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维新四公子 [维新四公子]

  维新四公子,又名晚清四公子,指谭嗣同、陈三立、吴保初、丁惠康。这“四公子”都是当时名门达官之后,都参与了清末维新变法,才华杰出,忧国忧民,性格各异,命运多舛。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湖北巡抚(相当于湖北省省长)、湖广总督谭继洵之子,善文章,好任侠,长于剑术。幼年遭遇家变,受尽人间苦难,从而造就了愤世嫉俗的性格和慷慨壮烈的情怀。他应试科举但屡试不第之后,往各地游学,求教名师。后受甲午之战大败的刺激,积极投身维新变法的事业。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本有足够的机会逃走,却无所畏惧地宣布:“大丈夫不做事则已,做事则磊磊落落,一死何足惜。各国变法,无不因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随即在家里从容坐待被捕。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三岁。其代表作《仁学》,死后遗著编为《谭嗣同全集》。
  陈三立(1859―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湖南巡抚(相当于湖南省省长)陈宝箴之子。他年仅二十七岁时(1886年)就应科举中了进士,曾任散馆编修、吏部主事。但他连中两榜进北京殿试之后,不愿意在京城待候补做官,而是回湖南做了父亲的幕僚,参与改革新政。陈三立曾与黄遵宪创办湖南时务学堂,深受张之洞器重。1904年底,陈三立与缪荃孙、方履中一同,奉端方之命整顿三江(江苏、江西和安徽)的教育机构,并就任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总稽查。父亲陈宝箴被慈禧太后秘密杀害以后,他发誓不与清廷合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他在病中绝食五日,忧愤而死。著名画家陈衡恪、文史学家陈寅恪,都是他的儿子。
  吴保初(1869―1913),字彦复,号君遂,晚号瘿公,庐江县沙湖山人。是淮军将领、广东水师提督、浙江提督(相当于军区司令员)吴长庆之子。光绪十年(1884年)吴长庆患重病,年方十五岁的吴保初赶到父亲身边日夜伺候,如此孝顺的事迹闻于朝廷,得到褒奖,且授主事官衔。服丧期满后,入京师,分配在兵部学习。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补授刑部山东司主事,不久又委派担任贵州司主稿、秋审处帮办。吴保初在任职期间不畏权势,两次上书反对慈禧太后干预朝政,指斥腐败弊端。晚年同情革命,保护革命党人。
  丁惠康(1868―1909),字叔雅,号惺庵,广东丰顺县汤坑镇金屋围人,福建巡抚(相当于福建省长)丁日昌之子。从小受父亲教诲,博览家藏群书,常做诗文。二十岁赴京师读书,结交名流谭嗣同等,忧国伤时,研讨方略。曾受广东总督岑春煊委派赴日本考察学校,并在广州主办学堂事务。辞职后在北京闲居,潦倒终生,不与黑暗的官场妥协。有《丁征君遗集》。
  “清末四公子”的说法,见于汪辟疆《近代诗人小传稿》和《光宣诗坛点将录》、王揖唐《今传是楼诗话》、胡先�《四十年来北京之旧诗人》、陈声聪《兼于阁诗话》,将以上四人并举,如同“明末四公子:方以智、冒襄、陈贞慧、侯方域”那样,都是名臣之后,或则胸怀大志,卓尔不群;或则真慕风雅,诗文有声;与一般的纨绔子弟大异其趣,成为出类拔萃的佳公子。
  另一说法,或以为无丁惠康,而有陕甘总督陶模(浙江嘉兴人)之子陶葆廉。■

推荐访问:维新 公子 维新四公子 清朝维新六君子 维新运动四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