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军队四年质变


  
   走马换将、外购武器、频繁军演……台军进入“只说不做”阶段,在陈水扁一手操控下成为“以武拒统”的工具。
   四年来,陈水扁推进“渐进式台独”的同时,加速对台湾军队的改造,重点加强了“精实案”的落实和“精进案”的推进,形成了新的“国防”体制与建军规划,美台实质性军事同盟进入操作阶段,军官队伍和军权本土化目标基本实现,各类军事演训已突破700余次,一大批武器装备研制计划全面展开。在陈水扁的操控下,台湾军队正逐渐演变成名副其实的“台独”军队。
  
  新的“国防”体制与建军规划正式形成
  
  “精实案”已经完成,高层精简计划得到落实。2001年7月1日,台军全部完成《十年兵力整建计划》和《国军军事组织及兵力规划案》?穴即“精实案”?雪,部队编制员额大幅裁减,“精简高层、充实基层”的目标基本实现。台“国防部”及各军种总部一级幕僚单位由111个合并为80个;二级幕僚单位由444个精简为321个。在兵力结构调整上,各军种战略基本单位由52个调整为71个;各级人员削减比例分别为将级军官25%、校级军官20%、尉官11%、士官10%;军队编制员额由45万人调降到38.5万人,其中,陆军19.9万人,一线主力部队从师改为联兵旅,海军5.6万人,空军5.5万人,联勤约1.5万人,后备0.6万人,宪兵1.5万人,“国防部”机关与直属部队3.9万人。
  “国防二法”付诸实施,新的作战构想正式启动。2002年3月1日,台军按照新的“国防部组织法”与“国防部参谋本部条例”规定,正式实行军政、军令一元化的新的“国防”体制。在新体制基础上,2002年7月23日,台“国防部”首次将台军的作战构想,从过去的“制空、制海、反登陆”调整为“制空、制海、地面防卫”;并提出了以“资电先导、遏制超限、联合制空、制海,确保地面安全,击灭犯敌”为指导,建立“小而精、反应快、效率高”的建军构想。据此,台军总体建设将“以现代化及军种整建为重点,以提升三军联合作战整体战力为目标”。
  新一轮建军规划开始拟定,“军事事务革新案”全面铺开。围绕建军目标,台军仿效美军模式,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推动“军事事务革新案”,对台军的防卫战略、战略指导、兵力结构、指挥系统等进行重大调整。该项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4年到2006年底,完成“常后分立”、“联合后勤”等案,将三军总兵力由目前的38.5万人,进一步裁减到34万人,其中陆军作为重点,将裁减15%,即由现在的39个联兵旅精简至30个,人数降至16万;海、空军裁减3%~5%,分别降至五万人左右。2007年验证评估。第二阶段从2008年到2011年,以“军事转型、提升吓阻能力”为主,最终将兵力总员额裁减到30万人。
  建军重点突出“制海”,军费预算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台军在建军重点上也作了相应调整,军购预算比重将由过去10年“制空”47%、“制海”18%、“反登陆”12%、“战备”22%,调整到在未来10年内“制海”49%、“制空”22%、“地面作战”13%、“战备”14%。建军重点突出“制海”。
  进入新世纪以来,台军费预算始终处于上升趋势。据台官方公布,2001年度台湾的军费预算总额为2719亿台币,约合81.16亿美元(按美元与台币1∶33.5计算);2002年度军费预算总额为2610亿台币,约合77.84亿美元;2003年军费预算总额为2615亿台币,约合78.05亿美元;2004年军费预算总额为2650亿台币,约合79.10亿美元。
  
