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总结不应是“校园鸡肋”:手机不应进校园作文

  期末又至,校园里每一个部门、每一位教师又将开始总结和盘点一学期的工作。这原本是提炼经验、剖析教训的一个必要的自省过程,是促进学校整体工作和教师自身健康发展的一个必要的自律平台。可现实中的一些期末总结已经渐渐流于形式,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校园鸡肋”。有的弱化成“归档资料”,你可以是从网上“百度”而得,我就可以将过往的复制了事,你既然可以没有认真回头看的动作,我就可以没有仔细查不足的态度,你信口开河,我只好“睁眼说瞎话”;有的淡化成“荣誉清单”,不是“咬定成绩”不放松,习惯把各种成绩据为个人或小集体所有,就是乐于拿着“放大镜”搜罗成绩,“芝麻变成西瓜”的传奇也就成为不值一提的现实;有的沦落为“无聊流程”,一些部门借口工作繁忙只好走一走过程,一些领导抱怨实在太累无暇总结,一些教师更是认为此举毫无价值,干脆连形式也不走了……期末总结应尽快解决如此尴尬和无奈的境遇,还原自身应该具备的校园地位和职能。
  首先,期末总结应是校园管理的“必要流程”。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期末总结作为一学期育人实践的“收口环节”,一是要借此对学期计划进行必要的“回头看”,通过合适的方式将相关总结与对应计划一起公开,让每一个育人者既要看到超额的目标和落空的设想,更要看清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根源,让学习和反思成为这一过程的必然环节。二是要借此对师资素养进行及时的“左右看”,通过对展评方式进行创新,在评议中既要审视“干与不干”的态度问题,更要剖析“干好与干不好”的能力问题,让警醒和借鉴成为这一环节的醒目色彩。三是要借此对自我定位进行客观的“向前看”,在自我审视、互相对比、彼此汲取的基础上,对以后的自我发展和工作规划看得更远,看得更准。
  其次,期末总结应是理性育人的“魅力窗口”。一是期末总结是伤不起的“诚信窗口”,只有用事实说话的总结才可以展现一个部门或教师的诚信魅力,也才能为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和目标。而对成绩不着边际的夸大,对问题缺乏正视勇气的总结,特别是那些“拿来的总结”,在“忽悠”工作的同时也必然“忽悠”自身的形象,让其代表的部门和教师无颜示人。二是期末总结是不可或缺的“阳光窗口”,正确对待经验和教训,不回避工作中的失误,及时找到根源,及时汲取教训,这样的总结不仅可以精确剖析一学期工作,更可以展现教师自身的阳光心态和阳光形象。
  再者,期末总结应是校本研训的“实践平台”。一是有的放矢地进行“师能培训”的好素材,借助期末总结的交流、评议、论坛等形式的活动,既可以让每一个部门、每一位教师及时接触到校园里鲜活的成功案例,及时汲取利于自身育人实践的“管理营养”,又可以充分展示、充分探讨各种失误事件,及时警示,及时反思,有效提升校园管理能力,更可以通过引导教师梳理、提炼和思考一学期工作,有效摒弃“八股味”,学会依据事实剖析,依照客观反思,在有效规范育人反思、管理反馈等行为的同时,也会让总结真实又可信。二是“因时制宜”进行师德培训的好机会。自觉规范期末总结这一育人流程,不仅是科学管理的要求,更是一个学校师德水平的体现。“天花乱坠”还是“一字传神”,“过度渲染”还是“货真价实”,“严谨客观”还是“敷衍塞责”……通过对不同的期末总结形式进行展示和评议,一方面可以清晰呈现师德上的优劣和差距,促进激励效应,另一方面也可以抓住这一细节对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协作能力等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让期末总结充分发挥出“师德课堂”的职能。
  期末总结作为学校工作的必要环节,同样应是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风味大餐”。只要在平时的具体育人活动中用心培植“特色原料”,专心研究“烹制方法”,精心营造“品尝环境”,细心揣摩“食客品味”,其校园魅力必然会充分还原和彰显,“校园鸡肋”形象自然不复存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