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作弊现象的理论分析及管理策略: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摘 要:当前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已非常盛行,该文针对四川某高校的作弊现象对高校中作弊的普遍现象的基本情况、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现状将造成的影响,最后针对该校的作弊之风日益突出的现状提出了几个改善性的对策。
  关键词:作弊 原因 影响 策略
  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在在许多大学都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笔者从四川省西南某本科院校了解到该校作弊现象尤为突出。针对该校的此种情况,从理论上深入探讨这些作弊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利于为解决大学生作弊问题找到新的有效途径。
  一、作弊现象的原因分析
  该高校作弊现象如此猖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应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学校方面分析,主要由于学校近年来一直对作弊学生无作弊处分,考试纪律条例只是一纸空文,这无疑更加助长了学生的作弊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学校想借学生考试分数形成学校教学质量“虚高”的假象以提高招生率和相对就业率。二是担心学生被处分后走极端因而对学校造成不良影响。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所谓的“走关系”,而学校相关负责人因对该问题不够重视,为了照顾人情或收受贿赂便不了了之。
  (二)从学生方面分析,可分为浅层次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浅层次原因是学生为了提高考试成绩,或是为了拿高分获得奖学金,或是为了及格以免补考或重修。深层次原因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学生普遍缺乏考试道德观、诚信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了许多错误的观念。很多学生甚至认为,考试不作弊就不正常,有的甚至不惜重金请人代考或是买答案。
  二、高校作弊现象的负面影响
  高校中作弊之风长期发展下去对学生、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势必会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一)对于学生来说,校园中作弊现象的普遍性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养成懒惰的学习习惯和不劳而获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形成。由于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而长期的徇私舞弊从未受到处罚,会对其将来的人生带来潜在的威胁。
  (二)对于学校,作弊之风影响了学风、校风建设,对舞弊学生犯而不罚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恶性循环下去还会影响其他制度的开展实施。长此以往,负面影响扩散开来,学校名誉受损,反而不利于学校的招生就业率,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
  (三)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大学生在学校形成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作风,毕业后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势必会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三、遏制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对策
  针对该高校如此严重的作弊现象和各大高校学生普遍的作弊行为,必须要研究出相关对策以防止此种恶劣风气的继续蔓延。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对作弊行为严加防范管理已势在必行。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当前,大多数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考试作弊的现象,要想整治这种情况首先要治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是当务之急。要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公平、公正、诚信、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切实抓好诚实做人、诚信考试的宣传教育,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诚信人格。
  (二)转变领导的办学思想
  学校的办学思想和领导路线决定了该校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形成,这对整个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作用。领导阶层必须全方面考虑加强作弊管理的利弊得失,不能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在树立“以学生为本”之旗帜的同时,更要深刻理解这句话的本质意义,真正做到以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出发,而不要停留在肤浅的做表面功夫上,更不能为了领导的个人小利益和眼前利益牺牲了学校、学生的这个整体大利益和长远利益。
  (三)切实落实考试制度
  要有效遏制高校考试作弊,就必须坚持有法可依、依法执教的方针,加快教育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的教育法规制度。考前加强校纪校规和考试纪律宣传力度,首先对学生要起到警示性的作用更有利于监管惩治作弊行为的实施。对于违反规范制度的行为必须要有相应的惩处制度进行处理,对舞弊的学生必须视情节轻重处理,严惩不贷。监考人员一经发现有违反考试纪律,核实后要按照文件要求及时迅速处理,不给企图徇私舞弊的人留有机会,以端正学风考风、警示他人。
  (四)规范监管机制和人员管理制度
  高校中对于学生作弊行为的管理工作通常由教务部门单独实施,形成了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为徇私舞弊、疏通关系的人留有一定空间,容易违背公平公正的原则。针对学校较为严重的作弊状况,可制定专门的监管机制,设立一个或几个独立于教务部门以外的监督部门,并设立有效的举报投诉机制,各部门落实责任。其次要建立规范化的人员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明确各部门人员的权力责任。其次要保证各部门管理政策的公开性和稳定性,各部门之间要保持协调,防止矛盾和冲突。
  (五)积极推进考试改革
  考试是手段不是目的,高校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要选择灵活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既能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检验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还能很好地杜绝考试作弊行为。各高校的考试形式应不再局限于闭卷考试的单一形式,而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不同选择不同的考试方式,不局限考试形式,考试时间和地点。高校应在考试的内容和手段上不断改革创新,切实推进考核机制的公平公正。
  四、总结
  总之,考试是国民教育选拔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不能取消考试这种有效手段,但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减少甚至消除考试中作弊的这种不良行为。加强高校的考风、学风、校风建设,转变领导的办学思想,培养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健全各项考试规章制度,规范监管机制和人员管理制度,积极推进考试改革,必然能克服大学考试中的种种问题,有效遏制考试作弊,促进高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美]戴维. 波普尔,社会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金一鸣,教育社会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 黄希庭等.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 武剑等,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及对策[J],新西部,2010(2)

推荐访问:作弊 现象 策略 高校中作弊现象的理论分析及管理策略 大学生作弊现象分析 大学生考试作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