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近代折衷主义建筑群】折衷主义建筑

  关键词:Tsinghua University 水木湛清华 清华学堂 清华早期建筑 工字厅 同方部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座落在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一所具有理、工、医、经济、管理、人文、法律、艺术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工科的严谨执着、理科的求证探索、文科的醇厚积淀、艺术的色彩浪漫,交融渗透、综合创新,形成了清华大学学科发展的深厚底蕴和独有特色。
  回溯历史搜寻缘起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1908年中美两国政府因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草拟的派遣留美学生规程:自退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应派留美学生100人。如果到第4年派足了400人,则自第5年起,每年至少要派50人赴美,直到“退款”用完为止。被派遣的学生,必须是“身体强壮,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恰当年龄”,中文程度须能作文及有文学和历史知识,英文程度能直接入美国大学和专门学校听讲,并规定他们之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在派遣学生的同时,双方还商定在北京由清政府外务部负责设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Training School),如有必要,还准备在中国其他城市设立分校,这就是后来创办清华学堂的起因。
  1909年6月,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由外务部会同学部共同管辖,负责选派游美学生和筹建游美肄业馆。外务部左丞左参议周自齐任总办,学部员外郎范源濂和外务部候补主事唐国安会办。游美学务处最初租赁北京东城侯位胡同民房一所作为办公处,后来迁入史家胡同。1909年8月,游美学务处在史家胡同招考了第一批学生直接留美,最终在630名考生中仅录取了47人,这批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清华校长的梅贻琦、金邦正,有著名的化学家张子高、著名生物学家秉志等。同年10月由唐国安率领赴美留学,他们是清华历史上第一批留美生。继招考了第一批直接留美生后,1910年,在400余考生中考选胡适、赵元任、竺可桢等70人为第二批直接留美生。
  由于第一、二批学生未能完成预定每年100名计划,并且外务部与学部在招生问题上存在分歧。外务部主张招收16岁以下的幼童,从小送美培养,否则对外国语言“绝无专精之望”;学部则坚持招收30岁以上的学生,否则“国学既乏根底,出洋实为耗费”。双方针锋相对,评阅考卷时,外务部所取的英文第一名,在学部一分未得;而学部所取的第一名,在外务部受同样的待遇。于是有了折中方案,游美学务处专设“留美预备学校”,先在国内有计划地训练,以便培养合格的毕业生送美留学。内务府将清华园拨给学务处作为校址。
  清华园“与西山诸名胜相距咫尺,”环境清雅,吴宓称之为“世外桃源”,罗素赞扬清华“所见到的任何一件东西,都让我感到完美。”是一处非常理想的读书之地。清华园在清朝时为皇家园林(建于1707年)康乾年间称之为熙春园,是号称“圆明五园”的御园的一部分。道光年间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仍称熙春园,西部改称近春园,分授皇四弟瑞亲王绵忻、皇三弟悖亲王绵恺,后奕�继承熙春园,俗称“小五爷园”,咸丰帝取东晋谢混《游西池》诗中“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之句(意指“夕阳斜照,呜叫的鸟儿归林;清澈的水色与华美的草木,已经淹没在暮色之中。”原为感叹时光流逝之意)将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并为其亲书匾额。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近春园外围,但两园并未遭到严重破坏,核心区后被同治帝拆卸修复圆明园,近春园也逐渐荒芜,其中心小岛后被称为“荒岛”,今建为近春园遗址花园。奕�长子载濂继承清华园后,因庚子之乱容纳义和团设坛而获重罪被发配新疆,赐园为内务府收回,逐渐荒废。外务部选定清华园后,修缮工字厅、建造校门、一院、二院、三院、同方部、北院、校医院,1911年竣工,校园占地450亩。