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及对策


  师德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古今中外,世界各国都十分强调并高度重视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我国历来对人民教师始终寄予厚望。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教师。教师应该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1 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在价值观念方面,部分教师表现出淡漠奉献、追求私利的问题。
  第二,在敬业精神方面,少数教师存在着不求进取、职业怠倦现象严重和缺乏创新精神的现象。
  第三,在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方面,部分教师存在着斤斤计较、敷衍塞责的现象,缺乏合作精神。
  第四,在师生关系方面, 少数教师存在着师生感情淡漠现象,对学生缺乏爱心。这些问题一般具有极端性,表现为做出种种违背原则和良心的事情。
  第五,在生活作风方面,少数教师存在着疏于修养、自律不严、生活散漫、不拘小节的现象。极少数教师平时疏于修养, 自律不严, 生活比较散漫, 说话粗俗, 不修边幅, 纪律性差,作风懒散,为人市侩, 处事庸俗, 公德意识淡漠等等。
  2 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外部因素
  首先,市场经济的竞争和利益驱动特点,使部分教师不能正确的看待竞争的压力和利益,以消极的心态和办法应对这些问题;其次,社会中落后腐朽思想的侵蚀;再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道德建设疲软无力的问题却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最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这就导致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 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寻求利益的倾向严重,导致教师职业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
  2.2 机制因素
  第一,不少学校没有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到应有位置。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 对其进行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几乎全是通过简单的政治学习的方式进行的, 缺乏行之有效的重点引导。
  第二,学校办学宗旨不明确。学校忽视了教师育人的神圣使命,而一味的追求教书的效益。
  第三,学校教育管理观念上存在偏差。目前,学校普遍存在重教学、重科研而轻思想、轻师德的现象。
  第四,学校教学管理不到位。
  2.3 主观因素
  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陈旧,跟不上学生自身特点的发展,填鸭式、灌输式、打压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中学生的时代特点;有些教师过分强调自我价值和金钱利益,法律意识淡薄,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学科研的过程中,缺乏探索精神,败坏学术形象;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无法随着知识的更新而更新。
  3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对策
  3.1 构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师德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永恒主题应该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它,和“三育人”工作中做出成绩的个人和集体,唱响主旋律,弘扬崇尚进取的奋斗精神,充满激情的创新风格,精益求精的敬业态度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表形象,这是构建师德建设的舆论保障。
  3.2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教育和自我教育。
  第一,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意识和学习。只有确立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区分善与恶,并能择善而行;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树立优秀教师的职业道德榜样;第二,坚强的道德意志对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起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培养教师自身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发扬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严谨治学、勤奋努力的优秀品质;第三,强化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俗语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才能为人师表,在学生中树立榜样的形象。通过自我教育,明确生存价值,教师可以不断地提高道德境界并实现自我超越。
  3.3 完善教师职业道德激励和监督评估制度
  有效的职业激励机制是提升教师职业感的核心。学校管理者应从物质与精神层面上满足教师的需要,解决教师们的后顾之忧,激发教师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其能做到爱岗敬业,热爱学生。
  要完善有效的师德监督机制和考核体系。教师职业道德监督体系应形成以“學生、家长、学校、教师、社会”五位一体的监督网络。通过社会媒体等各种渠道对教师师德起到示范和警戒作用,不断鼓励教师严格自律,以达到“慎独”境界。师德考核体系应该纳入教师评价范围,应包括考核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内容、操作方法和量化细则等内容。
  (作者单位:山西省宁武县教师进修学校)

推荐访问:职业道德 对策 中等专业学校 提升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