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从先生身上学到什么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dml/sdml201009/sdml20100910-1-l.jpg
  入刊理由:
  八十岁的先生承受风雨、历尽坎坷,多少记忆化为歌声,伴随不同年代的人们走到今天。八十年的学问人生因风雨而坚强,八十年的大爱人生因歌声而年轻,八十年的爱国人生因长久而深厚。八十华诞的背后隐藏的正是这份不老的情怀。
  张晋藩先生是中国法制史的前辈大师,是中国政法大学的三个终身教授之一。在恩师八十华诞暨执教六十周年之际,回想当年在先生门下的学习时光,往事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先生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诠释。作为先生的学生,高兴、愉悦的同时,心中追寻的问题就是要问一问:先生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资粮?我们能从先生身上学到什么?
  先生的人生是学问人生。作为新中国法律史学奠基人,先生学术之成就,其实无需我等多言。诚如朱勇所说:先生奠定了中国法律史学科的理论基础,构建了中国法律史学科的体系,丰富了中国法律史学科的内涵。从1979年开始主编《中国法制通史》,十九年时间,浩浩五百万,煌煌十卷本,展现了中国法律史的基本脉络,为法史学者开拓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树立了丰功典范。
  先生著作等身,永不停息。二十多部专著、二十多部教材、二百多篇论文、六十年执教生涯,其精神和高度无人企及,高山景仰。但为此,先生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每年仅在除夕和大年初一稍作休息,每天早起即开始工作,六十年如一日。做学者能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学术理想,为其目标奋斗终身,这是一种难得的韧性和坚守。今日世风,很多人浮躁、漂浮,而先生笃定前行,点滴累进,令人尊敬和折服。严格意义上讲,做学问不是谋生手段,而是为了一种更高层次的思想、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先生教育我,献身学术,注定要放弃很多甚至全部休息娱乐时光,放弃能够获得良好经济收益的职业,在喧嚣的尘世中敢于坚守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不为各种外界诱惑所动,方能有所成就。先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与目标,不摇摆,不放弃,才能心诚而业大。
  先生的人生是大爱的人生。能成为先生的学生是一大幸事。读博期间,先生在学业上对每一个学生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却给予我们慈父般的关心与呵护。作为法学界泰斗,先生并未通过自己的关系给学生拉关系、找门路,也从不施人以恩惠、待人有亲疏。相反,先生平实的一句问候、忙时的一句提醒,以及待人处世的平和态度和亲和作风,是学生一辈子学习的榜样。先生尽心阅读每一篇学生论文,就某些观点与学生平等交流、探讨,甘为人梯的勉励、提携、包容,皆称道德大家、大家风范。先生对学生的关爱和影响是人格上、精神上的,是学生终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先生潜心钻研学术,同时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几个子女在父母的熏陶下都有所成就,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更可贵的是,先生取得今日的成就,与师母林中女士几十年如一日的协助是分不开的。走进先生的书房,书桌后并排摆了两把椅子,每天起床后,两位先生就是在此共同耕耘。先生提到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时师母开玩笑说以后不再帮忙了,但第二天吃完早饭,又端着茶杯做到桌前,并提醒先生“开始工作咯”。两位老人不仅在学术上互相协助、探讨,在生活上也是互相配合,家中洗菜、做饭都是两人共同完成,每逢二位出席会议或参加活动,总是看到先生关切地搀扶着夫人。这满怀深情的一言一行,令作为晚辈的我们羡慕十分,也由衷地敬佩先生对感情的忠贞和对家庭的责任。
  先生的人生是豁达的人生。作为一名学者,与学术世界同样宽广的是先生的胸怀和人生境界。在先生从事教学研究的前三十年,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研究资料,都是非常不利的。先生曾拖家带口被下放到江西五七干校接受锻炼改造,在艰苦和恶劣的政治环境下,仍然追求学术,矢志不渝。先生乐观、豁达,在五七干校期间,曾写下:“茶花香处蝴蝶飞,春池水暖鱼儿肥;牧童月下归来晚,柳叶当笛信口吹”的诗句。在后三十年,法治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移植、借鉴西方法律制度和规定成为法学界的一大任务。此时,先生就如何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对法律制度的影响,如何从我国法制史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法治发展之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在西化严重的时期,先生这种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独立精神与坚守真理的学者之风,实为我辈楷模。
  先生的人生是爱国的人生。文革浩劫岁月,个人与国家前途未卜,先生在“战天斗地,改造思想”的年代里,依然没有泄气和悲观,白天劳动,晚上依旧躲在蚊帐里点煤油、写稿子,诗歌、文学、历史成为学生永不放弃的挚爱,先生一生所做的是历史不能阻挡的“法治之梦”。在我国建设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先生是最先把法律带进中南海,带进国家领导人课堂的学者之一,谈的都是法制历史经验的借鉴,讲的是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华法制文明的世界地位与近代化。先生纵看古今,报国深切,他理想中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法情允谐”的社会,是一个生发于中华法制、伦理传统的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社会。中国应该、也有能力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的道路,立足本国国情,在中华历史中寻找自己的法治路径。先生的学术贡献已经不是为纯学术而学术,而是融进了历史的视野,融进了对事业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诚。
  无论是人格修养还是学术成就,与先生相比,我们都显得渺小。渺小是因为看到了崇高,尊敬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差距和方向,人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能决定生命的广度与深度。作为学生和后辈,先生的影响受益终身,八十人生也许只是一小步,但已经非常不易。先生还有很多未竟之事要做,而我等更要清楚该从先生身上学到些什么!我们该怎样传承和弘扬先生的伟大事业!
  责任编辑:王丽

推荐访问:学到 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