到1913年春,清华学校呈请民国政府,将近春园及其周边并入校园共680余亩,至此两园合为一,而今泛指为清华园。从1909至1911年间,游美学务处在清华园修建了校门、清华学堂大楼西部、二院(在清华学堂以北、电机馆的西边,现已拆除)、三院(在大礼堂以北,现已拆除,在其原址扩建新图书馆)、同方部等一批建筑。其中最早的校门已经成为清华园中一处著名景观,俗称“二校门”。无论远望还是近观,校门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外形挺拔清丽又不失巍峨庄重,在背后两棵古柏的俯抚下更显得美丽。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筹建中的游美肄业馆迁入清华园,正式将肄业馆定名为“清华学堂”。清末兼管学部和外务部的军机大臣那桐为清华学堂题写了校名。学堂设正副监督(相当于正副校长)3人,由游美学务处的总办周自齐和会办范源濂、唐国安分别兼任。清华学堂以“培植全材、增进国力”为宗旨,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方针。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华学堂被迫停课。1912年1月,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遵照教育部令,清华学堂改称“清华学校”,将监督改称“校长”,唐国安任清华学校第一任校长,周诒春为副校长,周诒春并接张伯苓兼任清华教务长。同年5月1日,停顿了半年的清华学堂重新开学。1928年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在战火纷飞、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岁月里,师生休戚与共、艰苦办学,联大也以名师云集、水平高、学风好而蜚声海外,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再迁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清华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在震撼全国的一二・九运动中,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中,一代代清华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国道路、传播先进思想、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成为后世的楷模。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1952年国家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1952年1 1月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迄今为止,清华大学一直是中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皇家园林影响下的早期建筑
  1914年,美国建筑师墨菲(HenryK.Murphy)与丹纳(RichardH.Dana)
  为清华制定了第一个校园规划。该规划将校园一分为二;东部仍为留美预备学校,西部以今近春园遗址为中心规 划了四年制综合大学,校门选在近春园南侧。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展示了中国传统的皇家园林风格。
  在校园东部,一院大楼向东进行了扩建,并新建大礼堂、科学馆、图书馆与体育馆。这四栋建筑均由墨菲设计,由庄俊(清华1910年游美生)配合设计并监造,无论是在建筑艺术还是技术上都属当时最高水平,被誉为清华当年的“四大建筑”。这些建筑与稍早建成的清华学堂、同方部等组成了清华初期校园的主要建筑群。
  东部的规划采用了美国长青藤学校的方院式布局及建筑风格。规划中准备拆除二院及同方部,布置周边式的教学楼等建筑;拆除三院新建教学楼;拆除北院新建学生宿舍与食堂。但这些规划均未实现。
  规划中的大学是以今近春园遗址为中心布局,岛中设图书馆,湖的北侧建4000座礼堂。并在湖的周围设置教学用区,北部为学生生活区。但这部分规划后来也没有实现。这一时期,还建成了工艺馆(今土木馆)、在工字厅前建成了校长住宅甲、乙、丙三所,及丁所――诚志学校(为当时的附属中、小学)。
