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申诉上访的事实根源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当事人从自身内心认定的主观事实出发,并据此预测法律后果。主观事实与法律事实存在差距,是部分当事人频繁申诉、上访的重要原因。事实差距背后的深层原因是现代法律制度与落后法律文化之间的矛盾。检察机关控申部门加强现代法律文化、法律理念宣传,是消除主观事实消极影响、树立法律事实权威、从源头上实现息诉罢访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主观事实 申诉上访 治理对策
  [案例一]徐某故意伤害申诉案中,某人民法院做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关于刑事部分,判决书认为公安交管机关以被告人发现情况晚为由认定其应承担事故全部责任,但未指出具体违章行为,交管部门责任认定不能作为有罪证据使用,据以确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不充足,检察机关指控的罪名不能成立;关于民事赔偿部分,判决书根据交管部门责任认定,判决被告人徐某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最终,判决被告人徐某无罪,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全部损失。
  [案例二]李某故意伤害申诉案中,被告人李某和被害人相某住在同一个小区,某日晚双方各驾驶汽车在小区内相向通过,期间相某因“开车技术太差”等言语引起李某不满,李某遂下车找相某评理并相互厮打,经鉴定造成相某胸部的损伤程度为轻伤;同时也造成李某眼部轻微伤。某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李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拘役6个月,缓刑1年。
  案例一中,申诉人对其不承担刑事责任却承担民事责任无法理解。其认为既然无罪就不应当进行赔偿,判决自相矛盾,实属“事实认定不清”。对刑民两种诉讼所适用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与证明标准不同,从而得出不同结论的不解,是本案的当事人长期不服本案判决结果、释法说理难以开展的根源。案例二中,申诉人李某对该判决认定的事实不理解,其认为该案件之所以发生责任完全在于对方,双方矛盾系因对方过错而产生,且双方均有伤害行为和损害结果,判决仅单方面认定其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而对方不承担刑事责任,其难以接受。申诉人李某坚称,自己切身经历了案件发生过程,完全了解案件事实,对司法机关认定的事实难以接受。释法说理工作陷入困境。
  以上案件在刑事申诉检察工作中司空见惯。事实认定是适用法律的基础,司法裁判依据的事实是通过证据证明的事实即“法律事实”。而当事人申诉往往依据的是根据切身经历与个人理解在内心形成的对案件事实的主观认识,本文称之为“主观事实”。有一类当事人频繁申诉上访的原因不在于不服司法机关的法律适用,而是从自己内心认定的事实出发预期法律后果,不认同司法机关认定的法律事实。“主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冲突,成为申诉上访难以化解的重要根源。本文拟对该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
  一、事实的三个层面比较分析
  对同一案件事实,有三个层面的认识:(1)客观事实是客观发生的事实,是一种有待认知的事实;(2)法律事实是司法机关所认知的事实;(3)主观事实是当事人所认知到的事实。这三种事实,由于产生的方法、条件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客观事实
  客观事实即实际发生的事实,是人类认知的对象。其特点如下:
  1.客观实在性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一切客观事物均具有客观实在性。客观事实具有客观实在性,因此是可以为人类认知的。任何事情发生后均会留下蛛丝马迹,人们可以通过相关证据并借助自身经验与逻辑思维,还原事实真相。客观事实具有客观实在性,可以为人类认知。
  2.不可完全认知性
  首先,根据认识论原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事实发生后,不可能再完全回复到之前的状态。无论司法机关还是当事人只能最大程度的接近客观事实,而绝不可能实现“镜面反射式”的全面准确认识。
  其次,人类认识能力有限。无论司法机关还是当事人,认识能力均受到技术条件、认识手段限制。因此,才有古代“神明裁判”、“水审”、“火审”等审判制度,现代“证明责任判决”等裁判原则。
  (二)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即司法机关通过法律程序,依照法律规则,通过证据认定的事实。其特点如下:
  1.一定程度的客观性
  法律事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如实反映客观事实,二者通常具有一致性。司法机关根据严格的法律程序、运用相关法律手段认定事实,旨在排除主观因素干扰,确保还原事实真相。但由于人类认知能力有限,在特定情况下,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可能不一致。
  2.法律事实具有“法律选择性”
  首先,法律事实不是全面反映客观事实,而只认定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法律不认定不具备法律意义的事实。例如,认定合同当事人时,法律关心当事人的身份、年龄、精神状态等,而对于其婚姻家庭情况、犯罪记录不予关注。
  其次,法律事实是通过证据证明的事实,法律不认定实际存在但没有相关证据证明的事实。例如,依据“证明责任规范”,当当事人所提证据不足以使法官达成心证时,即使其主张的事实存在,法律仍将判决其承担败诉风险。
  最后,法律事实是通过法律规则认定事实,而不是绝对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法律的价值具有综合性,有时为了追求更高的价值,法律可能会选择牺牲事实的客观性,例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证明妨碍规则”的适用。
  (三)主观事实
  主观事实指,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以及主观感知所认识到的事实。其特点如下:
  1.一定的客观性
  主观事实是当事人对事实主观感知的结果。当事人是案件的亲历者,直接了解案件事实,有些案件事实实际上只有当事人自身了解。
  2.“主观选择性”
  首先,个人经历具有局限性。当事人对案件的经历感知是局部的,不可能对案件事实的每一个细节均了如指掌。主观事实实际是当事人根据部分事实推断全部事实的结果。
  其次,主观认知具有一定的“利己偏好”。每个当事人都是从自己的立场、观点、价值观念出发去解读案件事实、推断案件全貌、认定案件性质。“主观事实”给“客观事实”戴上了个人利益的“有色眼镜”。

推荐访问:上访 申诉 根源 当事人 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