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海钩沉(三十五):保卫大武汉] 保卫大武汉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去了武汉首义之城。按照我的策划设计,在当年打响首义第一枪的地方修建而成的首义广场,随着一声枪响,信号弹升空,大型广场纪念晚会《世纪之光》拉开了序幕。这一信号弹的升空,从我内心感受来说,就是对一百年前的辛亥壮士们一个交代。同时,在我的坚持下,遴选并重新唱响了一首已被历史封尘了太久的歌曲,这就是郑律成作曲的《保卫大武汉》。先引出这首歌曲的歌词:保卫大武汉
  沙旅、尔东作词郑律成作曲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进在长江;全国发出了爆裂的吼声,保卫大武汉!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武汉是今日最大的都会,我们要坚决地保卫着她,像西班牙人民保卫马德里。粉碎敌人的进攻,巩固抗日的战线,用我们无穷的威力,保卫大武汉!
  (作于一九三八年)
  首先说一下关于武汉大会战的情况。日军侵华凇沪抗战之后,占领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接着向南京进犯,金陵不保已成定局。国民政府不得不作出迁都重庆的决定。随着南京陷落,战争阴云日逼武汉。作为当时中国剩下的唯一最大中心城市的武汉,一下成为中外关注的焦点。这就是说,偌大中国,惟有武汉还撑着半壁江山。南京政府蒋介石、汪精卫、冯玉祥、于右任、孔祥熙、张群、何应钦、陈诚、白崇禧、陈立夫等西迁重庆时暂驻武汉,中国航空公司及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等中央金融机构也迁到了武汉。
  在此之前,中共在汉口成立了八路军办事处。中共领导人周恩来、王明、博古、董必武、邓颖超等也相继从延安来到武汉。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巨大危机时,云集武汉的国共要员一致看重武汉的战略地位。周恩来认为武汉这个号称“九省通衙”的华中最重要的城市,已经成为全中华民族抗战的中心。甚至中共中央在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电文中把武汉称为:我们的首都。也确实成为中华民族事实上的首都。
  武汉这个打响辛亥首义第一枪的英雄城市,再一次非同寻常了。穿行在汉口大街小巷的不再只是南来北往的富商巨贾,既有扛枪拖炮的中国官兵,也有身穿飞行服的苏联空军将士,还有不少金发碧眼的战地记者如美国作家斯诺、荷兰电影艺术家伊文思、英国作家伊粟伍特,美国进步记者艾格妮丝和史沫特莱。而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诗人、戏剧家、画家、记者和演员及学者。短短几个月,迁移到武汉的文化团体多达二三百个,聚集著名文化人一千多名,二百多种报刊在武汉出版发行。当时抗战中心的武汉同时也一下子成为文化的中心。
  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七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由楼适夷起草;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章草案,由冯乃超起草;全国作家调查表格,由王平陵拟定;以正式筹备会名义分致各地文艺界负责人的公函,由老舍、王平陵起草。在正式筹备阶段,茅盾起草《告全世界文艺家书》,老舍、吴组缃起草大会的成立宣言,胡风起草《致日本被压迫作家的公开信》,楼适夷起草慰劳最高领袖暨前敌将士电,分别由盛成、秦涤清、卜道明、戈宝权等将各项宣言译成各国文字,交由媒体对外发表。
  成立大会在汉口总商会礼堂召开。会场悬挂着“拿笔杆子代枪,争取民族之独立;寓文略于战略,发扬人道的光辉”大幅标语。出席代表来宾五百余人,是中国文艺界一次空前的盛会。大会推蔡元培、周恩来、罗曼・罗兰、史沫特莱等十二人组成名誉主席团。主席团由邵力子、冯玉祥、郭沫若、老舍、胡风等十余人组成。可见盛况空前。文化艺术界的精英云集,郑律成写出这样的歌曲也就很正常的事情了。
