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淆的战争术语


  我们在历史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与战争有关的术语,如战争、战役、战斗、会战、战略、战术等。不少同学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太了解,本文就对这些术语进行一个小结。
  先说战争、战役和战斗,这三个词在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现代汉语词典》对战争的释义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或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战争是常见的历史现象,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敌对双方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暴力行动以获得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军事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有一句名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发动战争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军人”。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这句话进行了发挥,提出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役从属于战争,不同程度地影响战争全局。《现代汉语词典》对战役的释义是: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由此可知,战争这个概念最大,如果把战争比作一本书,战役就是书里面的一章,战斗只是这本书的一页。历史教材中的黄海大战属于战役,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最震撼人心的壮烈篇章。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坚持游击战争,和日军作战规模都不太大,基本属于战斗的范畴,平型关大捷就是一场战斗。百团大战规模较大,属于战役,而且是进攻性的战役。
  会战也是战争的一部分,会战和战役有相同的之处,但在具体使用上颇有讲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很少使用“会战”一词,多用战役,如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会战”一词在抗日戰争史中出现得比较频繁,如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据统计,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和日军进行了22次大会战。世界战争史上也经常使用会战,两次世界大战中,“会战”一词频繁出现,如马恩河会战、库尔斯克会战等。
  与之相关的还有战争状态和武装冲突。战争状态通常以宣战开始,以签订停战或和平协定告结束。一旦进入战争状态,交战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经济贸易等关系即告断绝,原签订的协议中止,外交人员和侨民也将撤回。1907年海牙第三公约,即《关于战争开始的公约》规定开战前需宣战。但是,在现代战争中,这一规定没有得到普遍承认和严格遵守。为了取得军事上的优势和政治上的利益,规避发动战争的法律责任,交战方往往突然袭击,不宣而战,如1931年和1937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1939年德国对波兰的进攻、1941年德国对苏联的进攻和1941年日本袭击珍珠港。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出于种种考虑,直到1941年12月9号才正式向日本宣战。但中日两国已处于实际上的战争状态。武装冲突亦称军事冲突,指国家或武装集团间使用武力解决双方矛盾而发生的冲突。武装冲突未经宣战,未构成法律上的战争状态。国家之间发生武装冲突时,外交关系不一定断绝,原来签订的条约也不一定中止。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印度等周边国家曾和我国发生过武装冲突。
  战略和战术,这一组术语也比较费解。《现代汉语词典》对两个词的释义分别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和进行战斗的原则和方法。人们常听说“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就是指指导战争、战役和战斗的方法。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奠定了“战略”一词现代定义的基础。与之相关的战略学,是研究带全局性的军事斗争指导规律的学科。它在军事学术中处于首要地位,指导并直接影响战役学和战术学。战术是准备与实施战斗的理论和实践,战略和战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战略着眼全局,没有战略指导的战术是一种盲目的战术,而战术的成果又会影响到战略的成败。

推荐访问:混淆 术语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