  大礼堂始建于1917年4月,落成于1921年4月,坐落在校园西区的中心地带,坐北朝南,是一座罗马式与希腊式的混合建筑。大礼堂高27.6米,穹隆顶,屋面使用铜材,红砖墙。平面呈短十字形,立面呈三角形,正立面前出方形门廊三开间,四根汉白玉爱奥尼柱式,粗可二人合抱,高达两丈;每间开黄铜券门,雕饰西方古典花纹,二层开方窗;古典欧式檐口挑出,底部作连珠纹及横向线脚装饰。山面开三排共十五扇钢窗。背立面接出二层方形砖楼,纵向分为三开间,明间开五扇券窗,顶部为突出圆券,内墙面为灰砂砖,次间每层开一方窗,侧面每层开两方窗。基础为花岗岩块石砌筑。大礼堂由公顺记(Kung Sung Kee)承建,墨菲(H.K.Merphy)建筑师设计。建筑面积1843平方米,造价15.5万元,与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一起合称“四大建筑”(其主要建筑材料均自美国进口)。室内有舞台、乐池、化妆室等。台口上额漆有清华大学校徽和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东、西、南看台为上下两层,南看台墙面正中高悬蓝底金字匾“人文日新”(据说是孙文题,待考)。观众席有座位1487(建成时)个,大礼堂当时在国内高等学校中是最大的礼堂兼讲堂,也可作集会和晚会用。
  科学馆位于大礼堂西南方,坐西朝东,是“四大建筑”之一,建于1917年4月至1919年9月,包工者公顺记,设计者墨菲建筑师。总面积3550平方米,造价12万4千元,高度17.6米,三层红砖楼,坡屋顶铺石板瓦、钢窗。券门为黄铜材料,门额上镌有“科学”和“SCIENCE BVLDING”(英文古体拼写)。初期全馆只是学校理科课程的实验场所,馆内开辟有设备齐全的大小教室,有声光热力电全套的物理实验设备,以及测量、生物、化学实验设备,楼下设有巨型风机,可使全楼空气流畅。1926年物理系设于此,1929年理学院建院后,很快发展成为国内先进的物理教学和实验基地之一。到1930年,本馆即已建成普通物理、热学、电学、光学和近代物理5个独立的实验室,还有制造仪器设备的金木工厂。十年动乱期间,曾被当做武斗据点,三层和屋顶被火焚毁,后经修复,基本保持原状。现仍为物理系属地。
  图书馆(旧馆)始建于1916年4月,落成于1919年,扩建于1931年。全馆为砖混结构,分中、东、西三部分。中部占地面积700平方米,西部占地840平方米,东部占地840平方米,又有新旧书库占地810平方米,合计占地3194平方米。
  全馆第一、二、三、四层楼及新旧三层书库之建筑总面积为7940平方米。本馆东部(现称一期)由墨菲设计师设计,泰来洋行(Telge&Schroeter)承办,动工于1916年4月,告成于1919年3月,建筑面积2114平方米,造价17.5万元。设计采用20世纪初美国校园常用风格:红砖墙,重点部位用石材,青紫石板瓦,有些拱窗、牛腿等处理。中西部及东后部书库(现称二期)由1921届校友杨廷宝设计,天津基泰公司绘图,协顺木厂承办,1930年3月开工,1931年11月落成,建筑面积5826平方米,计费银25.7万元。平面布置成L形,中央三层楼的连接处安排了入口门厅、办公室和小阅览室,正门额“图书馆”三字为于右任题写。东西部的布局、内外装修都处理得浑然一体,被公认为是扩建工程中的杰作之一。
  馆内设施先进,装潢美观。东部建筑地面或用软木或用花岗岩,原有三层书库用玻璃砖地板;阅览室出纳处两旁墙壁,及中部建筑之廊道内地面与墙壁,均采用意大利大理石贴面。藏书库中部分二、三层楼面用透光玻璃砖铺砌,为当时国内所少有者。新图书馆建成后,此馆仍设有2个普通阅览室,1个报刊阅览室,1个外语阅览室,1个检索阅览室。“七七事变”以后,清华园沦为日寇的伤兵医院,图书馆被作为外科病房,遭到野蛮破坏,直到解放后才陆续修复。大门正额上“图书馆”三字原为于右任手书。馆内正厅壁上端嵌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998年立)八个雄劲大字和施�列士纪念壁碑。
  体育馆位于西大操场西侧,坐西朝东。前馆建于1916年4月至1919年3月,混合结构,建筑面积2170平方米,由墨菲设计,泰来洋行施工,外表采用西方古典形式,红砖墙,坡屋顶铺石板瓦,开天窗。正立面分为三部分,主楼前有18根陶立克柱式的花岗石柱廊,其上带平台,围以短栏杆作女儿墙效果。后为三间高大的仿三角山墙式墙面,每间各开半圆形券窗。两侧配楼略低于主楼,各开五扇方窗,明间为出人口。后体育馆建于1931年,建筑面积2708平方米,与前馆巧妙相接,亦收浑然一体之效。
  初建时,前馆称为“罗斯福纪念馆”,馆外柱廊内还曾嵌有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e,1858-1919,美国总统)的头像和纪念碑文,解放后拆除。前馆建成后是国内最先进的健身房,即使在当时美国高等学校中亦不多见。馆内铺席纹木地板有篮球场、手球场、80码悬空跑道及各种运动器材,还有暖气、热气干燥设备等。附有室内游泳池,池水水源消毒,非常清洁。1954年前后毛泽东主席多次到此馆游泳。抗战期间,体育馆也遭浩劫,后馆被敌人改成大伙房,前馆被当成马厩,馆内特制地板全部毁坏。直到解放以后经大力修复,才恢复了原来的面目。
