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科学大班额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大班额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小学生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而在目前的小学科学课堂中普遍存在学生额数过大的问题,并由此引发了教学材料配备不足、学生合作意识较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上述问题就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进行小组合作教学等方面浅析解决大班额教学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求在小学更好地开展科学教学。
   [关键词] 小学科学 大班额教学 教学对策
  
  一、小学科学大班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培养小学生对于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已经成为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科学课程改革十分注重的一个问题。《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应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然而在目前的小学科学课堂中普遍存在学生额数过大的问题,由此引起以下一系列的问题:
  1、教学材料的配备不足。特别是实验材料不足。昂贵的实验材料对于一些小的学校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且多数学校将科学课程视为一门可有可无的副科,自然就更不舍得花这笔钱。其次科学实验器材在实验中难免因学生操作不当等因素被损坏,而新设备往往难以及时到位,导致材料越用越少,妨碍实验的正常进行。另外相当部分教学实验材料不在配备的范围之列,需要教师根据本地实际需要自己解决的。这样就需要任课教师花大量的心思和时间去找材料这样难度势必更大。
  2、学生的合作意识较低。科学教学主要采取的是小组合作教学。而学生的合作意识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倾听习惯和讨论交流,发表见解的态度。现在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自我意识强,不善于倾听,这容易在交流的时候产生争抢话题的混乱局面。另外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引导不够及时或者学生的任务分配不当,都将使得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变为“茶话会”。
  3、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何况是全班几十名学生,他们是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个性特征、思维方式的独立个体。这将给教师的因材施教带来很大的困难。
  4、指导、评价的无效性。由于学生的额数过大,而教师的精力有限。不论是在课堂上对孩子学习过程的关注指导还是在课后孩子习得知识的评价,都不可能做到“全”与“精”的平衡。
  二、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就教学策略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获得高效课堂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的科学课堂中。而在学习习惯中,首先:培养学生的探究的习惯。课标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笔者认为在科学的课堂中探究还应该成为一种习惯。而探究的核心应该是思考。针对老师提供的知识线索有意识地思考并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此基础上继续思考显示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样的良性循环才是科学所追求的目标。其次:倾听习惯。除了要有自己的思考,还要让孩子懂得当小组的其他成员在发表意见的时候,能够有礼貌地听并且在听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对比自己形成的想法带分析地听。最好还要能够在听后发表自己的听后感,对别人的观点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最后:发言的习惯。有自己的想法而将其藏于内心,想法永远只是想法。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不发表看法,不能称其为合作。只有将自己思考的结果以及对别人的思考加以对比并客观地表达出来,才能使这两者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达到小组的合作的目的。特别是在大班额的教学中这些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当老师不在场的时候,这些习惯是教学过程不走过场的有力保证。
  (二)教学形式,以小组合作为主。由于在大班额的教学中,教师的精力以及课堂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一对一地精细指导每一个孩子,这时候教师只能退出场外,采取放手的方法,相信孩子并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讨论去探索,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而教师只是从旁做些必要的引导,避免孩子走不必要的弯路。在形成合作的小组中,教师要注意组员间任务的分配,让每个孩子都有问题可想,有事情可做,让每个孩子都能感觉到自己是小组中的一员,自己是重要的。另外,可以给每个学习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一方面可以让其充当小小管理员的角色,从某种层面来说解决了师生比例失调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这其中锻炼孩子的组织协调能力。如:在《摆》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四人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在给学生分好小组的基础上,选出每组的小组长,以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调控组织组员间的活动。另外笔者给每一位组员都分配了实质性的任务:其中一名学生扶着摆,第二个孩子拿着秒表计时,第三个孩子观察数数,第四个孩子记录核对数据。这样每个孩子都有了明确的任务,都有事可做,并且每个孩子所做都是小组总任务的必要成分,这能使得孩子产生使命感和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避免了合作的空乏化。
  (三)改进组织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感知、注意、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中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放松的探索情境。让学生敢探索、愿探索、乐探索。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应给予及时必要的引导。如在活动前,先要让孩子明确活动的目的,强调自主并不代表可以完全放手,任孩子自生自灭,起码要保证孩子的活动过程在必要的轨道上进行。避免浪费宝贵的时间,应把有限的时间放在研究最重要的问题上。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成果。另外实验材料的选择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如:笔者在教学《摩擦力的秘密》这一课时,先是让孩子蹲在地上相互拖动,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以此环节导入课文,让孩子在上课之初便以游戏的方式投入课堂,当孩子的身心均处于兴奋状态时,再向孩子灌输目标性知识,便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堂课孩子饶有兴趣地进入了上课的状态,并且整堂课都表现出较好的积极性。其次:对讨论过程的引导。小学阶段的孩子自觉性仍然较差,给予孩子太充分的时间、空间容易让他们渐渐忘记原来的任务而开始无谓的交谈。从而造成课堂上热闹活跃却缺乏有效性的假象。因此教师要杜绝此类现象在课堂上的发生,就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在场者,用教师本身的威性和带有鼓励性的关心引导来防止“走过场”现象的发生。如:孩子们在上《研究磁铁》一课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磁铁性质的同桌研究时,教师就应深入课堂,进行实质性的行间巡视。指导他们在做实验的同时做好必要的观察和记录,并提醒孩子们进行角色任务的互换,以体会不同任务带来的感受和对比,从而保证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磁铁的性质,避免无谓的“走过场”现象。最后:有效的评价。科学教学的评价不应该局限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能只是以卷面上的测试成绩给予学生评价。这样的评价在大班额的教学中难免陷入主观片面,不精细的局面。学生的数量多其实也是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可以先培养几个孩子让他们学会评价自己、评价他人。并让这部分先发展起来的学生带动其他的孩子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这样再结合教师的多元评价,就较为客观。当然在此当中也应教育孩子以评价同伴的活动过程为主,综合同伴的态度、效率以及结果来给予评价。
  总而言之:现在的小学普遍存在大班额的现象。而这种现象不是一时可以改变,也不是光凭教师的力量可以改变的,是一种客观存在。这需要相关部门以及学校提高对该门学科的关注程度,而目前在客观情况未改变之前最重要的是靠一线教师自身的努力。拥有科学的精神,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更为有效、更适合小学大班额的教学方式。这就对小学科学教师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科学教师必须具备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以及不断进取的态度。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及科学知识,以求在课堂上做一个智慧的引导者、合作者。
  参 考 文 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余涛.《小学科学课大班额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主编:马彦平.《新课程四大困混的探索》.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4
  [4]主编:郑金洲.《自主学习》.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4
  [5]周斌.《叩问课堂》.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推荐访问:大班 浅析 对策 浅析小学科学大班额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大班额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大班额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