  台籍将领成为军队主流,军权本土化目标正一步步实现
  
  台籍将领成为军队主流。近年来,台湾军队本土化步伐明显加快。陈水扁上台后,即提出提升台籍将官比例,为此,他先后10次对军方高层人士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先后有10人晋升为上将,有65人晋升为中将,有270人晋升为少将,总计347人,占台军现役将领总数的70%。截至目前,台籍将官由过去的20%上升到30%、校官由40%上升到60%多的目标已经实现。新提将领中,“台籍帮”、“官邸派”与“亲信帮”等三合一的亲“扁、汤(曜明)”将领约占晋升总数的1/2强。至此,李登辉与陈水扁先后推动的军权本土化目标已基本完成,为陈水扁全面掌控军队奠定了雄厚基础。
  新提将领普遍有美国背景。是否有留美经历已成为台军官能否加官晋级的重要依据。如“国防部副部长”康宁祥、“参谋总长”李杰、“海军司令”苗永庆、“国防大学校长”陈镇湘、“后备司令”陈邦治均有在美深造经历;苗永庆、李杰、“陆军司令”霍守业、“总政战局长”邓祖琳均多次赴美参加美台军售年会,并访问美国防部和美军太平洋总部建立热线联络;被岛内舆论称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台湾的影子”的“国防部副部长”林中斌,曾在美国居住32年,并长期在美智库从事对大陆的军事研究。显然,这种军队高层人士架构具有迎合美方的内部考虑,为陈水扁与美国建立实质性军事与政治同盟、彻底改变台湾军队培植了班底。
  
  美台军事关系进入法制化轨道
  
   美台军事关系进入法制化轨道。2001年以来,美国会先后通过了10多项涉台法案,预示着美台军事合作与交流在其“合法外衣”的掩护下会越来越密切。迄今为止,美台之间签订的各类有效条约协定达到140多项。
  美台军事交往与合作项目空前提高。自2001年至今,美台军事合作交流项目总计达339项,台军赴美军事院校和基地接受美军战术思想培训的军官和士官总数达2564名。
  美对台军售不断加强。陈水扁上台以来,美对台军售总额已高达120.06亿美元,几乎接近1993年至1999年七年间美售台武器装备金额的总和122.76亿美元。其中,2001年4月份,美宣布向台出售四艘“基德”级导弹驱逐舰、八艘柴油动力潜艇、12架反潜直升机等,这一笔就达40多亿美元,其武器性能由过去的防御型转为进攻型,成为自1992年以来美售台武器的一次恶性突破。据台媒体报道,近日台内部会议敲定,在“5.20”前完成军购预算,台军方向美承诺至少有7000亿台币(约208.55亿美元)的军购计划。
  美台技术合作日趋完善。随着购置武器数量的增多,台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武器的维修和零备件的筹补问题。目前,应台军要求,美最大的军火集团,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贝尔公司、雷神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等大型军火集团纷纷入岛,或寻找合作对象,或自建维修公司。值得注意的是,美台这种后勤与技术保障合作新形式的出现,对进一步提升台湾主战装备战力将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对激活与带动岛内的军工企业无疑也有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对美国军火集团借助岛内的科技力量建立亚太武器装备维修基地,以此加强其与亚太盟国的军事合作,并最终为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提供后勤与技术保障起到支撑作用。
  