  工字厅位于科学馆西侧,坐北朝南,原名工字殿,是建校前清华园的主体建筑。因其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恰似工字,故得名。工字厅院内原共有房屋100余间,总建筑面积约2638平方米,院内曲廊缦折,曲径通幽,勾连成一座座独立的小套院,形成 这组建筑的主要特色。
  该建筑为二进院落,带东西跨院。大门为硬山过垄脊,灰筒瓦滴水檐。面阔三间,进深二间。苏式彩画,红色圆柱,柱间带雀替,丝缝灰砖墙,砖石基础,前后伸出垂带礓碴,门外有石狮一对。院内四周环廊,方砖墁地,正房为过厅,歇山过垄脊,灰筒瓦滴水檐,面阔五间,进深六檩,后出廊,卡箍头彩画。明间为过道,上带步步锦倒挂楣子,两边各开六扇四抹隔扇门,三扇横批窗,灯笼锦装修。次间、稍间、尽问均开四扇隔扇窗,灯笼锦装修,下碱坎墙,砖石基础。厢房为硬山过垄脊,灰筒瓦滴水檐。面阔五问,前出廊。明间为四抹隔扇门四扇,次间、稍间上身为四扇隔扇窗,灯笼锦装修,下碱于摆坎墙,砖石台基,前出垂带二级踏跺。
  二进院正房为工字殿,殿前有石狮一对,四周为抄手游廊。前殿为歇山过垄脊,灰筒瓦滴水檐,苏式彩画,面阔七间,前出廊。明间为五抹隔扇门四扇,裙板雕饰如意云纹图案,次间、稍间、尽间均为隔扇窗三扇,灯笼锦装修。下碱干摆坎墙,砖石台基,前出垂带二踏跺。前、后殿明间连接以短廊四问,卡箍头彩画。后殿为硬山过垄脊,灰筒瓦滴水檐,卡箍头彩画,面阔七间,次、稍、尽间均开三扇隔扇窗。后出抱厦五间,一变而为清华园胜景“水木清华”区的正廊,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正中红柱上悬有清末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
  “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明间开五抹隔扇门四扇,次间、稍间开三间隔扇窗,灯笼锦装修,下碱干摆坎墙。前接临水月台。
  工字厅初建于1762年,当时只是供皇室贵胄们别居享乐之用。建校后,便具有了新的文化特色。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就曾在这里下榻。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城里各校学生领袖受到反动当局追捕,无法集会,清华地处郊外,本校学生代表团就把他们请到工字厅来开会。同年6月2日,各校代表在这里议决:第二天举行更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这就是著名的“六・三运动”。这次运动是“五・四运动”的重要转折,从此以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二校门 即清华最早的学校大门,设计者不详,施工者斐士(E.S.Fischer)。于1909年至1911年建成,为仿文艺复兴券柱式大门。位于机械工程馆西侧,坐北朝南,立面三开间,灰砖清水墙。明间高大,内侧为壁柱托拱券门、拱心石,涂白色涂料,上部正额由清末军机大臣那桐题书“清华园”三字,左右各有两根白色水泥陶立克柱擎托门梁。檐口挑出作多重线脚处理,上为女墙,正中竖旗杆。次间券门低矮,仿块石线脚装饰,上部作巴洛克曲线与明间相连。1966年8月24日,被“红卫兵”勒令拆除,1991年重建。
  清华学堂(旧称一院)在大礼堂草坪的东南方,为一栋德国古典风格的二层楼房,砖木结构,青砖红瓦,坡顶陡起,平面呈u字形,包括地下室总建筑面积为4650平方米。西部建于1909年,东部建于1916年,是建校初期兴建首批校舍的主体建筑。出入口位于西南抹角处,一层为券门、方窗,二层为阳台,开两券窗,由两根白色陶立克柱支撑,上方正额书“清华学堂”四字为清末军机大臣那桐于宣统辛亥年(1911年)所题。其上接西方古典式檐口,屋顶开半圆天窗,正中竖旗杆。
  清华学堂西部建成后成为高等科学生的教室,东部建成后曾是高等科毕业班(四年级)的学生宿舍,所以历史上也称“高等科”或“一院大楼”。1925年,学校在这里增设“国学研究院”。1948年以前,学校的总领导机构基本上都设在这里。1949年后曾作为建筑系馆使用,现为公用教学楼,共有大小教室11个,可同时容纳565位学生上课。1989年维修,回填地下室,现在约为3600平方米
  同方部位于清华学堂北侧,建于1912年,是校园内首批建筑之一。该建筑砖木结构,为古典折衷式平房,建筑面积686平方米。灰砖清水墙,坡屋顶。正立面开在西侧山面,用清水砖砌出壁柱效果分为三开间。明间为门,门额上书“同方部”三墨字,最上部开圆窗,次间开方窗。基础为虎皮石砌筑。初期时作礼堂用,还曾长期作每年8月27日祭祀孔子的地方。1923年秋,学校成立“德育指导部”,此处便改称“同方部”(英文名Social Center),作为课外训育活动的场所。
