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肖邦的坎坷生平与杰出创作】情路坎坷是命中注定吗

  摘 要: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被誉为“钢琴诗人”,一生都致力于钢琴音乐的创作。本文简要介绍了肖邦的生平及其钢琴音乐的创作。  关键词:肖邦;钢琴音乐
  中图分类号:J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098-01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是波兰著名音乐家,1810年3月1日出生于距华沙西部54公里的一座名叫热拉佐瓦·沃拉的村庄,1849年10月17日逝世于法国巴黎。肖邦是浪漫乐派最富天才的一位钢琴演奏家、作曲家,是19世纪乃至今日最具有影响力的音乐大师之一。
  肖邦的父亲尼古拉斯·肖邦是个波兰化了的法国人。1787年,16岁的尼古拉斯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只身来到波兰。1794年,他还参加了波兰民族英雄塔杜施·柯斯秋什科领导的民族武装大起义。起义失败后,他来到热拉佐瓦·沃拉的一座庄园,担任法语家庭教师,并在这里结识了肖邦的母亲尤斯丁娜·齐扎诺夫斯卡。随着教学经验和声望的提高,尼古拉斯·肖邦受到华沙中学的青睐,并受聘于该学校教授法语。1810年10月,在肖邦出生7个月后,他们一家便来到华沙定居。肖邦的家庭虽不是贵族,但却与贵族阶级有着很深的联系,由于教师的身份,父亲尼古拉斯·肖邦经常与华沙文化界的知识分子接触,其中不少具有进步的意识,这种环境对肖邦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热拉佐瓦·沃拉虽是肖邦的出生地,但华沙才是他的成长之地,是他音乐生命开始的地方。
  小时候的肖邦就流露出了对音乐的兴趣,尤其对钢琴着迷,1816年,6岁的肖邦跟随伏伊赫捷·齐夫内学习钢琴,随后就在钢琴演奏和创作方面显露出了极高的天分。幼年时的肖邦就表现出了对波兰的民间歌舞的喜好,经常和姐姐到广场上听民间艺人的演奏、演唱,并且可以准确的把握这些舞曲的舞步和节奏,1817年,发表了一首钢琴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1818年,肖邦在华沙举行的一场规模宏大的音乐会中公开登台演奏。作品的出版以及演奏的成功,立即使肖邦成为贵族的宠儿,“新莫扎特”的称呼传遍了整个华沙的上流社会。1822年,肖邦跟随波兰作曲家爱尔斯涅学习作曲理论。有人责备肖邦的作品不守常规,而爱尔斯涅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肖邦的天才是不同寻常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创作法则有自己的独创性。1825年,肖邦的第一首正式作品《c小调回旋曲op.1》出版发行,德国著名音乐杂志—莱比锡《大众音乐杂志》给予高度赞赏。
  1826年-1829年,肖邦进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这期间,肖邦不仅积极参加华沙的音乐活动,还与进步的文学家、诗人广泛接触,深受浪漫主义文学和民族解放思想的影响,写下了《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降B大调波罗乃兹舞曲》《d小调波罗乃兹舞曲》《e小调夜曲》,若干首《玛祖卡舞曲》等。为了增加自己音乐见识,肖邦在1828年出访德国,并在那里聆听了许多音乐家的演奏,又于1829年7月抵达维也纳,在维也纳停留的20天中,不仅成功的举行了两场音乐会,还结交了不少音乐界的知名人士,比如卡尔·车尔尼(C. Czerny,1791-1857)。回到华沙后,肖邦专注于创作,并探究著名的音乐作品,当他从华沙音乐学院毕业时,不仅在钢琴演奏和创作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且还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音乐鉴赏大师。
  1830年3月17日肖邦在华沙国家剧院第一次举行独奏音乐会。由于波兰社会时局动荡不安,为了更好的深造,寻求艺术上的发展,肖邦在1830年11月2日,携带了一杯珍贵的祖国泥土,离开了祖国波兰,前往维也纳。也许当时连肖邦自己也没想到,他这一离去竟是一生不复返。11月29日波兰就爆发了华沙起义。肖邦第二次造访维也纳并不像前一次那样成功,维也纳人因华沙起义而对波兰人很不友好,这让肖邦感到很不愉快,于是他决定离开维也纳前往巴黎。1831年9月,在从维也纳前往巴黎的途中,肖邦得知华沙起义失败,华沙陷落,内心感到无比悲痛、悲愤,但他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把这种感情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中。肖邦在一则日记中也曾这样写道:“我在这里无所事事,两手空空,有时我只能在钢琴上弹奏出我的怨恨、痛苦和绝望。”他的《c小调练习曲》和《d小调前奏曲》就是在此时创作的。