  以我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急骤加强
  
  演习数量急骤增加。四年来,台军在完成一系列的军事改革和强化美台军事合作的同时,围绕“决战境外”的战略思想,在年度军事训练中,以实战为背景的训练科目大大加强。
  2001年至今,台军先后举行各类军事演训高达700多次,其中重大演习近300次,均以我为假想敌,多半涉及先制反制等“决战境外”内容,且远远超过国民党时期每年的50余次。
  演习内容突出了创新。纵观四年来的台军演习,其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许多重要演习项目都是第一次出现。“汉光16号”演习中,第一次组建模拟我的“假想敌舰队”参演;第一次将“电磁脉冲”引入作战想定,通过模拟我近似实战的电磁脉冲袭击,以检验台各级信息网络系统软硬件的抵抗能力?鸦第一次在演习中使用了1000多种电脑病毒。“汉光17号”演习第一次使用了新组建的信息战部队;第一次用F-16战机发射了空对海的“鱼叉”导弹、空对地的“小牛”导弹、“麻雀”导弹、“响尾蛇”导弹。“汉光18号”演习,第一次以我2005年突然攻台为想定全程组织演习;第一次邀请台军“国防大学”教官扮演攻台的红军,与“参谋本部”扮演的保台蓝军对抗;筹备多年的心理战部队第一次登台亮相;台空军第一次模拟了西海岸各机场在遭到我解放军导弹攻击后,台战机如何向东部佳山基地转场,保存实力,伺机进行第二次打击的演习科目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8月,台军首次针对我三峡大坝进行图上作业,还将我秦山、大亚湾核电站等非常民用设施列入攻击目标。“汉光19号”演习中,第一次在其政府机关所属的525个单位选择了3347个点进行网络攻防演练;第一次在演习中增加了金融战、贸易战、媒体战等非军事领域的“超限战”内容。台军还制定了“先发制人”的“毒蝎计划”,扬言已锁定我广州、深圳、香港、北京、上海、大连、厦门、青岛、天津等十大城市作为打击目标。另据台“国防部”公布,今年演习的重点将以“三军联合作战”为核心,并划分为“作战”、“动员”、“核生化”、“训练”四个大类分别演练。
  美军官演习现场指导。2001年台“汉光17号”演习,美军太平洋总部派遣两名校级军官进行现场指导;2002年“汉光18号”演习升格为两名将级军官指导,其演习的所有作战想定,均按美国兰德公司所作的2005年台海战争设想而定;2003年“汉光19号”演习,刚卸任的美太平洋司令布莱尔上将率20多名中高级军官进行现场指导。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特意邀请了台军事观察团赴美军前线指挥机构,现场观摩对伊作战过程、军队指挥及先进武器使用情况。返台后,伊拉克战争中的经验即列入此次演习当中。
  
  自主研发武器装备力度不断加强
  
  高科技民营技术纳入军事科研。台湾以中山科学研究院为中心,以岛内高科技民营技术为依托,建立了不可忽视的军事科研队伍,设置了四个“国防”科技工业园区,研究先进作战武器与关键技术,拥有200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并有能力开发军品生产的厂家。台湾军事科研已经走上了一条军民兼容、共同发展的装备发展道路,已能研制和生产军队所需的一般武器装备和部分先进武器装备,并声称具有制造核武器的设备和能力。
  大量新研武器计划已经启动。根据台军未来10年整建规划,台未来“武器装备的研发将置重点于联合防空、电子战方面,并配合制空、制海、反登陆的作战需求,致力发展高性能、吓阻性的武器系统”。据此,目前台20多项武器研制计划正紧锣密鼓地全面展开。这些计划代号分别为“天频计划”、“黄蜂计划”、“强汉计划”、“烨雷计划”、“强武1号计划”、“层系计划”、“频管计划”、“脉护计划”、“资安计划”、“庐山计划”、“万箭计划”、“天戟计划”、“擎天计划”以及“翔升计划”、“黑狼计划”等。
  另外,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化学武器的研制也在加速进行。据称,岛内有多家化学武器研制和生产单位,形成规模生产已不成问题;台湾还准备启动第二个15年太空发展计划,拟从2004年到2008年,实现卫星本体由台湾自行设计制造。据岛内媒体报道,台目前秘密研制射程为1000~2000公里的中程导弹项目也已进入关键时期。“中山科学院”执行的“猎×专案”、“蜂×专案”、“翎×专案”、“经×专案”、“安×一号”、“安×二号”、“天×—M型雷达”等新式自动“敌我识别系统”研制项目正在进行当中。
  综上所述,四年来在陈水扁的操控下,台湾军队建设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在“以武拒统”方面,已经进入了只做不说、或者少说多做阶段,而且也将是以后台军建设发展的基本道路。

推荐访问:质变 四年 台湾 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