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像艺术的“逼真性”解析] 大象东方蜡像艺术

  摘 要:“逼真性”是蜡像艺术的基本属性之一,也是评判蜡像艺术的重要标准之一,离开了逼真,蜡像艺术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蜡像艺术的“逼真性”不仅要求“形似”还要求“神似”,具体内涵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影响蜡像艺术“逼真性”的因素有很多,蜡像艺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要充分理解蜡像艺术的“逼真性”含义,并准确把握“逼真性”要求,才能创作出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蜡像艺术精品。
  关键词:蜡像艺术;逼真性;内涵;准确把握
  中图分类号:J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15-03
  蜡像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艺术的前身,是艺术家运用超级写实的造型手段,以工业蜡或合成树脂为主要材料,超级仿真地塑造与真人等同大小的艺术形象,并以蜡像为中介,传播蜡像艺术创作者赋予作品的情感与思想,陈列于室内的艺术塑像。每位去伦敦观光的游客都会对排队买票参观世界上著名的英国杜莎夫人蜡像馆(Madame Tussaud""s)的壮观景象感到震撼,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没去过杜莎夫人蜡像馆的人,就不能算去过伦敦”。几年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中国历史名人蜡像展》也一直是最受观众喜爱的展览之一。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越级仿真的蜡像艺术满足了广大观众零距离地接触、膜拜名人的心理。为什么会使观众产生这种心理,蜡像艺术的“逼真性”功不可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蜡像艺术让观众获得了身临其境、恍如隔世的参观享受。本文试就蜡像艺术的逼真性作分析阐述。
  一、蜡像艺术“逼真性”的内涵
  蜡像艺术是超级写实主义的仿真艺术,被称为“立体的摄影”。逼真性是它的基本属性之一,也是它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真正所在,及其存在价值。逼真直观、生动形象的蜡像艺术能让观众仿佛置身亦真亦幻的时空隧道,产生物我两忘的审美意境。如果蜡像艺术离开了逼真,离开了诸如皮肤、毛发、血管等细节的质感和色彩的逼真性,便等同于一般的雕塑,便失去了蜡像艺术观赏的前提。正是在这种逼真效果的导引下,人们才有兴趣去进一步辨认和领略蜡像人物的相貌、精神和风采;正是在这种以假乱真,纤毫毕现的艺术效果中蜡像艺术才获得了别的艺术样式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
  蜡像艺术塑造出来的人物塑像,不仅要求外形轮廓高度仿真,肌肉、皮肤、毛发、血脉、皱纹、斑痣、牙齿、眼球的质感和色彩等方面也要十分逼真;而且要求注重人物神态气质的刻画,呈现各自独特的精神内涵,放眼望去,蜡像人物似乎被注入了“灵魂”,成为有血、有肉、有生命的神采各异的艺术形象,使人真假难辩,几乎找不到人工雕琢的痕迹。据此,蜡像艺术“逼真性”的属性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人体生态质感的逼真;第二,人物相貌的酷肖;第三,人物精神气质的“神似”。
  “人体生态质感的逼真”,主要是指肌肉、皮肤、毛发、血脉、皱纹、斑痣、牙齿、眼球的质感和色彩等方面的塑造与人体自然、物理层面的仿真。这一层次属于科技层面,其逼真度主要取决于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就目前较成熟的蜡像艺术塑造原料来说,在皮肤质感上,合成软性树脂占有优势;在皮肤色彩与感光上,传统工业蜡塑造的人物形象较为自然;在血脉、皱纹、斑痣的刻画上,合成硬树脂塑造的面部表情更为丰富与有层次。这一层面的“逼真”看似与蜡像艺术的创作工艺无关紧要,但材料的选择与科技的进步影响着第二层次——相貌细节特征刻画的逼真感。
  “人物相貌的酷肖”,主要是指外形轮廓、面部形象的“酷肖”。外形轮廓的“酷肖”主要取决于人物的身高与骨骼的比例是否符合塑造原型,相对而言比较好掌握。但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就有多少张各具特色的脸,这就要求蜡像艺术创作者要在表现每一张面孔的最细小最微妙的区别上各尽所能,尤其是要与那些在照相技术发明以后的照片、电影、录像上所传达的形象毫厘不差。因为面部形象是蜡像艺术的“逼真性”带给观众最直观、形象的视觉感受,面部形象的逼真对整体蜡像的塑造起着一票否决制的作用,而且还决定着第三层次——人物精神气质“神似”的根基,没有“形似”,何来“神似”。
