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自述 [宋美龄的最后一程]

     美国东部时间9月23日晚11时17分,在纽约曼哈顿东河畔的寓所,“蒋宋王朝”的最后一位标志性人物,蒋介石的遗孀宋美龄于睡梦中辞世,享年106岁。   
  她出身于中国最有名的家族、曾是中国政治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也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争议的女人之一。她见证、参与和影响了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历程。
  
  那些和她同时代的风云人物们,那些曾经的朋友和敌人都已经先她而去,而宋美龄顽强而孤独地进入了21世纪。她的辞世,重新唤起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
  
  宋美龄逝世的消息立刻成为全世界华文媒体的头号新闻。美国的各大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全国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福克斯公司(FOX)等也都辟出大量篇幅予以报道。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等已分别向宋美龄的亲属发了唁电。
  
  同时,美国总统布什也发表了悼念的声明。
  
  纽约十月,气温偶尔接近摄氏零度。在曼哈顿84街,格雷斯广场10号楼是紧邻东河的一座15层高的住宅楼。宋美龄卖掉长岛的房子后,就选择了这座楼位于9层的一个单元作为栖身之地。虽然地处繁华的曼哈顿,但这里闹中取静,加上东河美丽的风景,给人舒适怡然的感觉。
  
  两组台湾的记者,在宋美龄家曼哈顿上东城公寓的楼下,冒着冷风已经等了四天,因为此前有消息说,宋美龄身体不好了。
  
  23日又苦等了一天,晚间6点收工。晚11点,宋美龄的外甥女孔令仪哽咽地打电话给台湾驻纽约经贸办事处代表夏立言说:“夫人去了。”夏立言随即向台北进行了汇报――在当天下午,宋美龄的身体还好,但在晚8时左右,突然发现血压偏低,到当夜11时17分安静离世。宋美龄的死讯,旋即由台北发出。
  
  纽约所有华文媒体记者一阵忙乱。24日凌晨纷纷赶赴宋美龄曼哈顿84街东河岸的寓所楼下。寒冷的夜晚驱走了众人的睡意,全黑的公寓只有9楼的灯光彻夜通明。楼下偶尔见到有人出入,但多行色匆匆,不发一语。
  
  凌晨6点,媒体仍在宋美龄家楼下等待。偶尔见到社区邻居早上出来遛狗,还好奇地问记者发生了什么事。对记者们围绕门口铺下的“长枪短炮”,门卫并不干涉,也不阻拦,倒是路过的一些行人不知发生了何事而透过玻璃门向内张望。宋美龄在此地半隐居式的生活,使得大多数的人不知道楼里曾经住着的,是横跨三个世纪的,一部近代中国的“活历史”。
  
  终于,等到11点,来的人是孔令仪。令人惊讶的是,在孔令仪的车后接着开进来的,就是殡仪馆的灵车。
  
  “太快了吧!”“还没有什么蒋家人到呢!”有记者开始议论纷纷。殡仪馆的人从灵车上卸下了担架,另外一名工作人员抱着一床枣红色的毯子,直上电梯。30分钟后,宋美龄的遗体,从头到脚包裹在毯子里,运上了灵车。80高龄的孔令仪在旁忍不住频频拭泪。人称孔大小姐的孔令仪是宋美龄姐姐宋蔼龄的女儿。自己没有生养子女的宋美龄,从小宠爱几个外甥女。孔令仪尽管自己身体也不好,但仍视宋美龄为亲生母亲一般,悉心照顾着。她多年不敢离开纽约一步,就是怕宋美龄有个万一,自己不在身边。
  
  宋美龄的移灵过程,加上孔令仪拭泪的镜头,是媒体不可错失的画面。当大家举起摄影机和数字相机准备抢拍时,面对灵车最近一排媒体却有人同时惊呼,“快门按不下去!”惊愕之余,大家只能安慰自己,大概一向爱美的宋美龄,应该不愿见到死后的身形清晰放大在报纸头条吧。
  
  CNN早已到殡仪馆外卡位抢拍,各路媒体也一路超车,闯红灯跟拍。
  
  弗兰克坎贝尔殡仪馆与宋宅相隔并不远,位于繁华的麦迪逊大道上,整个殡仪馆的窗子都拉着白色的窗帘,看上去整洁肃穆,门口伸出一座红色的棚子覆盖了门前的人行道。殡仪馆门口有一个穿着制服的门卫不苟言笑地站着,对蜂拥而来的记者的拍照视而不见,只为进出的人服务。这是一间很著名的殡仪馆,操办过很多知名人物的后事,其中包括著名华裔科学家吴健雄。
  
  累疯了的媒体本打算鸣金收兵隔日再战。但是又有消息传来,连战临时决定要提早赶在程建人(民进党驻美代表)前面到宋美龄家,这把媒体又整得人仰马翻。连战的说法是“自己人(国民党)不好意思比外人(民进党)晚到”。24日,连战与程建人巧妙地错开时间先后抵达,向家属致意后,程建人随即到由台湾驻纽约经贸办事处设置好的灵堂,向宋美龄遗像鞠躬致敬。
  
  灵堂里有小学生由老师带着向宋美龄遗像鞠躬,趁机认识这位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奇女子;还有70多岁的台湾老兵在灵堂前老泪纵横,对宋美龄辞世感到不舍;还有台湾国民党海外代表在灵堂里呼吁国民党要团结,打赢2004年台湾大选的选战。
  
  宋美龄去世在美国华人社会也引起震动。住在洛杉矶地区的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高启正回忆说,他父亲高向杲在孔祥熙执掌财政部和行政院时期担任机要秘书,跟宋家和孔家常有接触,因此他自己从小就对宋美龄女士印象深刻。“在中国的国际地位上,她在二战期间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她和美方的关系,可以说近代历史上没有人能跟她相比。”
  
  宋美龄曾在台北阳明山脚下为抚育阵亡将士遗孤创办了寄宿的华兴学校。许多在美国的华兴校友听到她逝世消息后纷纷表示悼念之情。旅居洛杉矶的罗凤兰是华兴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她说,她和许多朋友以及当年的校友几乎每年都到纽约蒋夫人寓所为她祝寿。目前,他们正在联络分散在各地的校友和其他相关人士,要为这位跨越三个世纪的百岁老人举行追思礼拜活动。

推荐访问:宋美龄 宋美龄的最后一程 张学良与宋美龄同居 在宋美龄身边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