  抵达巴黎后的肖邦,开始只从事钢琴教学的工作,而他出色的演奏才华很快让他在这座欧洲文化名城上流社会的艺术沙龙中显露头角,1832年2月26日,肖邦成功地举办了在巴黎的首场音乐会。随着肖邦在巴黎音乐界地位的逐渐确立,他与巴黎文艺精英们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这其中就包括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位恋人—法国女作家乔治·桑。1838—1846年肖邦与乔治·桑共同生活在一起,这一时期也是他创作力最旺盛、思想最成熟的黄金时期,如《F大调叙事曲》《降A大调叙事曲》《f小调叙事曲》《降b小调奏鸣曲》《升c小调谐谑曲》等。1846年以后,肖邦和乔治·桑的关系破裂,再加之对处在奴役中的祖国命运的担忧以及深处异乡的孤独,使肖邦陷入了无情的绝望中,身体健康也每况愈下,1849年10月17日,肖邦死于长期折磨他的肺结核病,这位“钢琴诗人”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享年39岁。肖邦死后,巴黎各界人士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按照他的遗嘱,肖邦的心脏被运回了祖国波兰,至今仍安放在波兰华沙的圣十字教堂中。
  个人经历曲折和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使肖邦的创作风格逐渐发生了变化。我认为他的创作风格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830年以前的华沙阶段和1831年以后的巴黎阶段。青年时的肖邦确实是一个风趣、充满生活乐趣的人。这时期是其音乐创作的起点,感情基调多是热情,欢快的,充满了一个年轻人对于爱情、未来的向往,虽然也可以听到某些伤感的音调,但这更多的是因为例如失恋等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暗淡所引起的失落情绪,总体的基调是明朗乐观的。而华沙起义的失败、华沙陷落是肖邦一生中的转折点,促使其在创作风格上发生了转变。巴黎时期的肖邦,在奢华、华丽的贵族沙龙生活的背后,是他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内心的孤独苦闷,对祖国灾难的悲愤和担忧使肖邦逐渐失去了年少时的风趣幽默,悲剧性的性格逐渐显现。这一时期的作品内容更加深刻,祖国成为其创作中的重要主题,音乐的篇幅也向较大型的体裁扩展,音乐也更加充满内在张力和动力性,戏剧性成为其这一时期创作的主导。
  肖邦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和宝贵的音乐财富。他并未像其他作曲家那样同时兼顾器乐曲和声乐曲的创作,而是将其毕生的心血都倾注于钢琴,在西方音乐史上,像肖邦这样独专情于一件乐器的作曲家唯有其一人。正如周薇在《钢琴艺术史》中所说:“肖邦的想象力远远跑在他的时代前面。在肖邦从事创作的年代里,管弦乐队的表现力跟不上他的思想。肖邦音乐中无数股和声细流的融汇交织和半音体系微妙的转折,都是当时的铜管乐器无能为力的。因此对肖邦说来,只有这件被称为‘万能乐器’的钢琴才能最好地表达他的思想,使他对于和声、旋律、织体、装饰音等各方面进行革新的理想付诸实践。”肖邦对于钢琴音乐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他不仅在和声、节奏、旋律、调性、曲式等诸多方面创造出的其个性化的“肖邦式的音乐”,还把波兰民族民间音乐的曲调、节奏融入到他的音乐创作中,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成为后来欧洲各民族乐派的先驱。再次,肖邦不断丰富钢琴作品的体裁,从练习曲、前奏曲、夜曲、圆舞曲、即兴曲、回旋曲、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协奏曲到具有民族气息的玛祖卡和波罗乃兹,无不涉猎,同时把许多体裁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最后,肖邦从钢琴本身的特点出发进行创作,不断地挖掘钢琴乐器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钱仁康.叙事曲解读[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洪亮.肖邦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匈]李斯特.李斯特论肖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
  [4][波]布罗尼斯瓦夫·爱德华·塞多夫.肖邦书信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5]周薇.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6]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肖邦 浅谈 生平 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