  现存清华大学校园内的早期建筑,建于清朝康乾年间和1911至1936年间,主要集中在清华大学现在校园的西北部的老教学区内。建筑以大礼堂为中心分散布置,建筑形式以美国近代折衷式的校园建筑风格为主。
  1913年,修缮了原有的工字厅建筑群,新建了校门(今二校门)、一院大楼(今清华学堂大楼西半部)、二院、三院、同方部、北院,校医院及一些附属用房。其中,校门、一院大楼及北院的设计、施工水平及建筑标准在当时应属一流,但二院、三院、同方部及校医院则设计风格比较混乱,工程质量逊于前者。
  总之,清华大学的建筑特点反映了西方近代学校建筑在中国的演变过程,建筑风格具有典型价值,艺术水平较高,集中了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比较优秀的建筑作品,在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整体规划中的后期建筑
  1921年清华学校中等科开始停止招生,1925年招收第一级大学新生,同时招收研究生,从而逐步完成留美预备学校向大学的改制过程。1928年8月17日,清华学校改校名为国立清华大学,设立文、理、法学院并附设工程科。
  1930年,由杨廷宝(清华1921届)主持完成第二校园规划。由于学校性质转变为多学科的综合大学,规划将1914年一个校园中两个学校的方案,统一成一个大学校园。
  规划中拟拆除二院和同方部,建新的教学楼;拆除三院,建学生练习会所与食堂;运动场南北两端分别设置男女生宿舍,大草坪南端设行政楼。另外,在荒岛中心建博物馆,环湖布置学术建筑;并在校园西北角高地建气象台。
  但后来按规划,建成的只有生物学馆、气象台、明斋,以及对图书馆和体育馆的扩建。1932年成立工学院,对1930年校园规划作了重大修改,在校园东南角相继建了机械工程馆、水力实验馆、电机工程馆等。规划中,化学馆与校河相邻,但后来北移而建。电机工程馆本欲与科学馆相对,但由于二院、同方部未拆而建在二院东边。
  同期,后来还建成了西校门、学生宿舍、善斋、静斋、新斋、平斋及北大饭厅。
  这一时期的校园建设,涌现了不少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优秀作品。但由于总体规划不能贯彻始终,导致建筑布局分散,红砖的理科楼群与青砖的工科楼群,在色彩上没能形成统一的整体。
  日本侵略中国日军占领清华期间,清华大学南迁校园被改成日军伤兵医院。修建了校园西北角的灰楼,校医院西侧的三十六所,二院最后一排、三院 除南侧一排建筑外均被拆掉。
  西校门为1933年在扩建西院住宅时,修建的学校新大门――“清华西门”。西校门坐东朝西,砖木结构,墙体为浅色水刷石表面仿块石砌筑效果,立面三开间,两旁为方柱,柱间仿雀替装饰,明间高大,可并行汽车,上置旗杆。次间较矮,供行人出入。建筑面积153平方米,门前有一对石狮,威武雄壮。西校门建成后,对维护教学秩序,保障师生安全,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一二・九”运动中,军警屡次想进校镇压,均被门警阻于校外。
  土木工程 馆位于清华学堂西南侧,坐南朝北。建成于1922年,二层灰砖楼,框架结构,属美国近代折衷式建筑风格,比例端庄,立面三段式划分,建筑面积2183平方米。内设木工、锻工、金工等简单机械设备,原为留美预备学校学生进行工艺实习的场所。1926年清华正式建立工程系,1932年工学院成立,土木工程系在原“工艺馆”,的基础上扩建了系馆,增建了二层楼的两翼部分。
  生物学馆 位于近春园遗址之北、北校河之南,坐南朝北。本馆1929年9月16日开工,落成于1930年11月,建筑面积4220平方米,属园内“第三期”建筑。由我国著名建筑师、1921级校友杨廷宝设计,复新公司施工。30年代初,生物馆与气象台、图书馆(扩建部分)、新宿舍(明斋)一起被称为园内的“又一四大建筑”。生物馆初建时,曾接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捐款75000元,其规模比科学馆约大1/4。馆内曾设有普通生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形体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等实验室,此外尚有动植物标本室,植物培养室等。内部采用中廊式小空间,北入口大台阶直接上二层。外形采用西洋古典建筑比例和构图,与20年代清华园其他建筑形成统一风格。生物馆后面有植物园,西面有金鱼场,蓄养着各种金鱼,供遗传研究之用。实验室每间可容20人同时实验,有动物生理仪器600件。植物生理仪器500件,学生实验时每人可有一套仪器使用,同时还有动物标本1200余件。
  1952年后,工农速成中学、中等技术专科学校、校医院先后设于此。80年代起本馆为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所在地,系办公室及实验室均设在这里。
