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朝鲜半岛军事分界线


  
  韩国陪同在向我们道别时意味深长地说:“你们都看见了,50多年了,我们的国家还处在分裂状态,如果可能,请帮帮我们。”
  前不久,到韩国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会议主办方专门安排与会人员作了一次特别旅行:穿过朝鲜半岛的军事分界线,进入朝鲜看金刚山“特区”。
  到金刚山,要先后跨越韩国一侧的非军事区、韩朝军事分界线和朝鲜一方的非军事区。
  我们一行约30人搭乘韩国现代峨山公司的大巴,从汉城出发,经过约五个小时的旅程下塌韩国北部一海边小镇,也是离军事分界线最近的一个小镇。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来到军事分界线韩方一侧的海关,所有人员都需要办理出境手续,经过设在韩国高城海关的最后把关检查,才能乘大巴通过。在韩方一侧,我们看到有几个农民在田间劳作,经询问得知,他们是韩国的村民,可种地,但每天晚上11点之前必须回家。韩国的军事人员要每家每户地清点人头,确保一个都不能少。由于这里是高危地带,因此他们不用交税,算是一种补偿。
  此行之前,韩国陪同宣布几个“不能”:不能带短波收音机,不能带手机,不能带可放大10倍以上的望远镜,车经过军事分界线期间不能拍照。此外,根据南北双方达成的协议,所有出入军事分界线的大巴不能装窗帘,为的是不影响军事人员观察车内的情况。
  正当我们想像着军事分界线是何模样时,一道巨大的“铁丝网”迎面罩来。路边的牌子上写着“DMZ”,这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了韩朝军事分界线南北各两公里宽的非军事区。入口处的哨所外站着一个荷枪实弹、面无表情的士兵。
  
  “非军事区”有四公里宽
  
  1950年6月25日凌晨,隆隆枪炮声打破了朝鲜半岛的平静。6月27日,美国等16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出兵干涉朝鲜半岛。很快战火烧到了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边。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半年以后,双方军事力量在“三八线”附近形成对峙。1951年7月,和谈开始,由于韩国李承晚政府的反对,和谈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两年。1953年7月27日,以朝、中军队司令官为一方,与以“联合国军”总司令为另一方的代表签署了停战协定,划定了临时军事分界线,成立了军事停战委员会。
  停战时的军事分界线是以当时双方军事实力控制的界限为基础的,并没有完全恢复原先的“三八线”。这条军事分界线西部向南深入,东部向北偏移,形成了一个与“三八线”相交的“S”形。它西起西海末岛,东至东海的滨江亭村,全长241公里,沿途竖有1292个高一米、宽50厘米的分界线标桩,上面写有军事分界线的字样。为了避免军事冲突,双方又从分界线上各后退两公里,形成了一个宽四公里的非军事地带作为缓冲区,即非军事区。但在两侧缓冲区外,朝韩双方的武装力量依然对峙,哨兵、岗楼、地堡和铁丝网随处可见。
  两侧的警备人员不可随意越界。尽管在1991年朝韩均以国家身份加入了联合国,但临时军事分界线的作用仍然没有什么改变,双方依然把朝鲜半岛视作一个有待统一的国家,两国谁也没有承认这条军事分界线是自己的“国界”。
  
  一个新的陆路来往通道
  
  长期以来,从陆路通过军事分界线的惟一通道是板门店共同警备区。2003年2月14日,旨在用于朝鲜金刚山陆路旅游的东海岸临时公路的开通,为韩朝军事分界线又增添一个新的陆路来往通道。498名韩国旅游者首次从陆路通过朝鲜军事分界线前往金刚山风景区旅游。当天,这批韩国旅游者分乘10多辆大巴,沿着新修建的临时公路先后通过南方一侧的非军事区、军事分界线和北方一侧的非军事区,抵达朝鲜在长箭港设立的出入境管理事务所,开始金刚山旅游。这是韩国现代峨山公司进行的韩国人赴朝鲜金刚山的“示范性陆路旅游”(以前从韩国去金刚山旅游要走海路)。
  金刚山是1998年11月18日朝鲜南北分离50余年后,朝鲜首次向韩国开放的第一个旅游区。从那时起,朝鲜亚太和平委员会和韩国现代峨山公司合作,在金刚山开展旅游业务。自开辟金刚山旅游以来,韩国现代集团取得朝鲜开城和金刚山至少50年开发权。前往那里的韩国游客络绎不绝,但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尤以老人居多。现在对韩国人来说,金刚山不仅是驰名海内外的人人向往的名山名景,更是南北和解的象征。
  现代峨山公司是韩国现代集团中专门负责朝韩经济交流的机构,并具体负责金刚山旅游业务。穿过分界线的大巴必须是统一的现代峨山公司的车辆。
  
