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浅谈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摘要]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农业相关产业发育滞后,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笔者认为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   [关键词]影响;农民增收;因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这个中心,引导农民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实施科教兴农工程,加快农业信息化、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成绩斐然,农业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
  在传统农业资源开发及农业产业组织方式下,由于其中的粮食生产等基本产业的产业利润率明显偏低,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等产业改造缓慢,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农业相关产业发育滞后,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笔者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一)农业信息化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尽管农民对致富信息要求迫切,但苦于对各种渠道的信息缺乏了解而难以进行生产决策,直接限制了农民开拓增收致富的途径。加之,农民的市场观念淡薄 ,不能根据市场的供求变化提前调整自己的生产比例和规模,致使出现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农产品价格下跌。
  (二)农民负担仍然过重
  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农民负担已有所减轻,但由于教育、乡村医疗保险、农村基层政权等改革的不彻底,农民的负担依然很重。农民负担过重是农民增收的严重障碍,造成了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
  (三)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根据理论研究和国内外经验,要长期持续较快地增加农民收入,基本途径是减少农民,不断将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虽然中央出台不少富农政策,但是,偏远农村自然条件恶劣,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离小康水平还有不小的距离。单纯靠他们在当地发展农业生产,致富潜力不大。当前,这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外出务工已成为他们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但这里的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不高,农民思想保守、缺乏职业技能。
  (四)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
  当前,济宁市农村资金供求矛盾非常突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村资金外流问题严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要素日益稀缺。近几年,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工商、中国、建设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纷纷向中心城市收缩,县级支行被大幅度撤并,致使县内许多企业想贷款都找不到“庙门”。二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发放权过于集中,制约了基层行贷款发放的灵活性和时效性,不适应县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信贷需要急、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风险大的特点,加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失衡,严重制约了信贷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三是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农民、乡镇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十分突出。
  二、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农业信息化的步伐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的转变过程。从另外意义理解,农业信息化是指培养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促进农业发展,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要充分发挥大中小城镇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把城镇建设成为农村劳动力剩余转移的重要平台。另外,要大力扶持市县两级现有技校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培养大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农民技术工人,提高农民进城的技术竞争力并且要鼓励企业或民间兴办劳务输出公司。劳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农民外出务工指导,强化劳务输出中介组织管理,协调和跟踪服务,确保劳务输出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要与招商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结合,为农民提供大量“离土不离乡”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的非农业工资,提高农民收入。
  (三)舞好提高农民收入的龙头
  农民收入增长主要靠农村劳动力,打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渠道,对农民增收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让工业和城市非农产业向农村渗透,在农村寻求和建立产业支撑,也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
  “龙头企业+担保公司+农户”的模式[9],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可以起到“一石数鸟”的作用。对农户来说,可以满足新农户加入基地和原有农户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求,从而有效增加其收入;对于银行来说,能够有效解决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龙头企业来说,有利于较快地扩大生产基地,迅速做大做强,而且担保公司本身经营良好的状况也可以赢利。
  (四)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名特优种植及储运加工,形成县域特色农业
  在农产品生产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今天,区域化发展这些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及加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科技管理部门要把立项重点放在这些名优特农产品的种性保纯、保优栽培、储藏加工和制定地方标准上;县市区政府要把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放在当地名优特农产品储藏加工上,以储藏加工业的发展带动区域化种植,尽快形成各自的县域特色农业。
  (五)加大对农业生产政策的支持力度
  政策原因在影响与决定农业发展中,宏观经济政策居于核心地位。正如,西方经济学家舒尔茨所指出的那样:一个国家农业能否发展,不在于资源禀赋,而在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农业政策。
  近年来,为了扩大内需、启动国内市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张经济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加大对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创造了条件,为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毋庸讳言,从总体上看,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仍然向城市倾斜,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仍不利于农民增收。
  (六)推动外向型农业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近几年来,外向型农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外向型农业还存在着规模小、附加值低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和扶持。一是积极扶持外向型农业的龙头企业,用不断壮大的龙头企业来带动种植养殖量的增加。二是要加强农业标准化管理,按照国际标准对农残、药残进行管理,引导农民按标准化进行养殖、种植。三是要加强行业协会和主管部门的作用,遏制农产品出口中的无序竞争和低价竞销,保护和增加农民的收入。

推荐访问:浅谈 农民增收 主要因素 浅谈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