  优秀的蜡像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传神,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神气,给人以精神震撼和美的启迪,不仅仅在于其逼真、直观、形象的“形似”造型,还在于这一人物造型蕴涵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没有神的蜡像艺术作品等于僵尸,生气是蜡像艺术塑造的重要要素。但人物“神”的刻画除了要求生动,更重要的是要求准确,追求“神似”。这不仅要求表现出其人不同于他人的特有表情,而且要表现出其人在特定情绪状态中的性格与气质,以及特定历史背景下人物气质的复杂性与多变性,避免模式化、概念化、脸谱化,使其成为简单的时代传声筒。
  概括来说,蜡像艺术的“逼真性”属性,不仅要求外形的逼真,还要求神态的逼真,以达到精神气质和外貌形态逼真的统一,追求“形神兼备”。蜡像艺术力求的是使观众获得一种如临其境的参观感受;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力求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这也使得“逼真性”成为评判蜡像艺术是否成功的最基本与最重要的标准。所以,每位蜡像艺术创作者都把纤毫毕现、以假乱真、形神兼备地再现塑造原型的完美境界当作技术和工艺上不断追求的目标。
  二、如何准确把握蜡像艺术的“逼真性”
  (一)蜡像艺术的“逼真”不能等同于生活的真实
  蜡像艺术的“逼真”,我们不能机械地理解为等同于生活的真实,照搬、复制塑造原型,而应是逼近了生活的真实,逼近了塑造原型;因为除了照相、摄像、扫描之外,任何艺术形式都不可能复制历史真实,而是要使蜡像艺术既能逼真地反映塑造原型,又能艺术地概括、提炼,给观众以逼真、直观的视觉享受和艺术的感染力。
  蜡像艺术既然不是简单、客观地复制生活现实,它就不能不具有蜡像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蜡像艺术的“逼真性”也并不妨碍蜡像艺术家发挥创作的主观作用。对于蜡像艺术来说,只有蜡像艺术家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塑造原型的资料掌握的越充分,对创作的主题理解的越深入,对塑造原型的外形与精神气质把握的越准确、客观,蜡像艺术的逼真度才会更高,蜡像作品的艺术水平才会更高。当然,蜡像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应以事实逻辑和心理逻辑为依据,应建立在对客观真实的理性选择、概括和提炼的基础之上。蜡像艺术家选择的塑造原型的资料都应是去除偏见的、客观的、无法篡改的;刻画的逼真形象,都来源于塑造原型生活本来样式中的真实,同时也体现着蜡像艺术家对哲学、经济、政治、伦理、宗教、科学的主观认识与思想情感。   (二)充分占有、客观解读资料,准确把握蜡像艺术的“形”与“神”
  蜡像艺术属于静态再现艺术,刻画的素材都来自于广阔的历史长河中选取的塑造原型的某个历史瞬间形象,是一种空间上的瞬间存在。影响蜡像艺术“逼真性”的因素有很多,要准确刻画出塑造原型的某个历史瞬间的“逼真形象”,除了在创作材料上要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最主要的是蜡像艺术创作者要客观地、历史地对待创作原型的资料。
  对于当代人物的资料搜集来说,随着摄录技术的普遍使用与人体三维测量技术的日趋成熟,一手数据资料的掌握是比较全面、客观而精确的,而不需要经过推论、测算。而对于近现代历史人物资料搜集来说,除了通过历史照片、纪录片等图片史料能获得一些形象数据外,大多还需要尽量充分地占有档案、传记、回忆录、考古发掘等其它资料来弥补图片资料的不足,用间接方法来勾勒人物的形象。
  充分占有资料是准确把握蜡像艺术“逼真性”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还要用唯物史观对待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虚假,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中都是丑恶的,清除蜡像艺术中的虚假现象和庸俗的美学趣味,是提高蜡像艺术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蜡像艺术创作者必须客观、理性地对待所占有的资料,才能提示塑造原型的真实面貌,达到“形似”与“神似”。
  对待正面人物,“他”的外形比较有特征,而且不美观,蜡像艺术创作者也需要尊重“他”的本来面貌,而不能为了美化而对“他”进行整容。比如塑造伟大领袖邓小平、劳动模范雷锋,“小个子”是他们的外形特征,蜡像艺术创作者就不能随意地拔高身高。整容的结果非但不能使“他”的形象高大起来,反面会使“他”的形象失真。相反地,对待反面人物,“他”相貌英俊,蜡像艺术创作者在塑造过程中也应尊重“他”的生理特征,而不能用丑化的观点将“他”塑造得面目狰狞。丑化反面人物的相貌非但不能达到真正揭露其本质的效果,相反只能搞乱人们的认识。
