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塑料制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的探讨与改进:食品包装卫生标准怎么检测

  摘要:综述了近十年来由于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残留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以及国内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的种种不足,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制定了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塑料制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缺陷;改进
  【中图分类号】TS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043-01
  近年来,塑料制食品包装材料安全问题频发,其中以废旧料饮用水桶、致癌保鲜膜、一次性塑料餐盒和毒奶瓶事件等事件影响为大。尤其是2005年黄岩区毒奶瓶事件,自媒体披露以后,质监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遭遇到严重的取证问题,许多外观明显不符要求的劣质奶瓶在现有标准下均为合格产品,严重影响了标准的公信力。
  我国现行的塑料、橡胶、纸等69项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的法规,共涉及5类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7类检验方法,大部分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中早期,不但项目偏少,而且标准制定时间早。与其他食品卫生标准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不同,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标准可谓几十年如一日。而众所周知二十多年来化工工艺已有巨大的变化,各种新型增塑剂,黏合剂,抗氧化剂等加工助剂层出不穷,直接导致塑料食品包装材料无论从量还是质都有了长足的进展,由此便带来了旧有的国家卫生标准日益无法适应实际情况的矛盾。本人归纳了一下,现有的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存在以下问题:
  1 标准数量少,层次低,覆盖范围狭窄
  目前我国涉食品包装的国家卫生标准仅有45项,和国际水平差距较大。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助剂使用卫生标准仅规定65种助剂限量指标,而欧盟在2002/72/EC指令中便对近400种化学物质制定限量标准,结果直接导致导致我国塑料制包装材料经常出口受阻。二是过低的标准使得主管部门无法及时检测大多数新型增塑剂、加工助剂等,大量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对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2 检测指标设计不够科学,未能体现工艺的革新和发展
  主要在指标的设计中。目前对于此类产品卫生检测指标主要为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铅计)等非特异性指标,而忽视了单体和有机化合物残留等特异性指标。但从当前的情况分析,塑料食品包装材料最易出问题的第一就是由废旧塑料回锅生产的产品的有机化合物残留,第二就是滥加帮各种加工助剂带来的有机化合物残留。如DEHA是一种良好的增塑剂,但在遇上油脂或加热时会从保鲜膜中释放出来,并进入人体干扰人体内分泌,引起妇女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男性生殖障碍甚至精神疾病。根据当前的检测标准,DEHA却不属于必检物质。
  再如荧光性物质,此类材料中含有的荧光性物质主要是荧光增白剂,可使灰暗、无光泽的再生塑料包装袋变的透明鲜亮。但其常含有苯、蔡、嗯哇、唆吩等基团,具有致癌作用,用作食品包装后,会被油条、煎饼、卤肉等食品中的脂肪溶解进入人体。据金华疾控中心金良正同志研究发现,该市流动摊点食品塑料包装袋几乎全部受到荧光性物质的污染,固定小吃店及卤味店受污染率达82.4%,农贸批发市场包装袋受污染率100%,这表明荧光性物质的问题非常的严重遍,而现行的卫生标准并未有明确指示。
  下面对当前常见的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理化卫生检验项目进行简单的归纳(表1):
  由上表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常用塑料食品包装材料,无论是PVC,PP,还是PE,PC之类常用材料,对于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脱色实验以外的指标均很少涉及。而这4类指标卫生安全性评价效果并不佳,如我区2004-2010年对400份左右的各类常用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仅进行4项指标的检测和评价,仅不合格2份,不合格率远低于含多个特异性指标的国家抽检水平,因此必须纳入更多检测指标以确保安全。
  对此,笔者认为,改进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工作已刻不容缓,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标准的建设:
  2.1 加快标准制定速度,扩大标准数量。在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符合卫生标准体系框架下,要加快制标速度,改进制定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报批程序和安全性评价程序。要定期修订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卫生标准。做到有法可依。