  一九三八年四月,由郭沫若任厅长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成立后,策划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第二期抗战宣传周活动。四月七日,是宣传周的第一天,恰逢台儿庄大捷喜讯传来,三厅立即召集庆祝大会,短短两小时内便集合了五万市民。晚上,又有十万市民彻夜不息上街举行火炬大游行,据记载,火光映红半边天。其中走在队伍最前列的就有郭沫若。然而最为感人的,其中就是纪念七・七抗战周年前夕,三厅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决定组织大规模纪念活动,并将献金作为主要内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实际行动保卫大武汉。这就是声势浩大的武汉的献金运动。
  一九三八年的七月六日至八日,三厅在武昌司门口、汉口世界影戏院、汉口中山路水塔、汉阳东门码头、江汉关、汉口三民路铜人像设立六处献金台和多处流动献金点,号召市民捐献钱物,支援抗战。这些献金台分别由李宗仁夫人郭德洁、黄琪翔夫人郭秀仪、冯玉祥夫人李德金和唐国祯、陈逸云六位女士主持,由此形成了极强的号召力。,
  上午九点,孙中山铜像前的献金活动开始。《大公报》曹谷冰先生第一个走上台来,拿出千元一张支票投入箱内。接着,五六位穿着长袍短衫商人依次上台献金。一幕幕感人情景接踵而来,两位断腿的辛亥老兵,拄着木棍爬上台去,献出两元钱,称年老残废,再也不能背枪打鬼子,谨献两块大洋购买子弹。
  一些从沦陷区跋涉来到武汉避难的同胞,将节衣缩食的钱踊跃献出;许多老年人痛惜自已不能直接参加抗战,献出了历年辛苦的积蓄;无数的车夫、男工和女工、小贩等,把他们血汗换来的钱,无私献给了抗战事业;甚至就连盲人、聋哑人,包括乞丐,也都将艰难得到的一毛、一分慷慨献出。就在《新华日报》当时的现场报道中,记述着感人的场面:一位六十岁北平流亡来的老者,是靠贩卖长生堂的无极丹度日的,接连来了三次,捐出了一天所卖的纯利。
  有人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爹。全家就靠他儿子摆香烟摊过活。他要把自己的寿材卖了去献金。儿子不同意:你百年之后怎么办?老爹发脾气:日本人打到家门口了,万一武汉沦陷都死无葬身之地,还讲什么寿材?看到儿子还犹豫,老爹坚定地说:我死后用芦席一卷就可以了。听我的话卖掉棺材就是孝,不卖就是不孝。最后把卖棺材的钱捐了出去。
  其中江汉关前的一个乞丐,褂子也没有,大热天背着一件棉袍,但也虔诚地献上了一角大洋,并用一口汉口话,讲述自己的抗敌感想,把周围大部分苦力感动得当时纷纷掏出破烂的毛票、铜钱;主演《热血忠魂》的影星黎莉莉女士,把刚结婚的纪念戒指毫不犹豫退下来……这里不再有阶级、等级和身份以及捐钱多少的差别,捧出的都是一颗赤诚滚烫的爱国心。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这次献金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也是积极参加者。献金的第三天下午,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全体成员组成的“中共献金团”来到江汉关献金台前。周恩来将他在军委会政治部一月薪金240元献出,此外,毛泽东、董必武、邓颖超、王明、博古、林伯渠、吴玉章等七位国民参政员献出七月份的薪金共2450元,还有叶剑英、李克农、钱之光及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二十多位都捐献了一个月的薪金;八路军全体将士也委托“中共献金团”捐出节食素餐省下来的伙食费1000元。
  大敌当前,国共两党捐嫌释怨,同仇敌忾。第二 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抗日情绪激荡万里江山。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也献出重达十七两的金鼎一座,以及金戒指4枚,蒋介石、宋美龄献金1.8万元。献金运动获得巨大成功,据《武汉抗战史》记载,由于群众捐献心切踊跃,把原定献金时间三天延长为五天。当时报刊评论:武汉三镇献金运动情形之热烈,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空前,恐怕在世界历史上也少有。
  除此之外,最为壮观的是武汉三镇各界举行声势浩大的“保卫大武汉”歌咏大游行,数十万群众从黄鹤楼出发,沿武昌主要街道开始。队伍最前面是孙中山遗像,随后是国共抗日将领画像,很多人举着用纸扎成的坦克或飞机的彩灯,没有彩灯的人则手举着火把。游行队伍经过的街道,群众或鼓掌或一起合唱,不时有人举着火把加入,一直到阅马场附近。
