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护理的缺陷与对策


  摘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进展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本文针对农村医疗护理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医疗护理;缺陷;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由于贫富差距的拉大、医疗价格过高、药品价格上涨以及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使广大农民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民医疗方面的问题,2002年,我国政府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的确使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总体而言,与城市相比仍然较为滞后。下面就我国农村医疗护理存在的缺陷及对策展开论述。
  一、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
  完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于推进农村社会事
  业发展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意义。2002年,我国政府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新农村合作医疗正式开始试点至2005年,新农村合作医疗已在全国641个县进行试点,覆盖范围高达2.25亿农民参合率约73%,全国补偿人次高达1.19亿,补偿率约73%;2006年我国制定了《农村卫生建设与发展规划》并且正式实施,这项规划投资16.8亿元,于2008年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试行;至2011年,全国参合人数达8.32亿,参合率在97%以上;至2012年,各级财政对新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
  二、目前农村医疗护理的缺陷
  (1)政府财政投入不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卫生总经费也在不断增加,但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据调查显示,2007年人均GDP在3000到6000美元的国家,其社会保障支出占政府总财政支出的41.4%,而我国仅为25.1%可见我国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此外,据卫生部统计显示,农村医疗卫生费用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97年为44.59%,2000年为42.79%,2004年为34.93%,2008年仅为22.57%。尽管政府卫生投入在增加,但是用于农村医疗卫生费用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这就导致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缺乏资金投入,并进一步限制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
  (2)医疗卫生制度及保障机制不完善随着我国农村医保覆盖面的逐渐扩大,全国医保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还不健全,保障制度不完善,防保机构的应对能力较为薄弱,监管体制不健全,基本药物制度不健全,医疗资源配置不当等问题依然存在。
  (3)农村医生的医术不精在农村开诊所的医生多为赤脚医生,再通过后期的相关培训取得了乡村行医的资格或卫生学校的毕业生在农村行医。因此,乡村医生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医疗技术水平较差,仅能治疗一些常见病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医疗需求,此外,乡村医生的收入较低,工作量大,条件艰苦,这些都制约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近些年来,专业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无法忍受农村艰苦的工作环境,就不愿留在农村工作,最终导致乡村医疗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
  三、对策
  (1)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在原有医疗卫生财政资金的基础上,加大农村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及补贴力度,提升财政的补助标准;购置一定质量及数量的医疗仪器,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确保农村医务人员的工资发放。政府的资金投入及补助,能增加农民的个人收益,提高农民的医疗卫生水平,使农村的医疗服务得到保障,减少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建立医疗社会保险基金,实现资金的多渠道投入,进而保证农村医疗卫生的资金支持。
  (2)完善医疗基本制度要建立并完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明确社会保障相关法律,建立完善的医保的法律体系。把医保的内容纳入法制管理的范畴;其次,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及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可减少药品价格,确定合理的补偿比例;最后,要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使用的监督。防止基金的挪用,更要维护基金使用的秩序。
  (3)强化医务人员管理通过加强对医疗人员的管理,引进外来技术人才,加强对农村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医术,实行凭证上岗的体制,明确奖惩的条例,以全面提高农村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还可通过政府的主导,运用奖金激励政策来促进农村医疗人才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此外,改善其工作环境。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推进,农村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医疗卫生得到了基本保障,全民医保也基本形成,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要针对农村医疗护理的具体缺陷,采取正确的对策予以解决,才能促进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长久发展。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推荐访问:对策 缺陷 护理 农村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