  2.2 增强标准制定的合理性和广泛性。尽快建立若干个通则性质的通用食品包装标准,构建整个食品容器、包装糙料卫生标准框架体系,增强标准的科学性和通用性。例如QB 2197-1996《 榨菜包装用复合膜、袋的标准》,完全可用于其他酱腌渍菜的规定,但是由于限定是榨菜,因此不适用于其他同类食品,而实际上此类产品的包装用料和包装环境,包括人的使用和存储条件都类似,没有重复制定的必要。
  2.3 增强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评估。目前我国对仍未对大部分塑料制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安全性评价作出任何规定。由于缺少重要有害物质的安全性评价标准,因此其安全性缺乏充分研究和评佑。尤其是对各种新型增塑剂、粘合剂、离子交换树脂、打印墨水、再生纤维素、软木等这些国外发达国家中明确列出的包装材料和制品,缺乏基本的安全评价技术方法和标准。
  2.4 标准的制定和项目要更有针对性、时效性。在做好塑料制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评估的基础上,要紧密结合当前塑料食品包装材料易出问题的重点领域开展监测。如废旧塑料回料生产的产品往往易在使用中溶出大量的化学污染物,而新塑料制成的产品质量往往都很好,这样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前者上。
  笔者根据个人的工作实践和资料汇总,认为以下几类物质化学性质对人体健康较为不利,且超标的现象较为普遍,有必要在新的国家卫生标准强制列入,这些物质包括:
  2.4.1 双酚 A(BPA)。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破坏内分泌化学物质,双酚A类似雌激素,可引发人体荷尔蒙的反应。双酚A现在的应用很多,它可作为抗氧化剂和硬化防止剂加入增塑剂中,也可作为聚合抑制剂加入PVC中。加入双酚 A的PC塑料质地透明、耐摔,广泛应用于许多消费品,比如水杯、婴儿餐具、体育器械、医疗器械和家用电器。2008年10月18日加拿大联邦政府正式宣布禁用双酚A。   2.4.2 荧光性物质。荧光增白剂常含有苯、蔡、嗯哇、唆吩等基团,具有致癌作用,用作食品包装后,会被油条、煎饼、煎饺、卤肉等富含油脂食品中的脂肪溶解,进而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危害。荧光物质存在的直接原因是厂家为了降低成本采用再生塑料生产包装袋。
  2.4.3 以邻苯二甲酸酯及DEHA为代表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干扰内分泌,使男子精液量和精子数量减少,精子运动能力低下,精子形态异常,严重的会导致睾丸癌。邻苯二甲酸酯能起到软化作用。它被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医用血袋和胶管、乙烯地板和壁纸、清洁剂、润滑油、个人护理用品等数百种产品中。DEHA的全称为二(2-乙基己基)己二酸醋,这种增塑剂在遇上油脂或加热时,会从塑料中释放出来。DEHA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特别是干扰人体内分泌,引起妇女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男性生殖障碍甚至精神疾病。致癌保鲜膜的主角就是DEHA。
  2.4.4 以苯为代表的溶剂型油墨残留。目前很多企业使用含苯溶剂型油墨作为塑料包装材料的印刷油墨。含苯溶剂的毒性较大,被美国FDA列人可致癌化学品中,此类溶剂如果渗人皮肤或血管,会危及人体造血机能,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甚至导致白血病的发生。虽然印刷时可通过干燥除去绝大部分溶剂,但由于油墨中的颜料吸附力强,仍易产生残留。残留在包装内的苯类溶剂,被食品吸附后,导致食品污染,从而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4.5 以PVC为代表的塑料单体。作为合成PVC的原料氯乙烯单体(即VCM)是一种致癌物,可至肝血管肉瘤,急性吸入有麻醉作用。长期接触VCM对神经系统、肝脏、胚胎等有毒副作用,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肝功能异常、消化功能障碍、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血症,皮肤可出现干燥、皲裂、脱屑、湿疹等。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出现,使得人们能用低廉的成本,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而一套良好的卫生标准,必将使得日常检测监管工作更为准确,全面,也能更有利于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因此修订此类标准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赵琢,王利兵,张园,李学洋,于智睿,王华.我国食品包装标准体系研究食品研究究与开发,2008年12月
  [2] 田益玲,于志彬,迟建,王贞强,李慧玲.食品包装的安全隐患及检测,食品科技,2008年9月
  [3] 张文德.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化学物质的残留和分析.理化检验一化学分册,2002年4月
  [4] 李向辉.欧美食品包装检测标准带给我们的启示.食品包装,2007年5月
  [5] 张萍.浅析当前食品包装材料中存在的问题.计量与测试技术,2007年第34卷第7期
  [6] 兰敏,王少敏,谢丽芬,国内外食品包装安全管理法规体系分析与建议,检验检疫学刊,2009年第1期
  [7] 佘龙.小议PVC、PE材料与食品安全.高校理科研究,2005年第4期
  [8] 铁建林.食品包装使用非食品用塑料袋的调查分析.职业与健康,200年7月

推荐访问:卫生标准 包装材料 改进 探讨