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军事领导制度在战火中诞生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新型军事领导制度,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之源、之本、之基。它萌芽于大革命,形成于土地革命,成熟于抗日战争,发展于解放战争。
  在大革命中萌芽
  1922年9月,陈独秀在《向导》第2期发表《造国论》,倡议“组织真正的国民军”。所谓“真正的国民军”,就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军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提出建军的奋斗目标。通过什么方式来创建,又通过什么制度来保证这支军队的性质呢?从当时的情况看,中国共产党对于建军处于“三无”状态:无专门人才,无专业经验,无经费保障。独立建军谈何容易!与掌握军队、具有丰富战争经验、政治上具有进步倾向的国民党合作,从建军中学习建军,无疑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军事领导制度的最佳途径,也是一条捷径。屡遭挫折的孙中山,也迫切希望得到新生的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在苏联与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国共合作首先在军事领域结出了丰硕果实。在共产国际、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创办了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在这支有中共亲自参与创建的被称为“党军”新型革命军队中,建立了新式的军事领导制度,主要包括党代表制度、政治部制度和党部制度。
  第一、党代表制度。在黄埔军校,孙中山亲自担任军校总理,蒋介石担任校长。孙中山特命廖仲恺为驻校党代表,负责监督工作,军校的一切命令必须有党代表的签署。1925年4月13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以黄埔军校教导团为基础,正式建立“党军”。“凡军队一举一动,都受党代表的指导与监督。换句话说,就是受党的指导与监督,是完全党化的军队。”国民党借鉴苏俄红军的经验,在军、师、团、营、连各级设立党代表(连一级有的称为政治指导员)代表党执行对部队的管理和统帅。国民党通过党代表与军事主官并行的“党政双轨制”,将军权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保证国民党对军队的领导。
  第二、政治部制度。起源于黄埔军校,是国民革命军中执行政治工作并受“党的指导,根据党的主义、政策去训练士兵和民众的特设机构”。国民党员戴季陶为黄埔军校政治部第一任主任,后由邵元冲代理。戴季陶、邵元冲担负着党务、政务工作,对军校政治部工作不常过问,政治部形同虚设。廖仲恺提出希望中共方面能推荐一位适当人选接任军校政治部主任一职,中共广东区委经过认真考虑,决定派周恩来去接任这一职务,并同时兼任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长。邵力子、卜士奇、包惠僧、熊雄先后担任或代理过军校政治部主任。在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政治部机构不断完善,编设了总务、宣传、党务3个科和编译委员会、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官等,并按组织编制明确分工,军校政治部工作才真正开展起来。1925年8月国民政府改编国民革命军后,在其8個军的军、师两级也都设立了政治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立了政治训练部,后改组为国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总政治部下设宣传、组织、训练、党务等科及各项特种委员会。团以下则设立政治指导员,职权与同级军官相同。
  第三、党部制度。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均设立了公开的国民党党部,属国民党中央领导,下设区党部和区分部。1924年7月6日,成立黄埔军校特别党部,蒋介石等5人被选为执监委。各部处设有党小组,平均每组约14人,党小组长负责监控学员的思想和行为,检查他们的阅读材料。国民革命军在连、团、师、军设立党部,旅、营级不设党部。团以上党部设执行委员会,执委9人,候补执委3人,分管宣传、组织和财务等,设监委若干。连设队党部,只有执行委员会,执委3人,候补2人,不设监委。排、班不设党部,只设党小组,设正副组长各1人。党部在党员中间开展教育活动,并以党纪约束党员。
  党代表、政治部、党部三位一体。其中,党代表是核心,代表国民党对军队的领导,领导政治部的工作;政治部负责实施思想政治工作;党部直属于党代表,负责对党员的教育与监督。国民党通过这一制度掌握了不同于军阀独裁的新式军队,这支军队具有进步的革命精神、高昂的士气,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勇往直前、所向披靡。正是依靠这支军队,国民党取得了北伐战争的巨大胜利,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性大党。
  中国共产党把最优秀的党员及团员派到国民党的各类军事院校及部队工作或者学习。1927年初,在黄埔军校、国民党其他军校以及军队中的共产党员达到1500多人。共产党人还担负起军队中政治工作的重要责任。国民革命军中的党代表一职,大多由共产党人担任,如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中,9个党代表中共产党人占了6个。周恩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后又担任了东征部队的政治部主任。在国民革命军的其他部队中,政治部主任大多由共产党人担任。1926年国民革命军举行北伐的时候,邓演达为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为政治部副主任。一至八军党代表分别为:缪斌、李富春、朱克靖、廖乾吾、李朗如、林伯渠、黄绍竑和刘文岛。其中郭沫若、李富春、朱克靖、廖乾吾、林泊渠都是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各级党部中,中共党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黄埔军校第一届特别党部5名执行委员中,中共党员就有3人。还有极少量的共产党员担任了主官,如卢德铭任武汉政府警卫团团长、史可轩任中山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徐向前和郭化若担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工兵大队队长和炮兵队队长。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军队中建立了自己的秘密组织,开始探索建立军事领导制度。周恩来在黄埔军校秘密建立中共黄埔党部,这是中共在军队系统中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1926年又扩大为中共黄埔特别支部。中共还在国民革命军的其他部队,以及冯玉祥国民军中建立了党的组织。到大革命后期,凡是在党直接掌握的军队中,均设有党组织,其组织形式已发展为:团——总支、营——支部、连——小组。通过这些党组织,中共对军队具有一定的领导权。1924年11月,经孙中山同意,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简称铁甲车队)在广州成立,约150人,中共党员徐成章为队长,廖乾吾为党代表,周士第为副队长。表面上铁甲车队属国民政府大元帅府管辖,但所属成员的配备与调动,都由中共广东区委决定。因此,它实际上是中共直接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1925年11月,中共广东区委决定,以铁甲车队为基础,以黄埔军校部分学员为骨干,在广东肇庆组建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即叶挺独立团)。全团共有80余名共产党员,半数以上军官是共产党员。我们党在独立团建立了一套比较严密的党组织制度,在团部建有支部,在营、连、队建有党小组,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该支部直属中共两广区委领导。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得叶挺独立团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推荐访问:战火 诞生 领导 制度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