  追求“神似”,准确把握与表现所塑造人物的精神气质与性格特征,也需要蜡像艺术创作者客观解读资料。不同人物的精神气质与性格特征各有千秋。同是正面人物,政治领袖、文坛巨匠、艺术大师、科技精英、英模英烈、影视明星等不同类型的人物,其精神气质与性格特征各有不同。政治领袖的远见卓识与雄伟韬略、文坛巨匠的满腹经纶与才华学识、艺术大师的潇洒倜傥与鲜明个性、科技精英的缜密与睿智、英模英烈的公而忘私与英勇无畏、影视明星的美丽优雅等等,绝不能用同一模式来刻画,更不能机械地套用模式。同一人物在不同场合、背景、环境下的精神思想与气质内涵也各不相同。战乱年代的郭沫若,他敢于反抗旧文学、接受新思想、用文学拯救苦难国家的革命文人气质强一些,而建国后的郭沫若则是温和、宽容、豁达气质多一些。此外,人物的精神气质应与年龄基本吻合,不能刻意将少年人老成化,也不能将成年人幼稚化。例如,塑造刘胡兰,她牺牲时年仅15岁,蜡像艺术创作者不能为了表现她的伟大,而刻意将她略显稚嫩的脸刻画成成熟、稳重的成年人的脸。
  (三)蜡像艺术的“逼真性”离不开服饰、道具、灯光与环境的逼真再现
  蜡像艺术是一种舞台艺术,陈列中的蜡像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存在于特定历史环境与氛围中的,服饰、道具、灯光与环境也是蜡像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人物塑像的相貌与精神气质刻画的很逼真,但与之相配的服饰、道具、灯光、与环境等因素处理不当,没有时代感,缺乏历史的真实,这就好比一块美玉,但略有瑕疵,其价值将大打折扣,而且不但展现不出当时社会的氛围,还有损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因此,蜡像艺术创作者必须慎重对待服饰、道具及环境的再现,尽量逼近历史真实。
  营造的陈列环境、蜡像人物的标志性配饰与随身物品等等这些因素相对于人物塑像来说,处于次要地位。这些细节虽小,但都是历史的缩影,是一个人物性格气质的外延,体现一定的时代特色,蜡像艺术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经得起推敲。这就要求蜡像艺术者深入研究,考察现有的文物、典籍、资料,尽可能作到有据可依。另一方面,由于年代久远,文物遗存稀少,属于特定历史人物的就更少,文献典籍的记载也大多不详,在这种情况下,蜡像艺术创作者应在掌握基本文献及考古依据的基础上,对一些无据可查又必不可少的附属部分,通过合理的科学推论来弥补。
  具体来说,服饰的款式、质地、面料、做工、时代风尚、图案、花纹、个人爱好等因素在复制过程中都要考虑。比如:是流行的还是过时的,是丝绸的还是棉麻的,是正式的还是家居的,是崭新的还是破旧的,是干净的还是脏污的等等都要认真对待,切忌用现代流行的服装审美观来代替特定的历史风尚,在服装剪裁上也要严格按照历史时代进行复制。另一方面,同一民族的不同阶层人物因其身份、地位、职业的不同,其服饰、标志性物品会呈现不同特色,各个不同民族的民族服饰更是独具民族风情;同一人物因场合不同,服饰、物品也会随环境而改变。为蜡像作品所配的道具、场景也是同样道理,要依据历史来配,不能胡编乱造、张冠李戴、信手拈来。例如,为老子配的典型道具就不应是印有《道德经》字样的古书,因为老子在世的时候,“道德经”这个专有名称还未出现,这就缺乏历史依据。为20世纪30年代的鲁迅蜡像营造书房的陈列环境,故事地点、书房的家具摆设、房间色彩、灯光强弱的重现,都要尊重历史,要有从历史中来、回到历史中去的历史意识。
  此外,灯光的布置对蜡像艺术的“逼真性”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蜡像艺术由于其材质的易损、褪色等特性,只适合于在室内陈列,灯光的合理布置与运用就必不可少。这是一个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领域,但目前为止,国内的蜡像艺术行业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灯光布置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观众的视觉感受,进而决定着蜡像艺术的“像”与“不像”。因此,灯光的布置要根据蜡像人物的展览基调、创作主题、人物形象、舞台环境和故事情节,严格调控、合理搭配光线的强弱、方向、角度、远近、冷暖及光源的组合。当然,也要兼顾整个展厅的照明环境,保证观众的参观安全。
  总之,蜡像艺术是仿真的艺术,“逼真性”是它的基本属性之一,也是评判蜡像艺术作品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优秀的蜡像艺术作品要刻画的犹如生活中那样真实、具体、形象,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参观感受,一切仿佛真的一样,这正是蜡像艺术的魅力所在。但这一切都基于蜡像艺术的“逼真性”,蜡像艺术创作者及一切从事蜡像艺术事业的相关人员都要深刻理解蜡像艺术的“逼真性”含义并准确把握其内涵。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2]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编.博物馆陈列艺术.文物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3]艾得胜.探秘蜡像艺术.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7月.

推荐访问:真性 蜡像 解析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