  气象台 位于生物馆西北侧的山丘上,正门朝南,门额刻有“天文台”三字,建成于1931年5月,是清华理学院重要设施之一,原属地学系。最初在此设有气象园以供实测,后为安置测风仪器和观察气象,投资三万三千余元修建了此气象台。气象台为钢筋混凝土平板基础,用9米长松桩80根,砖墙承重。该台是一座八角形塔式建筑,高约24米,共五层,建筑面积365平方米。内有铁转梯,设测气压、风、温湿度、降水量等仪器,后又添置了口径130ram放大275倍的赤道望远镜。所有设备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理学院调出,气象台长期弃置不用,但仍不失为园内重要的文物之一。
  明斋 位于西大操场北端(最早称“四院”),建于1930年,是改办大学以后建造的第一幢学生宿舍。该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u字形,混合结构,坡屋顶铺石板瓦。三层红砖楼,建筑面积4417平方米。正立面面阔11间,每间开两扇方窗,人口在一层明间及东西两侧抹角处,突出门套为水刷石做隐含传统三间牌坊式效果。二、三层间有褐色水刷石腰檐装饰。侧立面面阔四间,其它装饰同正立面。
  明斋以及30年代陆续建成的“新”、“善”、“静”、“平”各斋,皆源自《大学》各目,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静斋 位于近春园遗址与清华园交界线上,与甲所一丘之隔。该楼建于1932年,当时为女生宿舍,并附有专用食堂,总面积2109平方米。为三层红砖楼,砖混结构,坐西朝东,平面呈“上”形。当时的女生宿舍门禁很严,男生及外宾皆不得擅入。每年校庆开放一次,接待男生及校友参观。解放后,静斋曾先后作慢性病疗养处、留学生宿舍等用。后经维修加固,已改作校招待所之一
  化学馆 位于生物学馆正北二百米处,于1931年7月动工,1933年夏落成,门额白色大理石上刻有“化学馆”三字。由天津华信工程公司沈理源设计,4层楼房,建筑面积5722平方米。混合结构,高18.3米,和生物学馆一起,是解放前校园内除气象台以外的最高层(四层)建筑。
  化学馆曾是国内重要的化学中心,被公认为是全国化学研究的三个中心之一。馆内除教室外,有实验室15个,包括理论化学、工业化学、电化学、胶质化学、定量分析、气体分析、燃料分析、普通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和生物化学实验室等,普通化学及定性分析实验室3个,此外还有吹玻璃室、低压蒸馏室、天平室、陈列室及系图书室等。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先进而齐全,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馆也得到不断的更新和扩充。1952年后,化学教研组在此,现为化学系系馆。
  机械工程馆 位于二校门东侧路北,建于1934年,总面积2652平方米,框架结构,利用清水砖墙面砌出线角,属美国近代折衷式校园建筑风格。门额“机械工程馆”由国民党元老吴敬恒篆题。其附属建筑有发电厂、锅炉房、旧航空馆、飞机实验室和机械实习工厂。该馆热力工程实验室的内部设备包括蒸汽机、汽轮机、柴油机、机车及汽车等,可以说大凡热力工程的基础设备应有尽有,而且都属当时国际最新者,堪与欧美各著名大学之同类实验室相媲美。
  据了解,每次的校园规划都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校园环境为最终目标,但每次的规划都没能贯彻始终,也没能形成统一的大气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早期建筑整体的艺术价值,并为校园的整体环境留下一些遗憾。解放初期修建的一批建筑,更造成了历史环境的混乱。改革开放后,通过维修与扩建、新建逐步整治老区环境,并完善了原有格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沧桑岁月下的建筑价值
  清华大学建筑由于规划建设跨越了较长的历史时期,从它的发展变化中不难看到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历史选择了清华,清华影响了历史。
  清华从它诞生伊始,就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部分早期建筑是用美国“退还”的庚款修建的,老一代师生们都称自己的学校为“国耻纪念碑”,它不但记录着庚子赔款这段屈辱的历史,同时还记录着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后来学校的建设中,出现了礼堂、图书馆、体育馆和实验室这些建筑类型。它们反映了对西方科学文化与生活方式的输入,在中国近代史和建筑史中是具有典型性的。
