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海”中淘金 淘金海

  一、会议及会议新闻   会议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集合三人以上相与议事,并遵循一定的议程,所举行的一种集会就是会议。由此可见,会议是一种组织行为,是重要的信息源,是信息的集散地。媒体如果离开了会议,那么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就离开了中心,离开了全局,媒体的喉舌功能就难以发挥。会议是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新闻源,同一切新闻一样,不是要不要报道,而是如何改进创新,怎样做精、做细、做活、做好,以达到领导满意、群众乐意、社会欢迎之目的。会议报道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改进会议报道、创新会议报道形式、丰富会议报道内容、提高会议报道的质量,不仅是提高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题中之义,也是媒体强化传播效果、提高竞争力的需要。
  会议不等于新闻,如果把会议比作一个包子的话,那包子里面的“馅”才是新闻。“馅”是什么,并不是哪位领导出席、在哪里举行、什么时候举行,而是会议当中透露的重大信息,老百姓应知欲知而未知的事情,记者要善于挖“馅”。好的会议新闻总是给读者提供最新鲜、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其实,每个会议尤其是综合性的大型会议,常常会透露出许多信息,一个“用心”参加各种会议及领导活动的记者,往往能从中了解到某个地方、某个部门的工作进展、最新动态等情况。从这个角度说,会议新闻的确是一座新闻资源“富矿”。
  二、会议新闻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提起会议报道,几乎人人都觉得会议报道倒了胃口,对会议报道褒扬者少,抱怨者多。读者认为,现在报纸特别是党报都让会议占去了,没啥读头;记者认为,写会议新闻,照抄讲话就行了,没啥写头;许多领导认为,会议报道需要改进,形成了一种群众不愿看、记者不愿写、领导不满意的“会议新闻现象”。
  虽然各级党报都进行改进创新,但现今很多会议新闻仍是一副古板的“面孔”,占据着党报要闻版的很大份额,不仅篇幅较长,而且表达方式单一,内容枯燥,形式呆板,一般受众对其缺乏阅读兴趣。如何让会议新闻出彩,在这座“富矿”中炼出“足金”,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难点。
  目前,会议报道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面面俱到,淹没有价值的新闻
  会议很多内容是与普通受众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但不少记者并不关注新闻规律,关注的是报道是否“全面”、“准确”地把握了会议的主题,领导讲话是否注意到了“平衡”。以“领导满意”为尺度,会议报道一定是面面俱到的。
  2、模式僵化,语言干瘪
  我国的会议报道,经过多年的呼吁和改革,虽然有所改进,但机关报的写法大多程序化、模式化、脸谱化。会议报道逐渐演变为一种“新闻八股”,甚至出现了固定的三段论模式,即会议导语、会议主题、会议领导。会议报道平淡乏味,表现之一是,一片“讲话”声。表现之二是,“会议体”越来越程式化、固定化,一个个套下来,一个模式,一样的面孔,读起来如同会议纪要。读者关心的内容,新闻报道中都无法得知。
  3、本末倒置,过分突出领导
  比如说,召开先进教育工作者表彰大会,主体本应是先进教育工作者,但报道往往把着力点放在颁奖的领导者,放在某领导主持会议、某领导发表讲话和颁奖上,受表彰者只是简单提一下。这一主体“错位”现象,已成为我们会议报道的一大通病。
  4、无视新闻规律,多、长、空
  报纸上会议报道普遍写得偏长,本来一个普通的会议写几百字的简讯就可以了,却非得拉长到千字以上,使本来可读性就差的会议新闻更显得沉闷。会议报道之所以写得长,说到底是空话、套话所致。有的会议消息洋洋数千言,但里面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却很少。
  三、会议报道问题成因
  1、错位的规格待遇
  由于受陈旧的新闻观念的影响,人们对报纸持一种“文件观”,认为报纸就是文件。哪个单位的名字,哪个单位的事迹,哪个单位的会议,登了报纸,就是一种“待遇”,就是一种对工作的“肯定”。于是便出现了“争着上报”、“攀比上报”、“会会上报”的强烈的“宣传意识”。
  2、求稳怕出事,照搬硬套
  过去,曾出现过“小报抄大报”的现象。现在,走了“抄”来了“套”。比如中央开人大、政协会,人民日报刊登了什么,省报照搬套用了,地市报也得照搬不误。
  3、消极应付,懒于创新
  由于长期从事会议报道,有些记者或者变得麻木,持应付态度,不去认真听会、钻研写法,而是根据现成的材料,一编了之,不去捕捉“亮点”、把稿件写新写活。也有的记者以写多写长取悦于报道对象。
