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临床分析】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一般好发于卵巢、直肠子宫凹陷、盆腔腹膜和子宫肌壁等,其他部位也可发生,较少见。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逐年增加,术后并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也逐年增多。我院至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1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手术后配合药物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22-45岁,平均28.84±4.56,均为足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其中4例为腹壁纵切口,8例为腹壁横切口。发病时间为术后6个月至8年,其中6例在术后6~18个月发病。母乳喂养半年以上者发病时间常在1年以上,母乳喂养半年以内者发病时间常在1年内,且均在停止母乳喂养以后。
   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剖宫产术后出现腹壁切口瘢痕处或切口周围疼痛性肿块,并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化,经前及经期疼痛加重,肿块变大、变硬,且进行性加重,经后疼痛逐渐缓解。体检:切口瘢痕处可触及实性肿块,位于皮下,单发或多发,质地韧,与周围界限不清、活动度差,多可触及痛性结节。肿块大小1―5cm。超声检查示:皮下或肌肉内低回声肿块,边缘不规则,无包膜,其内缺少血流信号。CA125值轻度升高或正常。
   1.3治疗及结果
   于月经期前行手术切除,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6例肿块位于皮下,4例肿块侵及筋膜,1例肿块累及腹直肌,还有一例肿块位于腹直肌并累及腹膜未达腹膜下方。切除范围:切缘距肿块0.5~2.0cm,肿块越深,切除范围越广。深部侵润者需切除受累组织及其周围正常组织1cm以上,腹膜缺损者先修补腹膜,再常规缝合腹壁各层。术中勿切开病灶,术后解剖肿块见紫褐色病灶。若腹壁缺损严重、张力大可行减张缝合或补片修补,防止术后切口疝发生。术后病检:增生的纤维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并口服米非司酮10mg,每日1次,连用3月;或口服孕三烯酮2.5mg,每周2次,用3~6月。术后切口I期愈合 。术后随访1~3年无复发。
  2 、讨论
  2.1 发病机制及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育龄期妇女,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继发于剖宫产术后,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逐年增加,术后并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也逐渐增多,故需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支持子宫内膜种植学说,常发生于手术时将子宫内膜组织带至切口直接种植所致,属医源性种植。术中在胎盘娩出后常用纱布擦宫腔致子宫内膜脱落直接接触切口,黏附其上增殖分化成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病理变化:异位的子宫内膜随卵巢激素水平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伴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粘连。
  诊断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不难诊断。大多具有典型临床表现:有剖宫产史,一段潜伏期后出现周期性的与月经同步的切口瘢痕处疼痛,局部肿块经期增大,经后肿块缩小,有触痛,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B超或CT可提示肿块侵润范围,CA125轻度升高,病理学检查可见到含内膜样腺体,内膜间质和(或)吞噬含铁血黄色的巨噬细胞即可确诊。鉴别诊断:与切部位的肿瘤、炎性包块、腹壁血肿机化、腹壁切口疝等疾病相鉴别。
  2.2治疗
  手术切除为首选。直视下可完整切除病灶,疗程短,见效快。而保守治疗如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差,因腹壁切口肿块坚硬,大量结缔组织包裹药物难以进入。异位子宫内膜具有侵蚀性,病程越长,病灶范围越广,手术切除组织越多,对切口愈合影响越大。病程长甚至可恶变,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仔细探查病灶范围,切除范围距病灶外1cm以上,否则易复发。术后辅助药物治疗如:米非司酮、孕三烯酮等可预防复发。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手术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病灶,非典型病灶可能遗留,术后受激素影响有可能复发,故术前需充分告知。
  2.3预防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手术切口有关,因此,规范剖宫产技术,保护好腹壁切口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建议:1)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针,降低剖宫产率。2)保护好腹壁切口,娩胎儿及胎盘时用纱布保护好切口,防止子宫内膜碎片植入腹壁切口。3)清理宫腔纱布一次性使用。4)污染的器械和手及时清洗;生理盐水冲洗切口,稀释内膜组织,减少黏附。5)缝合子宫切口时,缝针勿穿透子宫内膜层,更换缝针和缝线缝合腹壁切口。另外,鼓励产妇母乳喂养,可延缓卵巢功能恢复,不利于黏附于切口的子宫内膜种植,降低本病的发生。

推荐访问:腹壁 切口 内膜 剖腹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临床分析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息肉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