  1928年,国民政府接管清华,清华由一所留美预备学校转变为独立自主的综合大学。它的转变反映了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教育思想的转变。这批建筑与学 校同步发展的过程,也真实地记录了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也是在这一时期,杨廷宝、沈理源等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开始在清华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其中的大部分成为了中国近代建筑的重要实例。这些作品反映了西方建筑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以及本土建筑师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清华的历史上,从国学“四大导师”、“两弹元勋”到两院院士,这里曾云集了大量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培养了大批科学、文化、社会的精英。据1995年统计,中国科院院士、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1157名中,有清华校友324名,占28%。这些早期建筑留下了他们学习、生活、工作的印记,从而也记录着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正是作为这些史实的见证,清华早期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清华早期建筑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反映了当时中国建筑设计的最高水平。如大礼堂,对西方古典建筑语言的运用十分纯熟,在追求一种纪念性效果的同时,通过色彩形体的鲜明对比,在庄重之余又不乏青春朝气。这与校园建筑的风格特征是一致的,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清华学堂、二校门、早期的“四大建筑”、图书馆的扩建、生物馆、气象台、明斋、化学馆及西校门是早期建筑中艺术价值较高的代表。在早期建筑中,还集中了许多著名建筑师的重要作品,是体现他们审美追求与建筑手法的重要实例。杨廷宝主持的图书馆扩建是扩建设计中的典范;沈理源的化学馆在当时的艺术装饰派风格中也很具典型性。
  清华早期建筑承载着清华大学独特的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是一种活的、仍然在不断发展的、具有强烈生命力的文化。早期建筑作为它的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
  清华大学一直是国内外一流名师、学者汇集的地方。在这里教育家梅贻琦、蒋南翔创造了清华历史上两个黄金时代。清华学堂里,
  “四大导师”曾在这里云聚;科学馆里,华罗庚曾在这里苦读,叶企孙、吴有训等物理学家曾在这里讲学;图书馆里,曹禺先生曾在这里写出了著名的《雷雨》。“中外融会、古今贯通”成为清华的学风。大礼堂曾是学生运动的聚会地,闻一多、朱自清铸就了清华人的灵魂――爱国、奉献。清华的校园建筑早已与这些人物密不可分。每当走进这些建筑,就仿佛感到这些人物的存在,他们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清华的学子。无论是图书馆里埋头苦读的身影,还是科学馆里聚精会神的面庞,都使人深深体会到悠久校园文化的传承。
  “严谨、务实”,“追求完美”是清华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它在这些教学和科研的场所里、在清华人当中代代相传。校园文化与这些建筑真正融为了一体。而这正是早期建筑的文化价值所在。
  结束语
  清华大学早期建筑群所承载的独一无二的清华校园文化是这些建筑最重要的价值所在。这些建筑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最初设计时的使用功能。作为清华大学重要的教学与科研场所,这种使用功能的延续,真实地反映了清华大学的校园文化特征,是这些建筑最重要的价值内容。清华早期建筑经过多次规划建设逐渐形成,它的发展、变迁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对于中国近代史而言,其独特性是没有任何其它类似的建筑可以替代的。这种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是早期建筑的最重要的价值之一。

推荐访问:折衷主义 清华大学 建筑群 清华大学近代折衷主义建筑群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