  行进至汉阳门江边,合唱队全部上船,冼星海在船上继续指挥,船在江上游行,岸上的人也一起跟着合唱,就是这首由沙旅、尔东作词、郑律成谱写的《保卫大武汉》歌曲,响彻武汉三镇天空的“保卫大武汉”一时成为凝聚整个中华民族最响亮的口号。
  以武汉为中心的献金运动是一次民族向心力的大凝聚。在“献金运动”的感染下,很快出现了全国性的献金热潮。一九三八年冬,《新华日报》在重庆倡导义卖献金运动,首先将当天《新华日报》及《新群丛书》和广告全部义卖捐献支援抗战。除此之外,影响较大的还有献金购买飞机和当时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在四川发起的节约献金运动。
  言多不辍。这里只举冯玉祥将军的两个细节故事。其中一个就是身体力行积极倡导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办法就是卖字鬻画,所得交公。所题最多的字迹便是“抗日”二字。当时的重庆《新民报》曾有一篇介绍《冯将军卖字救国》的文章:最初遇乞取墨宝者,几乎有求必应。求者既多,将军因私念,倘能以此得资,亦不无小补。随手润格,写条屏一幅,取四十元,对联一副,取八十元。将军自言,在未胜利结束战事前,卖字决不终止。寸纸片缕,能得一分钱,便尽一分钱救报国之力。
  其二一个故事就是,冯玉祥将军遇到一位刚从艺专毕业就参加了四川省抗战动员委员会工作的画蝶才子万钟先生,欣然提笔在他画的《百蝶图》上题词:画的好,画的妙,画个隔山叫,飞到三岛,也把倭寇咬。这则题词,在四川人民当中广为流传,成为美谈。
  现在说武汉会战。名称:武汉会战;地点:湖北武汉及邻近地区;时间:一九三八年六月至十月。中国称武汉保卫战,日本称武汉攻略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超过一百万名国民革命军防守武汉,以抗击烟俊六指挥的日本帝国陆军;战场在长江南岸及北岸,横跨安徽、河南、浙江及湖北,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这是一场空前惨烈的搏杀,这是一段鲜血浸透的历史,这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投兵最多、战线最长、历时最久、规模最大和最出名的战役。
  武汉保卫战首先在空中展开,在武汉上空先后发生四次大空战,其中最为惨烈壮观的是第四次空中大格斗。这天,日军派出六十九架飞机进犯武汉,中国空军在苏联空军的配合下出动六十七架战机迎战。一时间,从武昌到黄冈沿江一线上空,飞机往来如梭,烈焰漫天,炮声如雷’,碧血长空。云层被炸得发抖。全武汉军民莫不仰望天空,焦急感奋,欢呼顿足,泪水零涕。四次大空战,创下击落敌机五十八架的辉煌战绩。
  在保卫大武汉的全民行动中,武汉各界慰劳前线抗战将士委员会曾发起征集三十万封慰问信的活动,市民纷起响应,情真意切的信件飞到浴血奋战的将士手中,极大鼓舞了前方官兵们的抗日士气。虽然浴血奋战,作出重大牺牲,仍未能抵挡住日军的进攻。九月六日,广济失陷。随后日军攻陷长江要塞田家镇。
  田家镇要塞一失,等于武汉已无险可守。到十月下旬,武汉三镇全部沦于敌手。十月二十五日,中国军队撤出武汉,历时四个月之久的武汉会战结束。尽管最终未能保卫住大武汉,但却以一百多万中国军人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又一道防线,有力阻止了日军南下和西进的战略步伐,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
  甚为悲壮的是:十月二十四日,著名的中山舰在武昌金口水域遭六架日机扫射轰炸。中山舰全体官兵奋力抗争,击落日机二架。交战中舰体遭受重创,于十五时五十分沉没于大军山附近江底。一代名舰及以舰长萨师俊为首的二十五名官兵壮烈殉国。然而,日军为攻占武汉也付出了四万之众伤亡的代价,再也无力发动大的战略进攻。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多月,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速胜中国的妄想,成为了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转折点。
