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b超表现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子宫内膜; 内异症   [中图分类号] R71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41-01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位置,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痛经”、“瘕”、“不孕”范畴。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我们用活血化瘀为主的方法治疗43例,疗效尚属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3例,年龄23-46岁,其中23-29岁3例,30-39岁32例,40岁以上8例。已婚41例,未婚2例。病程最长11年,最短1年。全部病例均按血瘀症研究国际会议所订标准,本病符合5项(症结,痛有定处,痛经伴色黑有血块,典型涩脉,舌紫暗或有淤斑瘀点)血瘀症标准。妇科检查:29例在宫颈后上方可触及典型不等具有明显触痛的结节,其中15例伴有骶骨韧带处结节。10例宫体后倾后屈Ⅱ°-Ⅲ°,固定不活动。21例子宫增大,压痛,质均硬。34例有38个卵巢巧克力囊肿,其中5例双侧囊肿,3例伴盆腔小囊肿。全部病例均于经期作肛检。证实结节比平时的、软、并有明显压痛。
  2 治疗方法 服药前检查血、尿常规机血小板计数、肾功能、肝功能均正常,部分病例放免测定血清FSH、LH、E2、T值及24小时尿液17-酮与17-羟测定。
   口服方组成:本组43例均采用以少量逐瘀汤为主随症加减:小茴香、干姜各5克,延胡索、当归各12克,川芎、官桂、五灵脂各10克,黄芪20克。气虚血瘀型去五灵脂,重用黄芪加党参、升麻、木香;气滞血瘀型加枳壳,川楝子、桔梗;寒凝血瘀型加吴萸、艾叶、乌药;热郁血瘀型加红藤、败酱草、夏枯草;肾虚、月经失调加仙灵脾、菟丝子。于经净后每日1例,水煎服,连服15剂,3各月为1疗程,连服1-2个疗程。
   配合外治法,鸡血藤、红花、三七、僵蚕、紫草根、皂刺各等份研粉末,用黄酒调成糊状,放在棉球上贴于穹窿结节处。隔日1次,经期停用,用药期间禁房事。1个月为1疗程,连用3-6个疗程。
  3 结果 疗效标准:显效:1)症状(包括淤血征候)基本消失;2)盆腔肿块缩小1/2以上;3)虽局部症状存在,但不能生育者能生育。有效:1)症状明显减轻;2)盆腔肿块有所缩小。无效:1)主要症状无变化或恶化;2)局部病变无变化或有加重趋势。
   治疗结果:本组43例,显效17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7%。
  4 讨论 淤血是内异症的病例性质,而活血化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故本组采用少腹逐瘀汤,按不同症候辩证论治。方中延胡索、当归、川芎、小茴香、官桂、干姜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黄芪有益气扶正,五灵脂对纤维蛋白有溶解作用,与蒲黄合用右行血祛瘀、软坚散结之功。上述作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及周围所产生类似感染的组织反应及纤维组织增生有直接作用,使局部病灶淤血、水肿得以消散,周围纤维组织逐步溶解,且具有降低全血糖粘度作用,故血中粘性分量下降,使内异症病灶张力降低,体积萎缩。
   由于本病的病灶主要在盆腔内,故本组病例在内服的同时,用中药敷贴于穹窿结节处。方中鸡血藤既行气又补血,具有行血又不伤血,补血而不滞血的优点;红花、三七能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皂刺性锐力利,直达病所;僵蚕、紫草根能参与性腺激素的分泌调节,通过反馈作用而降低盆腔内雌孕激素水平,而使异位的子宫内膜病灶逐渐软化、萎缩。用黄酒调敷局部,具有穿透力强,作用块,药力发挥直接的优点。
  

推荐访问:活血化瘀 内膜 子宫 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3例 子宫肌瘤 巧克力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