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怎么调理_手术切口部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1.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088-02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生在手术切口部位的内异症患者增多,我院3年来诊治切口内异症患者1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切口内异症患者10例,其中腹壁切口内异症6例,会阴切口内异症4例。患者年龄28~40岁,平均35岁,发病时间最短1年,最长12年,平均48个月。病灶直径大小为2.2~6.4cm。6例腹壁切口内异症患者3例为多发灶,3例为单发灶;4例会阴切口内异症均为单发灶。10例均有手术史,其中6例曾行剖宫产术,4例行会阴侧切手术。
  1.2 临床症状 10例患者均有程度不等,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瘢痕处疼痛,局部扪及肿块,经期增大,经后缩小,肿块活动度差,与周围边界不清。
  1.3 治疗效果 10例患者诊断明确后,其中1例患者因病灶较大,且为多发灶,在术前给予口服孕三烯酮3个月,使病灶缩小后手术。10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6例病灶位于腹直肌前鞘原手术切口周围,2例累及腹膜;4例会阴切口病灶位于侧切口周围,未累及肛门括约肌及直肠壁。术中用锐性分离法切除病灶,尽量切除病灶及周围组织1cm。累及腹膜者,切除受累腹膜及周围正常腹膜1cm。其中1例,因病灶大切除后腹直肌前筋膜缝合困难,故患者行大腿阔筋膜移植术,修补腹直肌前筋膜。会阴切口内异症者切除病灶时注意勿损伤直肠黏膜。10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在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切口愈合良好。为预防复发,10例患者术后均给予孕三烯酮治疗3个月,随访至今3年余,无复发。
  2 讨论
  2.1 手术切口内异症的发生原因 内异症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医源性的内异症说明其发生与子宫内膜种植有关。本组10例患者均有手术史,说明手术与切口内异症的发生有关。
  2.2 手术切口内异症的诊断 手术切口内异症的典型临床表现为:(1)有经腹和阴道产科手术史。(2)手术切口瘢痕处质韧肿块,与周围分界不清。(3)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切口瘢痕胀痛,有痛性肿块经期增大,经后可缩小,超声可见边界不清形态不规整之肿块。一般根据上述症状和体征,即可作出诊断。
  2.3 手术切口内异症的治疗 切口内异症的治疗首选手术切除病灶,因其长径>1cm的内异症病灶单靠药物治疗较为困难。而且一旦确诊,以尽早手术为宜。因为病灶逐渐增大会增加手术难度,且腹直肌前鞘切除过多至缝合困难,病灶很难切除干净。此10例患者术后辅以孕三烯酮治疗3个月,无复发,随访至今3年余,治疗效果良好。
  2.4 如果内异病灶大切除后,腹直肌前鞘缺损大,难以缝合,可行患者大腿阔筋膜移植术,修补腹直肌前鞘。

推荐访问:切口 内膜 子宫 手术切口部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 巧克力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