  保卫大武汉,同时也记载着,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作为中国实际的战时首都和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指挥中心约一年时间,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一页。这一年在抗日战争史上是坚持战略防御阶段准备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一年,在国共关系史上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双方关系最为融洽的一年。
  老人们都曾记得,特别是武汉的老人们更清晰的记得,在后来的抗战中,这首《保卫大武汉》歌曲唱遍武汉三镇,激励着中国数百万热血男儿在那场影响着整个抗日战争进程的著名的武汉保卫战中前赴后继,殊死奋战。特别是在那个历史时期,这五个字“保卫大武汉”成为凝聚整个中华民族最响亮的战斗口号。
  现在应该说一下关于《保卫大武汉》这首歌曲的歌词作者了。虽然文献上记载着由沙旅、尔冬作词,但是要找到这两位词作者的背景资料却很难,要找到详细的资料以及创作这首歌曲的背景资料尤其难。于是,我在微博上发出帖子征询这两位作者的有关资料。最终小有收获。
  一位网名“梁赞师傅”的作家博友向我提供信息:尔东即是陈尔东。解放后改名林韦,曾任《人民日报》理论部主任。据欧阳山尊的回忆文章,沙旅和郑律成同在1938年延安领导抗大文艺工作团的政治部宣传科工作,同任干事。只知道沙旅后来又担任过抗大干部教育委员会的委员。沙旅还作有《北方行》,尔东名下的还有《今日的九一八》歌曲,同为郑律成谱曲。
  于是笔者又开始寻找“尔东”改名为“林韦”的资料。发现在一九四六年三四月间,晋冀鲁豫中央局成立,立刻筹划创建机关报,需要组织一个精干的办报的班子,于是从太行区抽调了一批人,其中就有陈尔东。在这个名单里,已经名字就是“林韦”了。另,根据原《人民日报》总编辑李庄刊载于二零零八年第六期的《新闻战线》上的文章《我所见证的人民日报》文章中记载:一九四九年三月《人民日报》由平山迁到北平。由当时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改为党中央的机关报。随报社进城的多数三十岁上下的业务骨干组长、副组长名单中,林韦也在其列。
  后来,又在原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二十世纪后期先后任驻东京、驻香港首席记者陈泊微的一篇回忆林韦的文章里了解到:就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人民日报社在天桥西边盖起了一栋四层的宿舍楼。常听到悠扬的钢琴声从楼里出。一位老干部住在三 单元二楼,家有一架旧钢琴,是一个有音乐爱好的家庭-主人是一位来自老太行的老干部,名字就叫林韦,是报社编委会八大编委之一。看到他拉起手风琴,神情很投入,一副陶然欲醉的样子。一位和林韦早就很熟悉的老编辑黄植听见琴声时问:林韦同志。我们不懂音乐,你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乐曲才算好音乐?林韦回答:凡是你听得好听的乐曲,就是好音乐。
  后来的详细的事情略去不表了,简略地说,林韦在一九五七年那场反右斗争中为了保护农村部的同志,曾受过一些压力。后来,被定为“戴帽”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被降职三级,下放到甘肃。后来得到平反,被调到了国家建设委员会。十年文革之后,又被调到了社会科学院。
  直到一九八三年,林韦患上了脑血栓,坐上了轮椅,后来卧床不起。当陈泊微前来看望走进房间,林韦立刻伸出一只手握住不放,激动得泪流满面。虽然神志清晰,但已不能说话。再一年后春节拜年,卧在床上的林韦,听见问候声,只能睁眼看着,已经不能与人握手。一九九零年四月二十四日,数年卧床不起、成了植物人的林韦,离开了人间,享年七十五岁。
  林韦是一位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干部。他文笔犀利,文理清晰流畅,时露警语锋芒。曾做过理论部主任,但谈吐朴实,毫无教条气味。文革结束后,他被调到社会科学院担任了《中国社会科学》总编。陈泊微评价,林韦人品,如果用几个词来概括,那就是:仁慈、赤诚、浑厚;是一个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老干部。他为人刚正不阿,诚实敢言。也可以说,是个不计个人安危利害的纯正的性情中人。
