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经过”的语法化及其机制] 语法化的机制

  摘 要: 现代汉语的“经过”除了有动词和名词义项外,也有介词的倾向。“经过”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表示动词,到表示名词,再到表示准介词的语法化过程。社会的发展,句法位置的改变,以及人类的认知规律是其语法化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经过” 语法化过程 形成机制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将“经过”定义为动词和名词两种义项,动词“经过”表示通过(处所、时间、动作等)的意义,名词“经过”表示过程或经历的意思。我认为,现代汉语的“经过”除了有动词和名词的义项外,还有介词的义项。但由于它又不完全符合介词的特征,暂且将“经过”表达介词的义项称为是准介词。本文通过考察“经过”的历时演变,寻求其语法化过程,并探讨其形成机制。
  一、“经过”的语法化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早出现了“经过”一词,但使用的频率低。这个时期的“经过”,只作动词用,既可以作及物动词,有时宾语前置,又可以作不及物动词,且后加成分基本上表示的都是地点域。到隋唐五代,“经过”一词被广泛运用。此时的“经过”主要是动词,有时也作名词。在宋代和元代,“经过”使用特点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到了明清,“经过”跟表示事物和时间的名词组合现象逐渐普遍,而且有向介词发展演化的趋势。
  到了现当代,“经过”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既可以作名词、动词,也可以作准介词,而且这三种词性在使用中比重相当。但作动词时,用“从+处所+经过”的格式取代了古代“处所+经过”这一宾语前置的格式。例如:(1)姑娘夜间回来,把和男人出去的一切经过没结没完地告诉父母。(《二马》)(2)林先生靠在柜台上,用了异常温和的眼光迎送这些慢慢地走着谈着经过他那铺面的本镇人。(《林家铺子》)(3)间或出门,即自以为某一时无意中从某处洞穴旁经过,为洞神一瞥见到,喜欢了她。(《凤凰》)(4)经过慎重的考虑,我恳求帮助我,结束生命。(《预约死亡》)这四个例句中,例1的“经过”是名词性的;例2和例3的“经过”是动词性的,其中,例3用“从”这个介词将宾语提到了“经过”的前面;例4的“经过”则明显带有介词意味。
  二、“经过”的语法化机制
  语法化机制是当代“语法化”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不同学者对语法化机制有不同的见解。我认为“经过”一词经历从无到有,从表示动词到表示名词,再到表示准介词的语法化过程,其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事物、新的概念层出不穷,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广泛和深刻,人们的思维也更加细致复杂,原有的语言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些都会向语言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不断丰富词汇、完善语法。
  先秦时期,社会不发达,人们使用的语言文字相对较少,且多用单音节词。例如,用“过”表示“过错”、“经过(动词)”等意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语言已难以满足人们的交际需求,于是人们创造了“经过”一词,来分担“过”字表示动词“经过”的这部分意义,语言产生了双音节化的趋势。到隋唐五代,“经过”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意义、用法也变得更加丰富,既可以表示动词,又可以表示名词;既可以表示及物动词,又可以表示不及物动词;既可以用正常的主谓宾格式,又可以使用宾语前置格式。到了现当代,社会进一步发展,语言也随之更为丰富。此时期的“经过”也随着交际的需要,经常与其他动词连用,使其自身动词性虚化,逐渐向介词演化。
  (二)句法位置的改变
  动词在句子中的句法位置通常是在“主+谓+宾”的格式中充当谓语。在这种组合形式中,充当谓语的动词如果只有一个,那么它将是句子结构的核心成分,是凸显的,不会被虚化。但是,如果某个动词不是用于“主+谓+宾”组合格式,或者不是句子中唯一的动词,且不是句子的中心动词时,那么,该动词的动词性就会减弱,当一个动词经常在句中充当次要动词时,它的这种句法位置便会被固定下来,其语义就会慢慢抽象虚化,再发展下去,其语法功能便会发生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通常用在单句中充当谓语,是唯一的动词,也是核心动词。但由于该时期句子中,动词“经过”的宾语可以前置,或是“经过”可以不加宾语,即有“主+宾+谓”和“主+谓”的句法结构,从而使动词“经过”产生了名词词性。到了明清,“经过”和另外一个动词连用,产生了“主+经过+NP1,VP2+NP2”的结构。这时,“经过”和“VP2”这两个动词的并存,打破了原先系统的平衡,为了寻找新的平衡,必须在这两个动词之间选择一个动词做中心词。由认知语法学可知,对于一句话中,人们强调或是关注的焦点通常都是后半部分,因此,“经过”这种句法位置上的变化使其不再是核心动词,语义变得虚化。到了现当代,“主+经过+NP1,VP2+NP2”结构的用法越来越普遍,使“经过”意义进一步虚化。“经过”这种句法位置上的变化是“经过”虚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人类的认知规律
  人类的认知基本规律就是由表及里,由具体向抽象发展的规律。这条规律表现为人类的认知总是由空间域转向时间域。受到人类这种认知规律的影响,每个有实在意义的词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Heine等人将语法化看做若干认知域之间的转移过程,他们把各个基本的认知域排成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等级:人>物>事>空间>时间>性质。在这个等级中,“由人到空间”的部分是实词变为虚词的过程,“由空间到性质”的部分则是虚词进一步虚化的过程。
  “经过”最初的意义为“通过某一个具体处所”,意义实在。到了隋唐五代,发展为“经历某一件事情”,“经历某一段时间”,并且可以作名词使用,表示“所经历的事情的具体过程”,其意义有具体变得抽象。后来,“经过”发展为和另一个动词连用,意义逐渐虚化。到了清代,其词性已经接近介词。但由于一个词由一种词义虚化为另一种词义,一般都要经历两种意义并存的阶段,难以区分词性。所以,直到现当代,“经过”还处在非核心动词和基本介词的过渡阶段。
  三、结语
  现代汉语的虚词大多是从古代汉语中的实词虚化而来的。“经过”也同样经历着由实变虚的语法化过程。语法化是一个长期、渐变过程,直到当代,“经过”还处在准介词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语言本身的发展,“经过”的介词性也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2]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3).
  [3]马清华.词汇语法化动因[J].汉语学习,2003,(2).

推荐访问:语法 试论 机制 试论“经过”的语法化及其机制 试论经过的语法化及其机制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