,在骆越国(今广西)就已经发现壮族祖先活动的轨迹,后随着朝代的不断更迭,壮族祖先活动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壮族的名称也随之不断发生着变化,其主要源流:百越—瓯—瓯骆—西瓯骆—西瓯骆越—乌浒—俚僚—僮—俍—沙—侬—壮。另一方面,壮族的文化艺术是人们了解壮族情况的一面旗帜。壮族人民在音乐、舞蹈的基础上创造的壮戏,民间乐器铜鼓,有着独特织锦艺术的壮锦,壮族男女青年最爱跳的“板鞋舞”,以及从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采茶舞、扁担舞、春牛舞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壮族的传统文化还体现在其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服饰方面。壮族服饰颜色分明,主要有红、蓝、黑三种颜色。男装与女装各有特色,常见的男装“长衫配马褂”,女装“无领右襟”俗称“反膊衫”,同时女性手腕佩戴银手镯,寓意驱邪避凶,头上还经常佩戴奇特的头饰,可以有效保护头部免受风吹日晒,同时壮族人民非常好客,壮族人民自酿的壮族酒,美味可口,饮酒时配以特色小吃,更是让人赞不绝口。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以及清明时期,各地的壮族人民制作的花糯米饭,则是壮族人民的传统风味小吃。花糯米饭又称“五色糯米饭”“乌饭”,因糯米饭呈现出“红”“白”“黑”“黄”“紫”五种色彩而得名,同时因为花糯米饭具有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而深受壮族人民的喜欢。壮族人民的节日也是丰富多彩的,如每年一次的体育盛会——陀螺节、吃立节等。相传吃立节乃是壮族人民为了保家卫国,犒劳击退法国侵略者凯旋的英勇将士而得名,具有很深刻的纪念意义。
  二、壮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认识不足
  壮族传统文化作为壮族人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宝贵财富,同时作为与各族人民文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理应得到传承和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壮族人民与各族人民交流融合程度的加快,生活习惯、饮食等各个方面趋于同质化,很多壮族人民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是上一辈的事情,我们是现代人,应该提倡现代文化,传统文化与我们无关等。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只有转变观念,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创新。
  (二)传统文化活动的市场化运作现象较突出
  传统文化活动的举办、组织是为了满足人们正常的文化交流,同时也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更是少数民族这一宝贵财富得以有效传承和创新的内在要求。这一活动理应是壮族人民和民间组织自发组织和参与的,而当地政府深知传统文化作为当地最有效的“名片”之一,为了有效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也为了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把传统文化活动作为对外招商引资的工具(无可非议)。传统文化活动的举办也不再遵循少数民族的特定时间,完全是由政府一手操办。传统文化活动变得不再“传统”,而是现代明星歌手与传统文化活动混合其中。这虽然能获得招商引资的成功并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却会导致传统文化活动的民族传承和发展与政府的商业化运作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三)缺乏有效的传播载体
  壮族传统文化虽然历史悠久,但如何将其进行有效的传播、发展、继承和创新,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仅仅依靠政府组织几次活动、进行几次大型演出,或者在每年固定的时节壮族人民举行的文艺会演等活动,显然是不能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传播和发展的,更谈不上传承和创新。进入21世纪以来,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传统文化技艺濒临失传,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传承载体。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培养优秀技术人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三、壮族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传承和创新策略探讨
  近年来,针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广西遵循“职业院校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的基本理念,积极推进职业院校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同时,2013年年初,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下发《教育部   文化部   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必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进一步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促使传统手工技艺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服务相关民族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和发展有哪些策略呢?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探讨。

推荐访问:壮族 广西 传统文化 传承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