  四、如何改进会议报道
  记者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不能当简单的“传声筒”,记者不只是会议记录者,还是信息传递者,要负责任的把公众最想了解的东西、与公众最为密切的新闻要素,也就是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报道出来。
  1、淘金法,抓住亮点
  顾名思义,淘金法就是淡化会议程式,撇开一切程序的枝蔓,从受众关注的重要信息出发去组织内容,抓住会议中最新最近最具新闻价值的一件新闻事实,集中精华采写的一种方法。这种写法,在我们会议新闻改革中被普遍推广和使用,也是运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写作方法。如何挖掘新闻事实?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之间的关系:第一层次是新闻发布会稿、新闻发布会、演讲、声明;第二层次是证实性材料、背景、记者观察、自发性事件;第三层次是重要性、影响、原因、结果、分析与解释。第一层次的收集表层事实等同于新闻记者在表层采矿,报道多数建立在消息来源提供的材料基础上。记者对背景材料的巧妙运用,构成了第二层报道;提出建议,给出结论,这是第三层报道。记者要取其某个侧面,突出特色,只报道重要的、有新意的或与众不同的片断。
  2、散文法,展现文字美
  新闻和文学有严格的区分,新闻用事实说话,文学则靠塑造典型说话,二者不能混同。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在新闻绝对真实准确的情况下,借用一下文学的表达方式和手法,也不是不可以的。而且很多人已经在这样写了,也被一些新闻同行认可了。当然,这种方法要慎用,否则会给人有编造之感。人民日报记者早年前撰写的《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这则消息就是典范之作。这篇消息一反传统追悼会的八股腔,令人耳目一新。首先,用见闻式导语开头,把特写镜头对准作品所要宣传的主人公,然后用四个自然段的篇幅,将大段的悼词内容和现场情景交融在一起,化静为动,以动带静,再现当年场景,使旧的背景材料在读者面前骤然“活”了起来。
  3、侧写法,增强现场感
  这种写法使用频率比较高,不少通讯的侧记都是这种写法。它不从正面去反映会议,而是从侧面或者别的什么方面去反映会议。有的从侧面写会议组织工作的特点,有的从侧面写参加会议的人们的情态,有的从侧面写某个发言人发言中的精彩片段,或者从侧面写某种特殊会议的特殊氛围等。要透过不经意的细节,挖掘深刻的内涵。注重在会议现场捕捉细节,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花絮”。有些细节其实表达了深刻的涵义。如安徽日报曾刊发的一篇获奖文章:面对腐败要痛算“四笔账”,报道的是在一次省监察学会预防腐败理论研讨会上,原省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多良的讲话。文章跳出“他指出”、“他强调”的套路,采用侧写法,直接引用讲话,并加上现场描写,如文章写道“希望我们的党员干部在面对腐败诱惑时,要好好算算政治账、经济账、亲情账和自由账。”杨多良扳着手指给大家算了“四笔账”……让会议稿变得耐读好看。
  4、特写法,放大细节
  特写的主要特点是,通篇消息并不陈述观点,但却抓住会议上最能反映会议实质性的场景、细节进行放大再现,把作者的观点十分巧妙地掩藏在行文的字里行间,结论由读者看完消息后自然而然的得出。这种写作方法应该说是一种高难度的写法,但也是一种最高明的写法,恰当的使用这种写法对我们会议新闻的改革无疑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特写要多用视觉化、镜头化的语言,增强现场感。西方新闻界十分讲究新闻的表现手法,“要表现,不要陈述”,就是西方新闻界提出的写作经典,指的是在新闻写作中,尽可能采取形象化的表现方法,多用视觉化、镜头化的语言,或者以视觉新闻的手法,由记者带领读者一起走进会议现场,使得读者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大大增强了会议报道的现场感和形象化。如路透社消息《美国提案被击败,中国将进入联合国》:联合国的代表们今晚击败了美国为保住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所作的努力,从而为北京进入联合国铺了道路。代表们在走廊里大声发笑,他们唱歌,欢笑,喊叫,拍桌子,有人甚至跳起舞来……如果改用一句陈述的话语“代表们欢欣鼓舞庆贺胜利",易读性、现场感就差多了。这种把细节放大再现的特写,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比一般的平铺直叙的写法更真实,更可信,更感人。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编:刘冰石

推荐访问:会海 淘金 “会海”中淘金 会海淘金 海淘金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