  仍可闻到硝烟的味道
  
  大巴在较平坦的公路上行驶,不时穿过一些狭窄的路段。这样的路段两旁均竖立着几组巨大的正方形石块,每组约十块,一边五块。据说这是为阻止坦克通过而设立的路障。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这些石头便被推下来,将道路堵死,任何车辆都无法通行。这种特殊路段南北方都有,而且不少。
  在南方一侧,我还看到海边竖有高高的铁丝网,有趣的是连铁丝网都设有“机关”:铁丝网的缝隙有规则地塞着白色的、数量一定的小石块,韩国士兵每天要定时清点、检查,少了一块,就说明有人动过,就可能出现情况。
  车行途中还见有一大片黑压压的似乎被烧过的大树桩。同行的亚洲、美国、欧洲等地的学者、官员们正困惑不解,韩国陪同解释说,这原本是一大片树林,由于朝韩双方均担心树叶太密不便观察对方的情况,所以故意放火焚烧成这样。可怜的树,全身黑漆漆的,仅剩的树干和一些较粗的树枝在初夏的风中顽强地指向天空。
  大巴匀速前行,公路两边的视野渐渐开阔。车行不久,我们来到另一处铁丝网:进入朝鲜一侧了。一个个头戴大沿帽、身穿绿色军装的朝鲜军人守卫在路口,大约每500米一个岗哨,人手一面小红旗,紧盯过往车辆。我们需要办理入境手续。朝鲜移民官严格检查我们的行李,动作很专业,据说他们中有的还到西方经过专门培训。
  
  朝鲜第一个“特区”
  
  手续办妥后,大家又上了大巴,跟着前面带路的朝鲜军用吉普车穿越一道又一道的路口,最后停在了金刚山脚下一个平坦的地方,这就是朝鲜的金刚山特区了,这里有着朝鲜的第一家超市,里面卖的是当地的土特产如人参、药材、高丽酒、金刚山的风景画等,作为纪念品供游人选购。
  金刚山地处朝鲜东南部的海边,拥有“朝鲜半岛第一名山”的美誉,奇峰峻岭,连绵不绝,号称有山峰1.2万座,风景随季节变换,让人留连忘返。自古以来,生活在半岛上的人们就把登上此山作为人生一大宿愿。金刚山距朝韩军事分界线不过几公里,其险要位置让它在朝鲜战争中成为双方殊死拼争的战略要冲。
  在金刚山地区,到处可见将游人活动区与朝鲜村庄一分为二的栅栏或围墙,并且每个路口都有朝鲜士兵把守。游人能远远地看到朝鲜村民或在地头劳作,或就地休息,或赶路,似乎对栅栏这边的游人并不感到好奇。
  在金刚山地区的商店里我们碰到不少中国老乡。据介绍,这里的服务人员、小贩、司机等都来自中国的东北。后来发现开车的司机也大都是中国人。问起他们在这里的生活状况,大都有一言难尽之态。他们说,在这里受到很多限制,延长工作时间是常有的事,但韩国老板不给加班工资,他们与韩国人同工却不同酬等。
  夜幕快要降临时,我们告别了金刚山,回到南边一侧。那位韩国陪同在向我们道别时意味深长地说:“你们都看见了,50多年了,我们的国家还处在分裂状态,如果可能,请帮帮我们。”

推荐访问:朝鲜半岛 分界线 跨过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