  陈泊微评价,林韦一贯反对说假话,就像眼睛里不能进沙粒一样,他绝对不能容忍把错误说成正确;当一个普遍性的错误酿成巨大的社会灾难的时候,他就会寝食不安,要大声疾呼,难免发些议论。据林韦夫人李克林回忆,林韦在病重卧床期间,让人把《彭德怀自述》读给他听,流泪不止,泣不成声。夫人李克林赶快阻止说:不要再念下去了……
  林韦有音乐天赋,读过太原师范,当过音乐教师。一九三七年到延安后,曾任抗日军政大学校刊主编,当时音乐家郑律成也在抗大工作,曾经合作了《黎明曲》、《今日的九一八》和《十月革命进行曲》数首抗日歌曲。林韦逝世后,中国青年报曾发表一篇文章题为《一支永远难忘的歌一一悼念林韦同志》写道:这支歌当时曾响遍了延安,很快传遍了大西北,传到了华东地区。当时我们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的一群革命青年,几乎天天都唱这首歌,因为那充满战斗激情的歌词和曲调,是那样强烈地反映了时代精神。
  林韦和李克林于一九三八年在太行革命根据地结婚。五十年代中期,林韦夫人李克林曾任人民日报农村部的副主任。夫妇为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就是一贯反对说假话。与其说是一名女记者,不如说更像一位农村基层女干部。李克林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农村解放区养成的生活习惯。她说:我这个人不爱吃肉,偶尔有碗羊肉汤,我打回来去换老乡的白粥喝。我就爱吃些野菜、杂粮的,在吃的上头一辈子不讲究。
  李克林的晚年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李老太”,于二零零三年八月十二日逝世,享年八十六岁。依她生前遗嘱:遗体捐给医院做科研之用。他们夫妇在太行六年,生了三个孩子,两个大女儿都寄养在老乡家里是农民的奶汁养大的。林韦的两个女儿都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从事科技工作。小女儿就是著名的社会学家李银河。
  撰写此文,笔者还找到了林韦发表在一九四九年开国大典之后第二天十月二日刊登在人民日报第四版的一篇《记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的报道。这里不妨选取一节,作为对这位被湮没的歌词作者的纪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了!这一声震撼世界的巨响,由中国四亿七千五百万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上庄严响亮地喊出的时候,参加盛典的三十万群众中爆发了经久不息的欢呼,红底五星的国旗徐徐升上二十二公尺的高竿,五十四门大炮齐鸣,军乐队奏起十多年前曾经激发了无数万爱国人民向日本帝国主义冲锋前进的义勇军进行曲。时间是十月一日下午三时。
  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可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受过多少代封建帝王直接统治与日本法西斯、蒋家小朝廷血腥屠杀的北京人民,将更加清晰地永远记得这个可珍贵的时刻。
  通过一首《保卫大武汉》的钩沉,让我们了解到,当年的武汉保卫战,这是一场牵动了全中国人民,影响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局,付出了数十万人类生命的大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消耗了日军承认伤亡共三万余人的有生力量,迟滞了侵略者的行动。
  武汉会战曾经创下了三个“之最”,即规模巨大之最、千里战线漫长之最与伤亡人数众多之最。今天,昔日的战场早已恢复宁静,只有盘旋在武汉上空的防空警报,尖利地警醒世人:保卫大武汉,曾是武汉这座有着3500年光荣历史的城市,最为悲壮的一页。它穿透时空,升华成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惜的是,在结束本文的时候,这首《保卫大武汉》的另一位词作者沙旅的有关背景资料,依然还湮没在时间的尘封中……

推荐访问:钩沉 武汉 保卫 词海钩沉(三十五):保卫大武汉 保卫大武汉 保卫大武汉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